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嫁赤峰的清朝公主

在清朝建国初期 , 经济和政权还不稳定的时期 , 为了巩固政权 , 清朝前期从努尔哈赤开始皇帝奉行“南不封王 , 北不断亲”政策 。通过联姻的血缘关系联合蒙古各部 , 维持北方稳定与长治久安 。这是封建王朝惯用的政治和亲 。
内蒙古赤峰是清代皇室下嫁公主最多的地区 , 历史上从努尔哈赤到乾隆时期一共有七位公主下嫁赤峰各个部落 。
1、莽古济格格(1590-1635) , 是努尔哈赤三女 , 继妃富察氏衮代生 。
下嫁时间:天聪三年(公元1629年)额驸 敖汉部长索诺木杜陵 。
皇太极为了表彰敖汉部首领率先降附后金 , 遂将其胞妹莽古济下嫁给索诺木杜陵 , 赐格格号 。然而莽古济的婚姻是悲剧的婚姻 , 这是因为家奴告发其与兄莽古尔泰等谋反 , 并获罪后被处死 。
2、固伦端敏公主(1621-1654) , 是皇太极长女 , 继妃乌兰纳喇氏生 。
下嫁时间:天聪七年(公元1633年)额驸 敖汉旗第一世札萨克多罗郡王班弟 。
其与班弟共同生活二十多年 , 育有四子一女 , 其中 , 这位公主长子温布、次子鄂齐尔双双娶清皇家郡主 。三十四岁时死 , 死后葬于今敖汉旗双庙乡喀喇勿苏村河西二十家子 。
3、固伦淑慧长公主(1632-1700) , 是皇太极五女 , 继妃乌兰纳喇氏生 。
下嫁时间:顺治五年(公元1648年)额驸 巴林部长色布腾 , 巴林右翼旗第一世札萨克多罗郡王 。
在赤峰博物馆内有一件非常重要的文物——红漆楠木骨灰罐 , 就是这位公主下葬时所使用的 。这件骨灰罐系整块楠木挖旋而成 , 罐体通施红漆 , 从肩部至罐体下腹部以金粉环行手书藏文超度经 。出土时 , 罐内仍可见到下葬时留下的服饰残片 , 此件文物非常珍贵 , 乃馆藏精品 。
4、固伦荣宪公主(1673-1728) , 是康熙三女 , 荣妃马佳氏生 。
【下嫁赤峰的清朝公主】 下嫁时间:康熙三十年(公元1691年)额驸 巴林右翼旗第四世札萨克多罗郡王乌尔衮 。
雍正六年(公元1728年)病故 , 享年56岁 。
因其是康熙帝非常喜爱的一位公主 , 所以身份地位也是十分高贵 , 所以留下的遗物也是非常珍贵 。公主去世时头戴的凤冠和身上佩戴的金饰有100余件 , 做工极其精致 , 如“岁寒三友”金簪、凤型金簪、众星捧月嵌猫眼石金钗等 , 使用花丝、点翠、镶嵌等工艺 , 可谓金碧辉煌 , 光彩照人 , 和公主金枝玉叶之身甚是相符 。公主下葬时身上穿有三件袍服 , 分别是苏绣彩蝶袍、苏绣博古袍和珍珠团龙袍 , 其中珍珠团龙袍可谓稀世珍宝 , 其最为珍贵之处是在名黄色缎面上用金丝线穿缀八万多颗小米粒大小的珍珠缀绣而成的八条祥龙的图案 , 此袍色彩鲜艳夺目 , 做工精细别致、可谓巧夺天工 。珍珠团龙袍的再现 , 不仅显示了古代劳动人民精湛的制作工艺 , 也揭示了皇家的奢侈豪华 , 而且也是蒙、满、汉各族人民友好、团结、亲如一家的象征 。
5、和硕端静公主(1674-1710) , 是康熙五女 , 贵人兆佳氏生 。
下嫁时间:康熙三十一年(公元1692年) , 额驸 喀喇沁右翼旗第五世札萨克多罗杜陵郡王噶尔丹 。
据传她的婚后生活是不如意的 , 特别是康熙四十三年噶勒藏承袭王爵后 , 常以王务繁忙为由 , 抛公主于深宫而长驻王府 。这位公主墓陵墓占地10余亩 , 四周是约3米高的石围墙 。陵墓分前后两院 , 前院有门房3间 , 正殿3间 , 东西配房各7间 , 两侧有通往后院的小门;后院有大厅7间 , 原系供奉公主衣冠饰物之所在 。墓体圆形 , 高约2米 , 砖石垒筑 , 建于大厅后面的方台之上 , 石雕勾栏围绕 , 墓前石阶下置有一个长方形石供桌 。可惜这座清代公主陵墓在1949年遭到人为破坏 , 建筑被拆除 , 围墙被扒掉 , 整个墓地被辟为耕地 。现仅存石牌坊、一对华表和那块石碑 。
6、和硕温恪公主(1687-1709)是康熙十三女 , 敬敏皇贵妃章佳氏生 。
下嫁时间:康熙四十五年(公元1706年) , 额驸 翁牛特右翼旗第四世札萨克多罗杜陵郡王苍津 。
7、和硕和婉公主(1734-1760)是乾隆养女 , 是乾隆弟弟和亲王弘昼长女 , 下嫁时间: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 , 额驸 巴林右翼旗闲散王公德勒克 。
这些出身尊贵的清代公主的下嫁为当时的北方稳定与长治久安作出了贡献 , 但是从公主个人来说却是政治的牺牲品 , 她们背井离乡 , 去自己不习惯的地方生活 , 可想她们心里是何等的感受 。所以这些和亲的公主寿命都很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