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东第一才子王尔烈

王尔烈(1727-1801)字君武 , 别名仲方 , 字君武 , 号瑶峰 , 辽阳县贾家堡子(今属蓝家乡风水沟村)人 , 以诗文书法、聪明辩才见称于世 , 是乾隆、嘉庆年间有名的“关东才子” 。《辽阳县志》称誉其为“词翰书法著名当世者 , 清代第一人” 。
王尔烈16岁时 , 诗文、书法就已经蜚声遐迩了 。26岁那年 , 他参加了全州的童试 , 结果考中了八贡生(秀才) 。39岁时 , 他随同好友常纪到北京参加京师会试 , 但没能及第 。44岁时再攀蟾宫 , 满怀信心地参加了京师礼部主持的恩科会试 , 结果考中贡士 , 经过殿试 , 中二甲一名进士 。至此 , 夙愿已尝 。清廷任命他为翰林院编修、侍读 。
“有一个美丽的传说 , 精美的石头会唱歌 。它能给勇敢者以智慧 , 也能给善良者以欢乐……”
这首《一个美丽的传说》是1985年风靡大江南北的电视连续剧《木鱼石的传说》主题曲 。电视剧主人公就是辽阳名人、被誉为“关东第一才子”的王尔烈 。时隔二十几年 , 当这优美的旋律再次响起的时候 , 仍能引起很多人的共鸣 。
六岁巧对戏客商
王尔烈出生于1727年 。此前史书多记其出生于1728年 , 这种说法曾广为流传 。但在辽阳文物管理所现存王尔烈七十寿辰时诸友人及门生所赠寿屏上 , 赫然可见“龙飞嘉庆元年岁次丙辰正月庚寅上瀚吉旦”字样 , 由此可推知其生于雍正五年 , 也就是1727年的正月初三 。
王尔烈的祖父王天禄 , 少年时即“博通书史 , 强识不忘 , 尤明于医理 。施舍丹药 , 专务济人 , 人皆感之 , 识与不识 , 皆知王善人之名” 。王天禄有四个儿子 , 其长子名缙 , 即王尔烈的父亲 。受家庭影响 , 王尔烈的父亲也很有学识 , 能书善画 。雍正年间补礼部官学教习 , 乾隆二十年(1755年)授为深州学正 。在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浓厚的文化氛围中成长起来的王尔烈自幼钟爱书画 , 在父亲的熏陶之下 , 抑或说是在父亲遗传基因作用之下 , 王尔烈对书画有着独特的领悟力 , 并很快小有名气 。因而每当同僚有喜庆之事 , 其父作画相贺时 , 都让王尔烈题诗题字 , 得到人无不“宝之” 。
俗话说三岁看老 , 是说明一个人有非凡之处 , 无不是从其幼时就透露出不同凡响之处 , 王尔烈也不例外 。关于王尔烈的才气 , 民间传说多如牛毛 , 而最早的一则始于他六岁那年 。据说那是一个寒冷的冬天 , 王尔烈身穿棉衣 , 却头戴着一顶草帽在庭院里玩耍 。适逢一位客商从他家门前经过 , 透过敞开的大门 , 恰好看到了王尔烈这身冬不冬、夏不夏的装扮 , 感到非常好笑 , 就随口说了一句:“穿冬装 , 戴夏帽 , 胡度春秋 。”年幼的王尔烈一听 , 素不相识 , 竟敢取笑自己 。仔细一打量 , 这人风尘仆仆 , 旁边还放着一副货担子 , 猜出他是一位四处奔走的商人 。两个小黑眼珠一转 , 乃顺口回敬了一句:“走南方 , 窜北地 , 混账东西 。”其思维敏捷、口齿伶俐可见一斑 。
44岁考中二甲头名
天资聪颖再加上后期的勤奋好学 , 王尔烈在少年时期便善诗文 , 工书法 , 有不少诗文作品和墨迹流传于世 。很快便成为当地家喻户晓的人物 。
自古以来 , 学而优则仕 。科举考试也成为多年苦读诗书的文人证明自己能力或是实力的手段 。王尔烈成年之后 , 即开始参加科举考试 。
古往今来 , 怀才不遇者亦比比皆是 。王尔烈虽然自小聪明 , 才华横溢 , 在仕途上却也是一波三折 , 并不顺利 。乾隆18年(1753) , 他已27岁 , 才得选为拔贡 。又过了12年 , 才乡试中举 。1766年 , 40岁的王尔烈再次到北京参加京师会试 。尽管雄心勃勃 , 却未能及第 。这一次的打击并没有将王尔烈击垮 , 回到家乡 , 他继续苦读 , 以图卷土重来 。乾隆36年(1771) , 王尔烈满怀信心 , 再攀蟾宫 , 参加了京师礼部主持的恩科会试 。此时他已44岁 , 早已过了不惑的年龄了 。结果终于凭借百折不挠的韧劲 , 如愿考中贡士 , 顺利进入殿试 。
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中 , 珍藏着一张两米多长的金榜 , 这是当时官员呈报给皇帝看的 。这张金榜清楚地记录下了乾隆36年的殿试成绩 , 上面写着当时天下163名贡士的名次 , 王尔烈的名字就在其中 。除了状元、榜眼、探花这头三甲外 , 王尔烈位居二甲第一名 , 也就是说 , 王尔烈在殿试中名列第四 。自隋朝实行科举制度以来的1000多年 , 这是关东人所取得的最高功名 。除了王尔烈 , 众多关东才子没有一个人能够达到或超过二甲第一名的名次 。
但第四名的成绩仍让家乡父老难以释怀 , 以其“关东第一才子”之水准 , 怎么也得是头三甲啊 , 如今的名次难免让人有些失望 。于是便有了那个辽南一带妇孺皆知、“老祖同场”的千古佳话 。
说的是 , 王尔烈踌躇满志赴京赶考这一年 , 在京城候考期间偶遇微服私访的乾隆皇帝 。原来 , 每到科举考试的时候 , 京城都会成为全国各地才子云集之地 , 而乾隆皇帝想提前“摸摸底” , 了解一下这些考生中究竟有无特别出众之人 , 于是乃微服私访 。相识不如偶遇 , 在一家客栈里 , 乾隆皇帝就遇见了赶考的王尔烈 。几番交谈下来 , 乾隆皇帝就被王尔烈的才气所吸引 , 认定他是那个能辅佐其坐稳江山之人 , 并暗下决心 , 一定要为王尔烈争得一席功名 。
于是 , 在科考那天 , 这位敢于尝鲜的乾隆爷便以平民身份参加了考试 , 并在自己的卷纸上写上了王尔烈的名字 。也不知这位乾隆爷是聪明还是糊涂 , 如此一来 , 考场上便出现了两张署名王尔烈的卷纸 , 更神奇的是竟并列第一 。这还了得 , 明显是有人作弊嘛 , 于是被一同废掉了考试成绩 。如此一来 , 王尔烈也便丢了他状元的桂冠 , 落个二甲一名进士 。此则传说细细品来 , 漏洞百出 , 但却表达了辽东百姓的一个心声:咱王尔烈本来是状元的料 , 因特殊原因才没能高居榜首的 。
得中二甲第一名进士的王尔烈被授为翰林院编修 , 开始了他的职场生涯 。1773年 , “四库全书馆”成立 , 王尔烈即赴任四库全书处纂修官 , 参加了《四库全书》的编修工作 。此后 , 他又先后出任陕西道监察御史、顺天府府丞、内阁侍读学士等职 。
“木鱼石”是个传说
一部《木鱼石的传说》电视剧让王尔烈名扬大江南北 。在剧中 , 王尔烈因其才学出众 , 声望日隆 , 深得乾隆皇帝的钟爱 。此时 , 颙琰皇子18岁 , 已届成年 。作为未来的皇太子(当时尚未册封)及“候补”皇帝 , 颙琰顽劣不羁 , 飞扬跋扈 , 目空一切 。乾隆与母后为此焦虑不安 , 于是调王尔烈入宫担当内阁侍读 。按现在话来说 , 就是担任为大清王朝培育理想接班人的老师 。
王尔烈接受了这一有关“定国安邦 , 承前继后”的大任 , 自然付出了全部的精力与心血 。他不是“拴住”皇子耳提面命 , 生吞活剥那些经、史、子、集 , 而是给予皇子极大的自由 。有一日 , 王尔烈给颙琰布置一道作业 , 文题是《敲木鱼石》 。颙琰一看 , 马上反问道 , “老师 , 木鱼怎能和石头混为一谈呢?”王尔烈说:“我不是让你纸上谈兵 , 而是要你到大自然中寻找答案 。”
为了交上满意的答卷 , 颙琰便带着仆人出宫寻找 。但是他走遍了千山万水 , 也没有找到这个“木鱼石” 。整整三年仍然交不了答卷 , 颙琰回到宫中很是烦恼 。于是 , 他便到乾隆面前说王尔烈有意刁难他 。乾隆想了想说 , 你的老师既然出了此题 , 必然有他的道理 。你应该尽力交出一份合格答卷 。乾隆的话更加愁坏了颙琰 , 焦急之中 , 颙琰想起刘墉足智多谋 , 便来求教 。刘墉反问道 , 难道你不知王尔烈是关外人吗?一句话如醍醐灌顶 , 惊醒了梦中人 。就这样 , 颙琰在王尔烈的陪同下 , 踏上了到关外寻找木鱼石的道路 。后来 , 终于在一个不起眼的山上找到了这块木鱼石 , 并在寺庙住持的指点之下终于敲响了木鱼石 。王尔烈启发颙琰说:“这块山石 , 其实一文不值 , 但不登泰山 , 不知山高;不涉沧海 , 不知水深;不于民间苦行 , 怎能分辨忠奸善恶 。”
有了寻找木鱼石这样千辛万苦的经历 , 颙琰成为皇帝之后 , 对治理江山社稷有了更清醒的认识 。公元1796年 , 乾隆禅位 , 颙琰登基 , 是为嘉庆皇帝 。三年后 , 乾隆驾崩 , 嘉庆独掌生杀予夺大权 , 便在乾隆死后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 , 诛杀了历史上最著名的大贪官和珅 , 赢得了朝野上下一片赞扬之声 。
此事虽然传播久远 , 但并无史实根据 。王尔烈于嘉庆元年才当了内阁侍读学士 。侍读学士从四品 , 位次内阁学士 , 掌收发校阅本章 , 总稽翻译 , 显然与皇帝之师无任何联系 。因此 , 传诵一时的“木鱼石的故事”恐怕还真是“一个美丽的传说” 。
【关东第一才子王尔烈】 才压三江众才子
最让王尔烈名扬东三省的恐怕就是这则“压倒三江”的美传了 。清朝时期 , 三江(江苏、江西、浙江)是全国文化最发达的地区 , 人文荟萃之地 , 有很多名震江南的才子 。也正因此 , 没有考官愿意去三江督考 。于是 , 乾隆赏识王尔烈的才华 , 遂派他前往江南督考 。当地才子们认为 , 关外在历朝历代没有出过经科考被任命为重要官职的人 , 对王尔烈自然不会放在眼里 。所以应考者一听说主考官是来自北方的王尔烈 , 便很是不屑 。
王尔烈早就对此有所耳闻 , 便想利用这个机会教训一下这些狂妄自大的南方秀才 。开考之日 , 王尔烈即以“学而时习之”为题 , 命众考生按八股文形式连作三篇 , 要求每篇文章立意和内容均不得重复 。这个看似容易却很难的题目 , 着实使这些南方秀才捉襟见肘 。有的作第一篇就已经搜索枯肠 , 作第二篇已才尽词穷 , 等到作第三篇时几乎都交了白卷 。众考生皆不服气 , 便请王尔烈自作三篇以难之 。哪知王尔烈挥毫而就 , 立意新颖 , 字字珠玉 , 众人不得不服 。有一江南高士认为王尔烈的文章必是事先有备而作 , 不足以证其才 , 便在考场门旁写一幅上联 , 联曰:“江南多山多水多才子” 。言外之意是北国为蛮荒苦寒之地 , 无好山、好水、更无才子 。王尔烈见联微微一笑 , 大笔一挥 , 对出下联:“北国一天一地一圣人 。”王尔烈联中的“一圣人”可以指孔子 , 也可以指乾隆皇帝 , 江南众才子大都哑口无言 , 心下叹服 。随之 , 又有人问:“王大人可曾听过‘天下文章数三江’的说法?”王尔烈明白此话中的机锋 , 回答道:“天下文章数三江 , 三江文章数吾乡 , 吾乡文章数吾弟 , 吾为吾弟改文章 。”就这样 , 王尔烈一个考题、一个下联 , 一首打油诗征服了三江才子 , 从此得了个“压倒三江王尔烈”的美誉 。
但这一美传也被人否定 , 否定者是王尔烈的同乡、毕业于东北师大历史系的马振文 。其论据有二:一 , 根据史料记载 , 从清初到嘉庆时期 , 乡试都是分省进行的 , 不存在江苏、浙江、江西三省在一起考试的情况;二 , 王尔烈也没有做过乡试主考官 。历史上 , 他只做过一次会试同考官 。乾隆四十年乙未科会试有18个同考官 , 王尔烈列第14名 。同考官与主、副考官不同 , 同考官不能出题 , 只能阅卷 。所以 , 所谓三个“学而时习之”的考题 , 完全出于编造者的想象 。
名满关东第一人
回顾历史 , 凡被妖魔化的人必有可恶之处 , 凡被传为神奇的人也必有其神奇之处 。王尔烈一生留下如此多的传说 , 可见其必有过人之处 。
王尔烈一生虽未出任显官要职 , 但以其文章书法名动一时 。其诗文风跌宕 , 纵横开阖 , 字字如珠似玉;其书法作品超凡飘逸 , 笔走蛇龙 , 深为时人所重 。令人遗憾的是 , 其作品多已散佚 , 世间稀见 。今可见者仅金毓黼所搜集的《瑶峰集》两卷 , 共收录诗74首(其中包括友人唱和之作) , 文9篇 。《瑶峰集》中的诗作就艺术性而言 , 无论文辞、意境、表现手法都属上乘 。
作为辽东胜景之一 , 千山成为王尔烈登山游览的常去之处 。其青年时期更是有一段时间常住千山龙泉寺读书 。龙泉寺的绕梁钟声 , 西阁昏黄的烛光整整陪伴了他八年 。千山的灵气濡染了他八年 , 因而王尔烈对千山有着极深厚的感情 , 其诗作也多为游千山时所写 。其于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偕友人共游千山时的一首即兴之作 , 给后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轻云疎雨洒郊坰 , 野旷天高眼乍醒 。
草色初分深浅碧 , 峰头遥露短长青 。
轮蹄已洗千山水 , 烟霭犹藏五寺形 。
二十余年成阔别 , 漫将尘事述山灵 。
王尔烈的文章流传下来的更少 , 且多是寺庙碑记 。但尽管如此 , 也可看出他的文章笔法简练 , 文辞质朴而义理明晓 , 如《校刻常理斋看吟草序》、《辽阳关帝庙重建东殿碑记》等篇 , 叙事真切感人 , 说理明晰透彻 , 显现出他高中巍科的真才实学 。
王尔烈的书法宗法二王 , 尤以王献之为多 , 造诣甚为突出 。从后人对其评价可见端倪 。张学良的老师白永贞修《辽阳乡土志》时 , 称其“书法堪为辽城第一书家” 。《辽阳县志》亦称“至今中外人获其墨迹更加拱璧” 。后人孙鹤田游千山龙泉寺时 , 看到其所题楹联 , 当即赋诗一首 , 称其:
雪泥鸿爪迹都陈 , 
怅望青山何处寻 。
赖有兰亭真面目 , 
问津莫许后来人 。
将其墨迹比之《兰亭序》 , 虽有过奖之嫌 , 却也从一个侧面看出王尔烈书法的深厚造诣 。
尽管“压倒三江”、“木鱼石的传说”缺乏史实依据 , 但王尔烈确实因其才气而受到乾隆、嘉庆皇帝的赏识 。嘉庆元年(1796年) , 王尔烈受邀参加乾隆皇帝举办的“千叟宴” , 蒙“御赐诗一章并集古三星图、如意、鸠杖等” 。1797年 , 王尔烈过七十大寿 , 翰林院为其举办寿庆 , 并赠“百寿图”屏风 , 该屏风作为镇馆之宝现存于辽阳博物馆 。屏风计九扇 , 每扇用木作框 , 高200厘米 , 宽32厘米 , 上下透雕“寿字” , 总横长288厘米 。在瓷青纸屏心地上 , 四周绣寿字花锦镶边 , 百余人的泥金字画装裱其中 , 颇为壮观 。
寿屏的首尾两扇分别是题头和落款 , 中间七扇 , 每扇两行 , 每行9幅 , 共126幅 , 为125人所做(广泰一人书写两幅) 。其中有名有姓124人 , 皆为当年重臣名流 。如清代著名书法家伊秉绶的隶书“寿”字 , 清代著名书法家翁方纲的篆书“寿”字 , 吏部尚书体仁阁大学士刘墉的楷书“寿”字 , 《四库全书》总纂修、时下被炒得炙手可热的纪晓岚的水墨仙鹤图 , 《红楼梦》的印行者程伟元的水墨双松图 。值得注意的是 , 在126幅作品中 , 有一幅没有署名 , 据传为嘉庆皇帝所赠 , 是一幅上下顶格的隶书“寿”字 。分析一下 , 此说应该可靠 , 因为无名的人上不了王尔烈的寿屏 , 能上寿屏而又不愿留名 , 并且敢于不留名的 , 大概也只有皇帝了 。
嘉庆四年(1799年) , 王尔烈已官至大理寺少卿 , 因到耄耋之年 , 遂卸任回到辽东 , 在盛京掌教沈阳书院 。嘉庆六年(1801年) , 王尔烈以74岁高龄而逝 , 葬于家乡辽阳县风水沟村的南山山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