福建莆田婚嫁习俗

在福建莆田有一种独具莆仙地方特色的结婚习俗,除了众所周知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以外 。一对男女从开始相亲到生子和孩子满月,都充满了莆田地方的风俗特色,在一对新人结婚过程的各个不同阶段,大部分的家长们都秉承那一整套具有莆田习俗特色、流传千年经久不衰的独特仪式进行 。
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学习莆田人结婚的古俗仪式,下面就超详细的罗列出莆田人结婚的种种风俗仪式 。
聘请媒人
儿女长大后,父母会托媒人为其物色对象,也有个别早在婴孩时期就订了婚约也就是所谓的“指腹为婚”“娃娃亲”,大部分都是由媒人撮合,也有的人家是请长辈到对方家去议婚 。当然媒人们为了赚取媒礼,基本上像电视里面的媒婆一样,总是千方百计、耍尽花言巧语来“玉成其事”,这种玉成的结果往往也附带着不幸福婚姻的悲剧时常发生 。
相看亲埕
媒人透过手头掌握的资源到处穿针引线撮合得不亦乐乎,男方家长会认真估摸在各方面条件能够近似“门当户对”的人家,当有了初步选择意向后,即可通过媒人来通知对方家庭,对方经过考虑后要是同意进行初步的接触,就会约好在某个黄道吉日,会经由媒人带领并陪同男方家长去女方的家里“去看亲埕” 。当天女方家要煮一碗当地的线面或是糖水鸡蛋来招待客人,在双方接触交谈后倘若感觉还满意,就会吃下那碗主人家煮的线面或鸡蛋,莆田人俗称为“月老份”;不中意就不能动主人家的这碗“月老份” 。另外在吃完线面后,客人就要在这个碗底放一个较为丰厚的红包,寓意着这个初步的接触男方表示基本上是同意了,客人走后,女方家长会认真的综合考虑各种因素 。要是也同意接受男方的求亲,这门亲事基本上在双方能否结合方面达成了共识 。
灶头放帖
男女双方接着就会通过媒人,互送自己家儿女的年庚八字 。男方会把女方的八字庚帖放在自家灶头的箸笼里,必需放里面三天时间,这三天如果家里没发生什么坏事,就寓意着此女以后能贴服这个家 。可以娶回来当媳妇,不过双方还要各自请个算命先生,为这两人推算彼此的八字是否合缘,有没有互相冲克、合婚是吉或凶,这个环节往往是双方父母对这桩婚事的合散所做的最后关键决定 。
订聘挂烙
男女双方的“八字”需要经过算命先生或精通天文地理的人士批论后,两家长辈如果得到可以投缘合婚的批论,接下来就会对婚嫁的聘金、嫁妆等事宜嘱托媒人从中为双方传话协调 。在全部条件都达成共识后 。就会选择一个黄道吉日给为一对新人举行订聘仪式,也叫和定、办定 。男方家会邀请亲戚中被别人认为她的命比较好的部分妇女,人数大概定在6-8个人,订聘当天这些人要身穿着大红外衣,手里带着之前双方商定好的的礼物,其中有聘金的一部分,还有一些金银首饰,组队送到女方家,还要当场把其中的戒指、手镯套在未来的新娘手上,项链、或金银锁等等也给她挂在脖子上,这个仪式莆田人俗称“订聘挂烙” 。女方家当天还要置办几桌酒菜来招待这些客人,吃饱后要告辞时还要给来的客人每人一封红包 。女方家在欢送客人出门时还要放鞭炮,随后要把男方所带来的各种糕饼果品分赠给周围的亲人、邻居,大家接到这些东西时就等于知道了某某家的女儿现在已正式许配于人了 。
订请鞋样
在莆田人整个结婚过程中,如果说“订聘挂烙”是确定男女之间婚姻关系的话,“订请鞋样”便是敲定结婚的具体日期,这个“订请鞋样”是在结婚当年的前几个月举行的一个仪式 。至于“订请鞋样”的具体日子,要经男女双方父母协商后确定 。一般选择偶月偶日(农历8月或10月的某一天),偶月偶日意为成双成对 。“订请鞋样”那天,男方的一个亲人挑着莆田当地的一种红色花篮,在媒人陪同下前往女方家,这个亲人花篮里携带的礼物除了为未来新娘买的一双鞋子外,还有猪脚和线面 。男方给女方买鞋,是希望嫁到男方家后穿新鞋走新路,并寓意在今后漫长的人生道路上,走好每一步 。就女方而言,要男方买鞋,则是希望男方不要给未来的新娘子“小鞋”穿(意即不要为难她) 。这鞋只能送一双,里面也包含着从一而终的意思 。至于猪脚则是喻指女方嫁到男方家后能开科发达;线面则喻指夫妻白头偕老,长命百岁 。在“订请鞋样”那天,女方家长要摆上几桌酒席,宴请身边的亲戚朋友,并在席间当众发布自家姑娘年内某日出嫁的消息 。
亲捧花粉
在姑娘临嫁前两三天,女方家的亲戚和比较亲近的亲友要置办衣饰、布料、红花、香粉等物品到她家去表示祝贺,有的称之为“送嫁”,通俗称为“亲捧花粉” 。这些礼物通常是作为女孩的嫁妆 。不过时过境迁,现如今,很多人都不再用布料去“捧花粉”贺喜了,基本上都是给红包 。这个环节已有所变化了 。
担盘试粉
婚期到时,男方把未交足的聘金、礼物装入红漆礼盘;把猪肉、线面、红团、菜丸等食物装入红漆“担盘”,有的叫十个盘,通常俗称“担盘” 。如果新娘的祖母还健在,则须另外准备若干的肉、面装成另一担“担盘”同时挑到女方家去奉敬她的祖母,莆田人俗称之为“妈担盘” 。这个习俗也有的人称作为“起轿脚” 。
媳妇挽面
闺女出嫁的前天,需要挑选一位多子多孙多福的老夫人(老妇),请这位老妇来给新娘进行“挽面”仪式, 俗称为“剃面”、“开脸”、“挽面” 。据考证:那是古时候用一根纱线来拔除新妇脸上的汗毛的一种美容方法 。如果邀请的这位老夫人(老妇)不会挽面,但仍要请她在新娘头上脸上做做样子,再另外请个专业的“挽面婆”来完成 。结婚前夕,新娘会在家完成刮脸、梳妆、束发、加笄、成髻,等仪式 。以示自己成人 。
能嫂大爷
莆田人对结婚也俗称为“成男”,蕴含着儿女长大成人之意,故而很隆重又有很多礼仪习俗 。据说在古代掠婚风俗的风行 。古代当男方用暴力把女的掠夺过来准备结婚,因怕被女方家族的人过来将女方抢回,故需在本家族里面挑选一位比较厉害的亲戚,一般在堂兄弟之中挑选,在结婚当晚,由他负责带领一批本家族的青壮年来保护婚礼的顺利进行,因为年代久远,后来就演变成在整个婚礼里面最为活跃的人,莆田人都称之为“大爷” 。结婚那两三天专职负责替新郎解围,并担当新郎的师爷角色,还要帮新郎接待安排一批批前来祝贺的客人 。其中有个更重要的任务,就是提前一段日子暗暗的挑选一位能在结婚当晚“闹洞房”主角,莆田人俗称为“表爷” 。
这“表爷”一般会在新郎的表亲姑舅家众多的表兄弟里去物色一位较有才气,现场把控能力较强的人,为保障当晚重头戏“闹洞房”的场面够骚动、人气够起哄,结婚前的一段时间“大爷”要对这位“表爷”招待备至,要背后督促“表爷”学习并熟练掌握“闹洞房”的各种招数 。很多“表爷”还得兼顾另个任务,负责为新郎新娘圆房,莆田当地俗称为“送房” 。至于“能嫂”即人们比较熟悉的“喜娘”这个角色,在莆田俗称“能嫂” 。古时候的婚姻里,一般男女双方在结婚之前都素未谋面,这时候新娘初嫁到男方家里,要面对满屋的包括新郎在内都是生面孔的场面,这个时候现实的需要就出现“能嫂”这个角色 。女方家长会提前挑选一位老于世故、谙熟男方那边礼俗、口舌灵便、善于应变的中老年妇女担任新娘的护身符“能嫂”,期间会一直陪伴在新娘身边,帮忙传话、指导礼仪,教导为人媳妇常识,秘密传授洞房的相夫之道 。直到结婚后第二天带领一对新人回娘家,俗称“头回走”,把新娘不受委屈的交到她们父母面前,这时任务才算完成职责 。
过绡头暝
结婚的前一晚(俗称“绡头晚”),新郎新娘家长各自会邀请一位福寿双全的长辈,在结婚前一天晚上为新人举行绡头仪式 。新娘的绡头是开脸,梳妆,缚高髻 。新郎家要张罗绡头、布置新妇房、挂表轴、安床等一系列不可少的习俗 。十二点过后就是剪发、剃脸、戴礼帽,还要沐浴 。之后穿上“上头服”(这副衣裤婚后收藏起来,等到本人临终时再穿上),待到了事先择定的吉时“一般在凌晨三四点”,请来的这位长辈要为新郎梳头,然后给新郎束发加冠(戴插金花五蕊的礼帽),完了口中还要大声唱赞:今早“上头”喜匆匆,东来紫气满华堂,×某某(男女两方的姓氏)二姓谐连理,新郎新妇振家风 。
结婚的前一天晚上,俗称“绡头暝”,准新人(男女)必须沐浴更衣,各自进入房里,等待举行行冠、扎髻礼仪 。房中备好一张“八仙桌”,桌上分别摆供红团一盘十二个、润年13个、线面十二束润年13束、一个米筛,米筛内放着铜镜一面、剪刀一把、量衣尺一把、发梳一把、五色线一束、黑色油巾一条 。届时,还要备两碗“绡头面”,面上放一双已剥壳的鸡蛋 。
结婚的当天凌晨,吉时已到,男女双方准新人,分别在自家房里(如果是童养媳应在男方家里)……主人须聘请族中福寿双全、子孙昌盛的长辈一人,男女孩童各一人,为准新人举行行冠扎髻(绡头) 。新郎由女童为其绡头,新娘由男童梳头 。
行礼仪之始,他们各自拿起发梳在准新人的头上作梳发状,由上而下,往复三次 。与此同时,把男女双方的长头发拔下“七根”,挽成一个“花结”,用红线扎好(不让准新人看见) 。待到夫妻喜拜花堂之后,夫妻进入洞房,由喜娘将两束头发混在一起,搓成一根发线,寓意“结发夫妻”,白头偕老 。接着新郎穿上蓝色长袍和新裤,俗称“五件身”,并戴上紫色呢礼帽,帽沿边插上两朵五蕊的“张春花” 。新娘必须穿上“五件身”,外穿红色宽袖子的新婚衣,“绡头衣裤”(蓝色大领衫和本地裤)这套衣裤婚后收藏,等到本人临终时再穿上,叫做有始有终 。
把撒开的头发梳成长髻,插上银簪、红花,带上金银首饰,吃上“绡头面” 。表示男女双方均已年纪及笄成人之意 。行冠扎髻之后,准新人均不能走出房间 。这时主持人,一人喊:吉祥赞语,另一人附和一声“好哇!”接着朗诵赞语 。
一梳梳头到尾,
二梳白头到老,
三梳子孙满堂 。
今早绡头灵鸡啼,八仙聚会房中来,
今夜夫妻成佳偶,百子千孙耀门楣 。
今早绡头喜苍苍,××两姓结成双,
夫妻好合鱼得水,举案齐眉效孟光 。
今早绡头喜苍苍,东来紫气满华堂,
二姓连姻成佳偶,佳儿佳妇振家风 。
布置新房
结婚的洞房俗称“新妇房”,这天晚上还要在洞房等等门楣上挂上米筛、麻袋、和一条男裤 。米筛麻袋代表天罗地网,寓意为驱除邪祟 。男裤挂上面,是为人等待新娘第一次进入洞房犹如从新郎的胯下进入,寓意是为了要新妇在将来的日子对丈夫服从 。洞房内要挂一条染红色的猪大腿,寓意是忌新婚之夜“白虎”占床,故以猪腿禳压之,祈免灾祸 。房中除了设置崭新眠床、橱柜、桌椅外,壁上挂“麒麟送子”或“孔雀开屏”画轴镜屏,床前悬挂“百子红座灯”一对,“送房料”(撒帐,送孩子等用物)例由姐夫或姑丈或表爷备办 。婚筵设在厅堂上,门楣挂横长幅红绸,贴大红婚联,厅堂内外挂满贺幛 。
悬挂表德
凌晨时分,把之前根据新郎在家族的辈份排名,字号等内容,制作成四尺长两尺宽,分左、中、右三行书写;左行写新郎的原名和字,中行写上新郎的表德字,一般为二个字,斗大,意义与原名相谐,多取吉利字眼,右行写上新郎在同族同辈中的排行的一个表轴,拿出来悬挂于家里的厅堂壁上 。这个表轴俗称为“表德”,挂表轴时,放鞭炮,大爷要唱赞:挂起表德真及时,金鸡报喜迎佳期,亲朋戚友来贺喜,一举成名天下知 。
新房安床
接大厅挂完表德,接着男家“大爷”要用四个铜钱垫起洞房里结婚眠床的四个脚,俗称“安床”,取夫妻恩爱平安吉利,共同劳动发家致富之意 。安床时大爷唱赞:眠床垫上太平钱,岁岁平安福来临,一对鸳鸯交颈睡,夫妻恩爱百年亲 。
新妇出嫁
结婚当日天的上午,男方家要雇红轿,由媒人和“能嫂”带领迎亲队伍,到女方家去接新娘 。红轿俗称“新妇轿”,轿上四周披围红绸,并在轿门上挂一块猪肉,亦禳“白虎”之俗 。新娘用大红帕(俗称“新妇罩”)罩住头面,带着“新娘妈”由“能嫂”引导,哭别父母,然后抬往婆家 。传说 “新娘妈”是莆田古时一位爱护女子收养弃女的黄氏妈的化身,闺女们以她为保护神,以一支红箸为骨,灯笼座为座,用红头绳束三十六根稻草,糊上红纸衣裤、头面、四肢,扎成一善良妇女形状 。旧时莆田女子出嫁,都要带她到夫家奉祀,以求平安 。新妇轿到了婆家门口,男家的公姑、妯娌、大人、小孩等均暂回避,并熄灭灶堂里的火,俗叫“避冲”,寓意日后一家和睦相处 。新娘下轿进入厅堂脚不能沾地,必须踏着米袋,共五条,取个“五代见面,代代好”的吉利 。
新房撒帐
在莆田结婚迎亲时还有个独特习俗,在新娘下轿后,由事先选择的一位同族中为人受敬多子多福的叔辈,将新娘陪嫁的妆奁中拿出蚊帐,挂到洞房的眠床上,并以红枣、瓜籽、花生等五种果品向蚊帐的四角撒去,俗称“撒帐”,取多子多福之意 。此时要唱赞:撒帐东西南北方,百无禁忌姜太公,桂子兰孙联科甲,荣华富贵喜苍苍 。
行送孩子
黄昏时,叔辈姑丈或姐夫要到新郎那里行“送孩儿”的礼俗,安排几个家族亲人分别手持龙凤灯、百子炮、双喜花烛和一对白瓷“孩儿仔”、果盆等由婚筵附近的土地庙或三岔路口开始迎接,一路列队、吹着鼓乐、放炮迎接“送孩儿”队伍进入洞房,由新郎接过这对“孩儿灯”安放帐内的板架上 。由捧果盒的叔辈赞唱:今日大家“送孩儿”, 新郎幸福笑微微,新婚吉时鱼得水,早生贵子耀门楣 。
夫妻拜堂
接着新郎在大门口把新妇牵到举行婚礼的大厅(一般在安放祖先的公妈厅),新郎新娘由“能嫂”作礼仪指导,先拜天地,再拜父母(拜毕,父亲给一副红筷子,母亲给一双红团),然后夫妻对拜,行合卺大礼 。之后,又端出猪头、猪腿、线面等祭告祖先,俗称“告祖” 。新郎带新娘叩拜祖宗后,又逐一跪拜全家各位至亲尊长,有些地方受拜长辈要回以“红包” 。问候长辈礼毕,新郎牵着新娘进入洞房 。拜堂、祭祖习俗完毕后,就准备开席宴请前来参加婚礼的贺客 。厅堂左上第一桌面对大门的座位是首席大位,俗称“横头位”,乃新郎舅舅的座位 。其余座次由乡村里年高望重长者敬陪就座 。如舅舅姗姗来迟,须一请再请,要等到来后方可开宴 。宴席过半,新郎由“大爷”陪同出来向各桌敬烟敬酒答礼 。
出灯经文
宴罢,大爷就去请一大班以表爷为首人群热热闹闹的拥入洞房,拉开架势,以极尽嬉闹为主题的各种手段进行“闹洞房” 。表爷的第一个节目是“抱出灯”:新郎抱起新娘,新娘举双手,取床前悬挂的两盏“百子灯”互换挂好后,才能把新娘放下,赞曰:洞房花烛小神仙,一对凤灯挂两边,东西交换入门喜,一刻千金乐少年 。“灯”谐“丁”音,出灯表示出丁,取早生(男丁)贵子之意 。接下来是“做经文” 。所谓做经文,即古代新婚戏妇之俗 。表爷事先准备一些妙趣横生的节目,此时大也在旁边做隐形导演,掌控推动各个方面的激情,让新郎新娘作主角“逢场作戏”,夫妻对话、动作等多带有戏谑、挑逗的内容,故意制造闹趣为难新婚夫妇,此时新娘遇到刁难时,多由“能嫂”及时变造痕迹的介入替新娘解围圆场 。
功力深厚的大爷会把热闹场面一直维持的闹到更深夜阑,雄鸡初唱时才结束,接着就是“表爷”重新出马为新婚夫妇进行圆房仪式,俗称“送房”,在放过鞭炮后,表爷就唱赞:今晚经文到这止,达个扎力大欢喜,春宵一刻值千金,夫妻洞房齐开始 。赞毕,大家退出洞房,表爷就将房门掩上关紧,唱赞诗:左手拉门逢吉时,右手拉门笑微微,亲戚朋友齐祝福,恩爱夫妻会佳期 。俗称“掩门”或“送房” 。
出厅请内马
结婚的第二天早上,新娘出厅堂问候翁姑及长辈,会见家中亲人,俗称“出厅”,后下厨房把水缸的水挑添至满,并下厨房第一次作炊事,即古诗的“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 。新婚夫妇来到厅堂,拜祭祖先 。然后,新娘的兄弟(一般是最小的弟弟,俗称“舅仔” 。)来了,请新娘偕同新郎回娘家拜见“娘家”长辈亲友 。这些风俗俗称“请内马”或“请仔婿” 。娘家设午宴款待,俗称“仔婿酒”,酒后新郎跟大爷先告辞回去,新娘则等到黄昏时才返家,带回童子鸡一对,红纸封腰的甘蔗一双,祝愿从头到尾夫妻和气,日子甜蜜 。去时新娘坐轿在前, 回程时在后;古时是骑马回门,故俗称“请回马” 。
据说春秋时,大夫以上嫁女,用车马送到夫家 。这马就留在夫家 。表示新娘不敢认为夫家已真正接纳了她,留着马,一旦被丈夫遗弃,就可以骑着那马回娘家 。三个月后,夫妻感情已牢固,夫家就派个人,把马送还女家,表示夫妻可以白头到老 。这就是“反马”的意思 。可见最迟在春秋时代,已经有“反马”的礼仪 。莆仙“请内马”的风俗来自古代的“反马” 。
春秋时妇女地位低,三个月以后才“反马”,现在莆仙第二天或第三天就请“转马”了 。莆仙地区没有什么马,“请内马”只是个仪式而已 。去还马的是陪伴他们的大爷或新郎本人,顺便带新娘回娘家 。
妇头回走
婚后第三天,女方家要备办“换花篮”,由“舅仔”送到男方,看望才出嫁的亲人 。“换花盘”有红白纸花等,白花象征得男孩,红花象征得女孩 。然后,新娘第一次一个人穿蓝衣服回娘家拜访亲人 。送年暝就是新婚第一年的农历腊月廿五日,娘家备办担盘给婿家送礼 。礼物有线面、猪蹄、红米团 等,还有一对大红绸布金字的红座灯,由个6、7岁的小男孩送上门第二年起年年送的只是白纱彩绘的灯笼一对,加上一支小灯笼(叫灯仔)寓意“年年丁” 。
生仔出月
人的诞生,俗称“生日”或“出饲” 。婴儿降生,是人生的开始,也是人生的大事、喜事,家人欢欣,亲朋相贺 。在莆田,孩子的诞生礼非常隆重,在婴儿降世后要持续整整一年 。婴儿降生后十四天,就举行第一个仪式,叫“十四朝”,届时舅家要置办十全果为婴儿祝福,需备办手镯、脚镯、银锁、童衣、童帽、童鞋、襁褓等到女儿家贺喜 。同时,还要送产妇必需的营养品,如公鸡、番鸭、鸡蛋、蛏干、虾仁、墨鱼干、豆腐皮、线面、糯米、黄花菜、红菇、桂圆干、红枣、莲子、芡实等 。出生满三十天,进行第二个仪礼叫“满月”,俗称“出月” 。
此时要做三件事:一是“洗儿”,旧法接生,婴儿要等到出月才给他沐浴 。
沐浴时,先举行仪式,备礼谢神告祖,然后用“午时草”(端午节留下的菖蒲牡荆等干草)烧汤为婴儿洗澡 。澡盆中放涂红铜钱12枚,请老年妇女(认为命好的)在厅堂上给婴儿洗澡,浴后水请一个男童倒在树根上,那红铜钱就作为男童的赏赐;二是剃头画桃 。婴儿浴后,用洁净的剃刀剃去胎发,只在囟门处,留下一小撮 。再由其父或其祖父用雄黄在婴儿头顶画个大桃,谓能使其聪明长寿(莆田对上当受骗者有“头底没有画桃”之说) 。
之后,给婴儿换上新衣,戴上饰有“福”或“寿”字的小帽,挂上“长寿锁”,抱到厅堂拜祖先、拜灶公、拜长辈、讨“挂月豆”(红包);三是给亲邻小孩们分红蛋 。这天产妇娘家送来的婴儿衣裤、鞋帽、襁褓、项圈、手镯、脚环等贺礼都要全部穿戴上,把喜蛋(熟蛋壳染红)分给亲朋好友,一双(2个)或两双(4个)不等,外婆家起码要五双 。头胎婴儿若是男孩,还要办“出月酒”或演戏(一般是木偶戏)庆贺一番 。
摸抓对晬
婴儿满一周岁俗称“对晬”、“摸晬”(抓周) 。要举行“日晬, 盘试儿”仪式 。这天婴儿外婆家送来小儿衣帽、鞋饰等 。母亲给小儿穿上新衣服,然后在厅堂中地上放一只大“米筛”,内放剪刀、量尺、戥子、算盘、毛笔、书本、钱币、印章、镜子、鸡蛋等物,还有食物类,供婴儿抓取,以此卜定婴儿日后的前途、爱好 。此称“试日晬”、“摸晬” 。
【福建莆田婚嫁习俗】 “摸晬”时小儿要坐在一只小石臼上,意为坐石头上就有饭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