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宜章石虎山

石虎山位于宜章县西南部浆水乡境内 , 距离宜章县城34公里 。因山形独特 , 远观如同一只睡卧的石虎 , 故名“石虎山” 。山上有武陵侯祠、福惠泉、歇马亭等景点 , 其中位于石虎山腰的武陵侯祠建于公元890年 , 俗称“浆水大庙” , 因供奉着唐朝都统黄师浩而香火旺盛 , 游客众多 。这里曾留下了唐代文学家韩愈、明代户部尚书邓庠的足迹 , 这里是祈福、休闲、观光的好地方 。
石虎山风景秀丽 , 古木参天 , 方圆三公里内 , 有三十六座秀峰环抱 , 如同众星拌月 , 形成莲花状 。其峰奇秀 , 中多巉岩幽洞 , 并有福惠泉、珠泉、琼浆泉等七眼奇泉 。
石虎山有八景:云龙捧月、石虎吟风、井冽寒泉、藤抱飞石、松涛峭壁、罄响石崖、更衣遗迹、对局仙踪 。山中四季茂林修竹、荫其丘壑 。现在山顶开发了千亩油茶园 , 秋冬季节满山遍野的油茶树盛开着茶花 , 芬芳馥郁 。
石虎山以前有一座景止书院 , 书院名出自诗词“高山仰止 , 景行行止” 。此诗最早出于《诗经·小雅·车辖》 , 后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专门引以赞美孔子 。高山 , 比喻高尚的德行 。景行 , 大路 , 比喻行为正大光明 。景止书院的寓意就是要培养道德品行高尚的人才 。据《武陵侯志》记载的景止书院建于唐代(840)年 , 至今有上千年历史 , 可惜年久失修已不复存在 。这里钟灵毓秀、人才辈出 , 初步统计 , 出过举人、贡生24人 , 廪生7人 , 庠生77人 , 国学生125人 , 国民党中将黄钧达也曾在这里读书 。
如今登临石虎山时 , 幽静山林中仿佛还回荡着千年前朗朗的读书声 。唐代督统黄师浩少年时在景止书院读书 , 博通经史 , 举人入仕 。因破敌有功 , 官至都统 , 后于战乱中被流矢所伤而殒命 , 唐懿宗嘉其屡立战功 , 英勇殉国 , 追封武陵侯 。唐昭宗赐诏为其建武陵候祠供后人世代祭祀 。宋、元、明、清四朝先后有五位皇帝为其加封爵号并隆其祭典 。武陵侯黄师浩护国佑民的精神感动着一辈又一辈宜章人 。
歇马亭位于石虎山山顶 , 始建于唐代 , 重建于清光绪十五年 。宜章到连州的古道穿亭而过 , 南下广东粤北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韩愈在广东阳山、潮州、惠州任县令时 , 曾多次经过石虎山 , 并在歇马亭下马歇息 。唐贞元十九年(803)韩愈与时任临武县令的张暑曾在歇马亭领略奇山秀景 , 对景吟诗作赋 , 成为一段佳话 。
明户部尚书邓痒回家乡 , 游览石虎山 , 拜竭武陵侯祠 , 为祈雨显灵特作七律诗《石虎山祈雨有感》 , “石虎神通天听低 , 唐湾拥斾喷虹霓 。雷鸣螺窦云翻墨 , 雨涨星桥浪拍溪 。入夜膏腴苏稼穑 , 救民涂炭腾刀圭 。老夫分得砚田水 , 灵贶应须洒翰题 。” , 为石虎山的文化添上了一笔浓墨重彩 。
【湖南宜章石虎山】 “山不在高 , 有仙则名” , 石虎山文化从沧桑的历史长河中走来 , 熠熠生辉 , 韵味悠长 , 将成为一张靓丽的旅游名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