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简称“巴、渝”,是四大直辖市之一,一座举世闻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文字记载可追溯到三千年前 。也因重庆辖区包含汉族、回族、苗族、土家族等民族为此孕育了独具特色的巴渝文化 。
巴渝文化
巴渝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的一部分 。三千多年的历史,在这片土地上刻画出独具特色的巴渝文化 。
重庆人千百年来形成的春节拜年、十五观灯、清明祭祖、中秋赏月以及悬酒幌、赶庙会、坐花轿、放风筝等民俗,与中国其他地区相比大同小异 。但由于重庆有五个土家族、苗族自治县,这两个既热情又传统的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民俗节日 。
祭祀、祈祷、喜庆活动
黔江地区的土家族,在每年正月初三至十五有大型祭祀、祈祷、喜庆活动,其间要跳摆手舞 。盛会时,热闹非凡,方圆数百里的土家人,男披西兰卡普,女着艳丽盛装,结队而来 。摆手堂前,张灯结彩,巫师头戴凤冠高帽,腰系八幅罗裙,手摇铜铃司刀,手舞足蹈地进行指挥 。
三声炮响,鼓乐齐鸣,顿时歌声大作,男女相携,翩跹起舞,通宵达旦 。“红灯万盏人千叠,一片缠绵摆手歌” 。摆手舞源于古代的巴渝舞,动作有单摆、双摆、回旋摆,表现礼节仪式,劳动场景或战斗动作,节奏明快,舞姿优美,原始气息震慑人心 。
苗族“赶秋”
苗家人能歌善舞,苗家的歌或高亢激昂,或清越婉转,人不见面歌见面,人人会歌,以歌问候,用歌叙事,凭歌寄情 。歌,是苗族人寸步不离的影子,还是青年男女传情达意、互通心声的大媒人 。婚礼时,更离不了歌,主人要对客人唱谢客歌,对媒人唱谢媒歌,大家要对新婚夫妇唱祝福歌,亲朋好友要相互赛歌、对歌、盘歌,连唱三天三夜 。“赶秋”是苗族人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立秋这天,山寨的苗家人,换上节日盛装,从四面八方涌向秋场,场上锣鼓喧天、歌声萦绕,打秋千、上刀梯、舞狮子、玩龙灯、跳猴儿鼓舞、歌台赛歌,热闹异常 。青年男女利用“赶秋”物色情侣,歌郎歌娘大展歌喉 。
此外,苗族的节日,还有“三月三”、“六月六”、“七月七”、“过苗节”和“羊马节”等 。
綦江农民版画
重庆市綦江县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山区县,这里盛开着一朵散发着泥土芬芳的版画奇葩——綦江农民版画 。綦江农民版画将石刻、木雕、泥塑、剪纸、挑花刺绣、蜡染等古老的民间工艺融入版画之中,使版画艺术充满了生动、活泼、亮丽、质朴、稚拙、幽默等特点 。
綦江农民版画是中国民间民族艺术的一朵奇葩,受到国内外美术界的高度赞誉 。1985年,四川省文化厅、省美术家协会、重庆市政府授予綦江县“农民版画之乡”的称号;1988年2月,中国文化部将綦江县命名为“中国现代民间绘画画乡” 。
铜梁龙灯
铜梁县位于重庆市西北部,县城距重庆市103公里 。铜梁龙灯既是彩扎的龙和灯,又是以龙和灯为道具的舞蹈,是集舞蹈、音乐、美术、手工艺品为一体的民间综合艺术 。铜梁龙的特征可归纳为大、长、活三个字 。“大”不仅指体形,且指造型夸张,美工上集国画、素描、剪纸、刺绣等技巧为一体,并参考戏剧脸谱的描绘手法,彩笔走脊、描箸,着重突出龙的气质,使其神采丰腴、气势磅礴 。龙身长一般在24节左右,比例适中,舞动灵活 。
铜梁龙灯艺术节每年10月在铜梁县举行,内容十分丰富,有“龙之魂”大型歌舞晚会、歌星笑星晚会、“龙之风”中华龙舞表演邀请赛、“龙之本”中国龙文化与龙舞学术研讨会和“龙之韵”龙文化艺术展 。
秀山花灯
秀山花灯是一种古朴、诙谐、抒情、优美、集歌、舞、打击乐、琴弦乐为一体的综合艺术 。它起源于元代土著人的“跳团团”,受多种民族文化的影响,逐步演变发展为具有独特风格的民间艺术 。
酉阳摆手舞
跳摆手舞,少则数十人数百人,称“小摆手舞”;多则数千人至数万人,叫“大摆手舞” 。其舞蹈形式有“单摆”、“双摆”、“回旋摆”等;舞姿多模仿跋山涉水、农事劳动、战斗姿态、岩鹰展翅、日常生活 。这些舞蹈动作,舒展大方,生活气息浓郁,表现出土家人粗旷豪放的民族性格 。每逢节日喜庆,土家人都要到“摆手堂”或草坪、院坝跳摆手舞 。
九龙楹联
九龙楹联以其生动的形式、高雅的格调、独特的韵味,辅以书法、金石,颇具观赏性 。截至1999年底,九龙镇有3600余人次的群众已经创作出作品24000余幅,其中有万余幅作品广泛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并有260余幅偻刻在木、石、竹、砖、不锈钢等材料上常年悬挂各地;已经编印《九龙楹联》22辑,累计上万册 。2000年3月,九龙楹联获得了“巴渝十大民间艺术”的称号 。
梁平三绝
传统的梁山灯戏、梁平年画、梁平竹帘被誉为“梁平三绝” 。曾被誉为川东奇葩,2000年被评为巴渝十大民间艺术之一 。
梁山灯戏俗称“包头戏”,是梁平土生土长的民间戏曲剧种 。远在明正德年间(1506--1522),它就从民间“玩灯”和“秧歌戏”中脱颖而出;到清代中期,梁山灯戏遍及城乡,逢节日盛会,筑台竞演,逐渐向周围传播,形成了长江中下游和南国13个省市数百个县、渗透几十个剧种的“梁山调腔系” 。
接龙吹打
接龙民间吹打乐被誉为巴渝文化的一朵奇葩 。其特点:品种多样、曲调丰富、师传乐班、流派纷呈 。1991年接龙成立了民间吹打乐协会,时有会员500余人;1996年接龙镇成立了民间吹乐艺术团 。1991年底,重庆市文化局命名接龙地区为“民间吹乐之乡” 。在2000年3月重庆市文化局、重庆晚报等单位通过群众投票和专家评议的方式,评出的“巴渝十大民间艺术”中,“巴渝吹打”榜上有名,就是专指巴南区接龙镇和万盛区金桥乡的民间吹打乐 。
木洞山歌
木洞位于重庆东面,长江南岸,是重庆市巴南区的一个镇 。木洞山歌有曲调100多种,包括劳动号子、山歌、小调,还有风俗歌、舞歌等 。劳动号子有船歌、石工、搬运、作坊、农事号子和劳动歌,如跑堂调等;山歌有禾籁、神歌、盘歌、罗儿调等,尤以禾籁和盘歌最有特色 。木洞打(唱)禾籁有高腔、平腔、矮腔、花禾籁、连八句之分;盘歌除自盘外,还有对盘、连句盘,多为即兴之唱,随和自然,生动活泼;小调有启智歌、修房歌、叙事歌、时调谣曲、吟诵调等;风俗歌有节令歌、酒歌、寿礼歌等 。
荣昌折扇
【重庆特色民俗文化】 荣昌县四宝之一,其精雅宜士人,其华灿宜艳女 。
- 重庆饮食文化
- 重庆小孩子养育习俗禁忌
- 浙江衢州民俗文化
- 河北特色民俗文化和民间艺术
- 广东韶关的特色风俗
- 福建永安特色民俗:打黑狮
- 中国民俗文化知识
- 海口特色美食烤榴莲
- 民俗文化中的牛
- 甘肃民勤特色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