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寿光婚礼习俗

摒弃旧风俗,倡扬新风尚,从细节上改变一些老风俗,让新人的婚礼更加趋于浪漫 。寿光传统的嫁娶习俗,与外地有不同之处,新颖有趣,且有意义 。
一、寿光传统婚俗:贴“龙虎”、压红砖
贴“龙虎”的由来
在寿光,新人结婚,除在大门口贴喜联及过门钱以外,还在大门左右两旁贴上用红方纸书写的“龙虎”二字 。传说宋太祖赵匡胤在作皇帝之前,家里非常贫穷,经常出门讨吃要吃,这一天他同好友郑子明一块外出讨饭,正好这个村里有一家结婚的,二人非常高兴,认为家里办喜事,如果进门要点吃的,主人一定让他们饱吃一顿 。可是他们看新郎新娘正在拜天地,不好进门开口 。赵匡胤站在大门口的左边,郑子明站在右边等候,帮忙办喜事的都认为他俩是来看热闹的,也没在意,直等到拜完天地大忙过去后,他们才走进大门 。先向主人贺喜,又说他们是乞讨之人来要点吃的 。
主人非常热情,立即设宴招待,酒宴上主人问二人的姓氏、属相,赵匡胤说:“我叫赵匡胤,属龙 。郑子明说:“我叫郑子明,属虎 。”后来赵匡胤当上了皇帝,他的好友郑子明成了领兵大将军,特别到这一家去报恩,引起了很大的轰动 。
从此,凡是结婚的都在大门两旁贴上龙虎一直延续到现在 。
压红砖的由来
现在结婚的人家,除了在大门两旁贴“龙虎”外,还在大门的屋檐上压上一对用红纸包着的砖块,名曰压红砖 。这是为什么呢?传说是这样的:
明太祖朱元璋初当皇帝时,为了体贴民情,扮成叫花子下乡私访,走到一个村里,有四家子结婚的,三家富的,一家穷的 。他先到富的三家去要饭,结果都被轰了出来 。最后到最穷的这一家,虽然没有美酒佳肴,吃的是粗茶淡饭,但主人却非常热情 。有的为富不仁,有的人穷心暖,朱元璋认为这次微服私访受到了很好的教育 。他为报答这一结婚的穷人家,他偷偷从大门上撕下喜联的红纸包了一块砖头,抛在大门的屋檐上作为记号 。回京后,他立即差人带着银两,对这一家子进行了赏赐 。
从此,但凡结婚的人家都在大门上压上一对红砖,风俗一直到现在仍在继续着 。
二、寿光传统婚俗:“填枕头”
“填枕头”是午宴结束后的重要节目,来宾及邻居们都到院子里凑热闹 。院中间摆好了最重要的道具,一个盛了些许麦秸草的大笸箩,里面放了两个空的枕套 。填枕头开始,先由新郎各在枕套里填三把麦秸草,然后新娘在伴娘帮助下也要各填三把,新娘和伴娘拿枕套和麦秸草时,一旁有人拖着笸箩躲开,在反复追赶和躲闪中斗智斗勇,现场自然人声鼎沸,新娘和伴娘抢到三把后节目告一段落 。
接下来由喜公公、喜婆婆填满枕头 。填的过程中司仪还有一大套祝福的话,概要记住了几句,像“一填金,二填银,三元及第聚宝盆……”,还有什么“左一把,右一把,一边一个胖娃娃……”、“左一填,右一填,老大领着老二玩”等等,既有传统规定用语又有司仪自由发挥 。
三、寿光传统婚俗:顶门、铺床
在寿光的传统婚俗中,南边有些镇以前不顶门,但现在这些礼俗都有了 。还有些地方午时过门,顶门铺床安排在娶亲早上进行 。迎亲前,男方家中张灯结彩,张贴对联,门口两边贴“龙虎”把门,并邀请鼓乐戏班子奏乐 。
先将院门关上,院外站满了看热闹的邻居们,门内新郎本家亲属站成两排,新郎父母在队列最前边 。在婚礼司仪的主持下,大门一敞,新郎父母率队而出,并向观礼的邻居和亲人们撒糖果,既是感谢大家光临,又寓意喜事同享 。
开门后,用石块顶住大门,一直到次日(婚礼当天)晚方可关闭 。这时锣鼓喧嚣,燃放鞭炮 。俗称“顶门”,寓意开门纳吉、开门红 。
随后就是“铺床”,就是将为新人准备的所有被褥一层层铺到婚床上,铺床时要准备高粱秆、芝麻秸、红枣、栗子、硬币等 。铺一床新被,撒一把栗子枣花生 。婚庆司仪一句句的吉祥话脱口而出:“哥哥嫂嫂来铺床,明年准生好儿郎 。一铺金,二铺银,聪明小子进家门 。这床铺得真是好,也有栗子也有枣 。先铺单,后铺棉,金银财宝花不完 。”
【山东寿光婚礼习俗】 铺完床,司仪说:“被子褥子铺一圈,一对小子在身边 。”随后,一对童男女被安排在铺好的新被上来回打上几个滚,俗称“滚床”,寓意儿女双全 。被褥铺就后,邻居和亲人们可以拿喜公公、喜婆婆适当戏耍一番 。“如果在前一天进行这些项目,那么晚上新郎本家兄长在新床上压床 。”郭云善表示 。
请来铺房的宜是夫妇双全、子孙昌盛或家境富裕的‘有福气’的人,最好是新郎的叔婶或兄嫂;铺房时要说一些吉利的话,祝新郎新娘和谐,早得贵子,长命富贵;床要紧靠山墙,象征今后新郎新娘生活稳定,有靠山 。
之后,新郎的本家大娘婶子们前来包水饺 。“这边的水饺包得好,闺女小子往家跑 。”风趣幽默的话语,不绝的笑声,喜迎娶亲的大喜日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