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顺德大良鱼灯

传统顺德大良鱼灯是一种极富水乡特色的扎作工艺 , 以鱼为型 , 以竹为骨;蒙上明纱 , 内燃灯烛时 , 通体透亮 , 摇头摆尾 , 活灵活现 。小者双手可握 , 长者可达丈余 。
鱼灯的颜色神态各异 , 商铺挂上鱼灯 , 点缀着节日的天空;若市民手舞鱼灯 , 穿行闹市 , 则呈现争奇斗艳 , 观者驻足的闹景 。
【广东顺德大良鱼灯】 根据记载 , 这种有着灯笼功能的传统灯饰是用于顺德大良的一种习俗活动——鱼灯舞 。在当时的活动中 , 三声炮响 , 鼓乐齐鸣 , 由彩旗队给队伍开路 , 接着是鼓乐队 , 其中有八音队和十番飞钹 。紧跟着是一对武士打扮的壮汉 , 各挑着玲珑标致的木花篮桶 , 桶上有小铃铛’当啷’作响 。再后面是飘色板 , 锣鼓框 , 最后便是长长的鱼灯队 , 很是热闹 。
大良鱼灯是清代民俗艺人送给顺德这片水乡的礼物 , 其兴盛了足足一百多年 , 出现过许多扎鱼灯的能工巧匠 , 能称得上百家争鸣 , 在典籍中记载下来的有巢二记、巢溢记、何松记和北门八记等 。可惜的是遭遇抗日战争与一系列社会变革后 , 这项习俗日渐式微 , 鱼灯技艺便也逐渐流失 。
如今的大良鱼灯手艺继承人潘智江 , 鱼灯制作技艺继承自其父潘培森 。他从事鱼灯制作近50年之久 , 自16岁便开始学习鱼灯技艺的他 , 是全凭借自己的爱好在坚持 。而潘氏家族其实也并非以制作鱼灯营生 , 而是以所创立的文秀舞狮队进行的节日、开业庆贺演出为主业 。与大多数传统手艺人一样 , 他们做手艺并非因“非遗”价值所驱动 , 劳碌半生仍然坚持对鱼灯“的留守 , 是出于积极的精神寄托 , 是不忍心这一手艺消逝于世间 。
而要做出好的鱼灯 , 除了坚守 , 手艺人们还需要做什么呢?
要做出好的鱼灯 , 艺人们一定要对鱼的体态了如指掌 , 很多鱼灯艺人都是自己买鱼回来观察 , 拍照 , 并自己亲手绘制图纸 。养几缸鲤鱼、金鱼在家是常事 , 如果对鱼的形态动作都不熟悉 , 扎出来的鱼灯神韵就差得远了 。
制作鱼灯先以竹篾扎成鱼形骨架 , 然后扪上明纱 , 绘染鳞鳍 。高手制作意态逼真 , 点燃灯烛 , 透体透亮 , 色彩鲜艳 , 栩栩如生 。鱼灯长六七尺至一丈多 , 巡行时以支柱撑持 , 大灯还需多添两人撑着首尾帮力 。
制作时 , 先以竹篾扎成鱼形骨架 , 称作“扎架” , 是制作的第一道难关 。竹子的长短轻重都要合乎规格 , 扎工要巧 , 扎口要稳 。所以扎架工序通常要由老师傅操作 。鱼架扎好后 , 就扪上明纱 。明纱是由用煮溶的紫菜胶糊到银纱上晾干后制成的 。扪纱时 , 先用石花胶扪糊在鱼骨架上 。明纱要扪得贴贴服服 , 不能看见接驳口 , 不能有绉痕 , 不能松动 。最后是着色描鳞 , 先用相应的颜色绘好鱼鳍和鱼尾 , 然后用特别的鳞模蘸上颜色逐片印在鱼身上 , 最后描上眼睛 。鱼灯就制作成功了 。
清代和民国前期 , 珠江三角洲一带举行赛会 , 大良鱼灯都很受欢迎 , 会后争相出高价投购 。二十世纪初在香港举行的两次“出会”中 , 制作龟灯的大良艺人罗日萱与罗八 , 都分别获得金牌奖 。
大良亦多在每年的元宵节举办鱼灯赛会 , 争奇斗胜 , 万人空巷 , 热闹非凡 。日寇侵华后 , 顺德经济萧条 , 鱼灯赛会很快绝迹 。新中国成立后 , 曾于1959年、l978年和1982年春节期间举办过鱼灯赛会 。
现在大良鱼灯已经是顺德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 顺德也有开办各种鱼灯兴趣班 , 教导顺德年轻一辈认识鱼灯 , 好让这金光粼粼的鲤鱼 , 还可以继续游动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