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 , 周岁对于新生儿有着非比寻常的意义 。“抓周”作为庆祝周岁的一项传统仪式已经延续了上千年 。在海南农村有一种习俗 , 孩子周岁时 , 外婆要送上周岁粿庆贺并供孩子“抓周”时使用 , 因此 , 周岁粿又被称为“来自外婆的祝福” 。
周岁粿在海南农村代表着吉祥如意 。其包含龙、凤凰、鸡、鲤鱼、桃子、花篮以及茶壶或者出生当年生肖等七种不同的面塑 , 孩子周岁时送来龙 , 寓意望子成龙 。
凤凰代表吉祥和喜庆 , 寓意着吉祥和太平;鱼与同音 , 隐喻富裕、有余 , 常用来比喻富余、吉庆和幸运;鸡的谐音为“吉” , 寓意大吉大利 , 象征孩子在新的一年里吉祥如意、平平安安 , 每种不同的面塑都代表不同的含义 。
周岁粿属于面塑艺术的一种 , 又被称为捏面人 。随着时代的变迁 , 传统周岁仪式被觥筹交错的酒席取代 , 新生儿的礼物也是琳琅满目五花八门 , 周岁粿逐渐不被人们所熟知 。但在生活这个平凡的舞台上 , 仍散落着一个个坚毅的身影 , 用技艺守护着这份古老而质朴的祝愿 。
在海南定安县岭口镇有一户制作周岁粿已有百年历史的世家 , 传承人程祝永所制作的周岁粿的工艺几乎算得上精雕细琢 。
据程祝永介绍 , 周岁粿在农村代表着吉祥如意 , 一套标准的周岁粿有16个造型 , 每个造型做一对 , 一共是32个 。这些造型包括龙、凤凰鸟、茶壶、鳌鱼、花篮、笔架等 , 不同的造型有着不同的寓意:龙寓意望子成龙;鳌鱼在当地人眼中是从鲤鱼变来的 , 是龙的前身 , 它代表孩子以后可以鲤鱼跃龙门;笔架和毛笔则是希望孩子以后饱读诗书;花篮中有梅花、兰花、荷莲等 , 莲荷与梅花寓意和和美美;茶壶则代表孩子长得更加强壮……
数斤米粉、一把竹签、三把梳子、几瓶色素 , 周岁粿制作取材简单但过程却十分讲究 。先将糙米和糯米磨成粉后按比例融合 , 加入适量热水进行揉捏 。揉捏成团后将米团放入沸水中煮上几分钟 , 以此增加米团的韧性便于更好地塑型 。米团捞出后分成几块 , 加入不同颜色的食品色素染料 , 调拌出红绿黑等七种不同颜色的米团 。染色完成后根据造型中不同的部位分别揉捏制作 。
程祝永在制作凤凰鸟时便是先分别将躯干、翅膀、尾巴、花冠等进行揉捏 , 最后再用细竹签将制作好的各个部位连接固定 。每个造型的胚体完成后 , 还要再用梳子、镊子、小刀、竹针等工具通过捏、按、点等手法塑造出小动物身上的褶皱或花朵上的纹理 , 以达到栩栩如生的效果 。造型制作结束后 , 将成品在锅里蒸上大约20分钟使其变得挺括更易保存 , 这样下来一套完整的周岁粿制作流程就完成了 。
【海南习俗周岁粿】 长年劳作让程祝永的双手黝黑发皱 , 但就是这一双手却能在米团上施加“魔法” , 须臾之间 , 一个个沉睡的米团便化身五彩斑斓、带着表情并承载祝福的周岁粿 。附近十里八乡的孩子们举行“抓周”仪式都少不了程祝永制作的周岁粿 , 他就像孩子们人生中第一个带着礼物和希冀而来的“圣诞老人” 。
周岁粿是一门需要耐心的手艺 , 一套周岁粿制作耗时五六个小时 , 用程祝永的话说 , “我能坐得稳所以做得来 。”正是“坐得稳” , 兄弟三人里只有他将这门手艺传承了下来;也正是“坐得稳” , 他制作的周岁粿活灵活现、惟妙惟肖 。程祝永没有任何美术功底 , 但观察能力极强的他却能在看过一项物品之后抓住特点并将其以周岁粿的形式复刻出来 。留心观察加上熟能生巧 , 他制作的周岁粿越来越“灵” 。最初 , 程家周岁粿只在附近的村镇小有名气 , 随着越来越多的外嫁女走出小镇 , 程祝永的周岁粿被更多人所了解 , 甚至有人从文昌、乐东等市县慕名来到岭口请他制作周岁粿 。
一生守艺期盼传承
一套周岁粿价格不高 , 但制作耗时较长 , 程祝永的孩子们都没有人愿意接手这一行当 。“年轻人都不愿意学 , 我担心这门手艺会失传 , 还是好希望能有人来传承 。”谈及周岁粿的未来 , 程祝永言语中透着失落 , “但我还是会一直做下去 , 做到我做不动为止!”
手艺人的世界里 , 时光都很慢 , 慢到一生只够做好一件事 , 哪怕白云苍狗、容颜老去 , 他们也是时间洪流中最牢固的船只 , 只愿程祝永掌舵的这艘小船能驶向更光明的远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