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高徒闵子骞的传说

百善孝为先,古往今来,忠孝义举的故事不断在齐鲁大地发生和流传着 。在济南,就有一位非常著名的古代孝子,现在市区还有一条以其名字命名的道路,和以其墓地建设而成的一处孝文化博物馆,他就是春秋时期的著名孝子———闵子骞 。在历城区山大路街道百花公园西邻,有一处孝文化博物馆名叫“崇孝苑”,内有闵子骞墓 。两千年过去,闵子骞“单衣顺母”的故事被历代所推崇 。
闵子骞(前536--前487),名损,字子骞,春秋时期鲁国人,春秋末期鲁国(现鱼台县大闵村)人,孔子高徒,在孔门中以德行与颜回并称,为七十二贤人之一 。他为人所称道,主要是他的孝,作为二十四孝子之一,孔子称赞说:“孝哉,闵子骞!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 。” 。明朝编撰的《二十四孝图》,闵子骞排在第三,是中华民族文化史上的先贤人物 。
据《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载:子骞少时为后母虐待,冬天,后母以芦花衣损,以棉絮已所生二子 。子骞寒冷不禁,父不知情,反斥之为惰,笞之,见衣绽处芦花飞出,复查后母之子皆厚絮,愧忿之极,欲出后母 。
子骞跪求曰:“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单 。”其父这才饶恕了后妻 。从此以后,继母对待子骞如同己子,全家和睦 。后人把这一故事称为“单衣顺亲”和“鞭打芦花” 。有诗赞曰:闵氏有贤郎,何曾怨后娘;车前留母在,三子免风霜 。
闵子骞崇尚节俭,鲁国要扩建新库房,争取他的意见时,他批评说:“原来的库房就很好,为什么再劳民伤财去改造?”孔子赞成他的意见,赞扬说:“这个人平时不乱说,讲出话来就非常正确 。”
季桓子想聘请他当费邑宰,管理费地 。开始时闵子骞不同意,对来人说:“好好给我辞去这个职务,如果再来,我就离开此地到汶上去(暗指离鲁奔齐) 。”可是后来经孔子劝说,还是任了费宰,并把家迁到东蒙之阳,村名闵子庄(今闵家寨) 。他治理费地很有成绩,但看不惯季氏行为,最后毅然辞职 。由此可以看出闵子骞刚正不阿的品格 。
闵子骞曾随孔子去列国游学,病卒于长清县内 。闵子骞葬于何地尚无确址,但他儿子闵沃盈葬在闵家寨却是人所共知 。因此,闵家寨闵子祠成为海内闵氏续谱处和祭祀处 。其面积约有二十余亩,曾十一次重修,有碑碣百余通 。正阳门三间,上悬乾隆皇帝手书“笃圣祠”三个金光大字,今尚有遗址 。
济南也有闵子骞的纪念祠堂,坐落于百花公园西侧 。门口上方黑色牌匾上书写着“崇孝苑”三个金色的大字,旁边的落款“中石题”则表明这是鲁籍书法家欧阳中石所写 。从祠堂一侧向北走约20米,就是闵子骞墓 。墓已修葺一新,高约3米,成圆形,墓前放置多尊石马、石龟等石像 。墓前有一块石碑,上面刻着祭文 。闵子骞墓东侧有一个长廊,墙壁上刻着“二十四孝图”,闵子骞的故事排在第三位 。
据记载,上世纪60年代前,闵子骞墓规模很大,墓区南北长约300米,东西宽约200米,墓堆封土直径有七八米,高约十几米,周围还有合抱粗的古树30余棵,历代碑刻十余尊 。但后来墓区遭到严重破坏,祠堂被拆掉,碑刻被毁,封土被挖去烧砖瓦 。后文物部门对墓园进行了修膳,墓园西侧的南北向道路命名为闵子骞路 。
历史上,闵子骞的传说流行于全国各地,曾经家喻户晓 。在济南,以古墓、古祠和水乡特有的芦花等地方风物为依托,闵子骞的传说故事世代流传,与大舜、郭巨等共同构成济南号称“孝里”的孝文化 。
闵子骞故事三则
一、孔子训鹅
闵子骞辞官后,日子过的十分清苦 。有一天,孔子和弟子公冶长等人路过闵家庄,顺便到闵子骞家看看 。闵子骞见老师来了十分高兴,就张罗让妻子做饭 。媳妇说:“咱家有大米,做米饭吃行不?”
闵子骞说:“老师吃米饭倒行,就是没啥菜呀?”
媳妇说:“咱家还有两只鹅,咱就先把那小的杀了吧!”说着,就把小鹅绑了起来 。
闵子骞说:“俺师徒好几个,这个小鹅不够吃呀?”
“那就杀大鹅吧!”媳妇说着又把大鹅捆了起来 。
孔子在堂屋里坐着,见闵家贫寒的很 。忽听屋后有两只鹅“啊啊”乱叫,就问公冶长:“公冶长,你通鸟语,你听听你闵贤弟家的鹅说什么呢?”
【孔子高徒闵子骞的传说】 公冶长竖起耳朵听了听,说:“是闵贤弟见咱师徒来了,要杀鹅给咱吃 。两只鹅打谱杀一个,大鹅给小鹅说:‘俺死以后,你要好好给东家看家,白天防着黄狼鼠,夜里小心花狐狸,没娘的孩子要学会照应你自己 。’小鹅说:‘俺死后,你甭哭来也甭烦,俺就像一个短命的小孩子,你甭哭坏了身子,没人侍候你 。你也得好好给东家把家看,白天防着黄狼鼠,夜里小心花狐狸 。’”
孔子听了公冶长的话,就说:“你去给您闵贤弟说,一对鹅,哪个也别杀,他要杀,咱就不在他家吃饭了 。”
闵子骞最听孔子的话,赶紧把两只鹅放开了,鹅站起来扑拉着双翅,“鹅鹅鹅”地朝闵子骞施礼,闵子骞说:“你甭谢俺,是堂屋里的老师不叫杀你的,你去谢谢老师的不杀之恩吧!”
两只鹅来到孔子脚下,往上点了三下头就要走 。孔子说:“二鹅回来 。往后下河不准你把鱼虾伤,你想活来它也想活 。头上我给你按个红疙瘩,从今后,你要口衔青草念弥陀!”
鹅遵了孔子之命,从此以后,就只吃青草,不逮鱼虾了 。
二、闵子骞辞官
闵子骞成名后,被鲁君派往费邑为宰 。他在费邑行仁政,施德治,不出一年,费邑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
秋粮刚刚收获,鲁国权臣季氏的家臣阳虎便赶来催缴赋税 。
闵子骞说:“官税刚刚收了一部分,等收齐后我亲自送到国库里去 。”
阳虎摆摆手,说:“费邑是季氏的私邑,官税直接交给季氏就行啦 。”
闵子骞是个实在人,不由地问道:“我生在鲁国,长在鲁国,如今又为费邑宰,怎么从没听说过费邑是私人的邑地呢?”
阳虎不耐烦地说道:“鲁定公以弟继承兄位,也是不合理的,这都是季氏拥戴他的结果 。如今国家大权掌握在季氏手中,这费邑还不是季氏家的吗?”
闵子骞听了,憋了一肚子气 。自己全心全意治理费邑,原以为是替国家出力,没想到干来干去竟是为私人卖命,于是决定辞去官职 。他在辞呈中假说父亲年高体弱,老病缠身,要归家侍候老父,以尽孝道 。因忠孝不能两全,所以要辞去费邑宰的职务 。
鲁君闻知,连忙派人劝阻,但闵子骞主意已定,坚辞官职 。不待鲁君批准,就匆匆离任,隐居到汶水之滨,从此再也不肯出山为官啦!
三、大风旋起闵子骞墓
传说闵子骞的儿子闵沃盈平时不听话 。闵子骞年迈的时候,嘱咐儿子:“我死了之后,要用个石匣(即石棺材) 。” 闵沃盈问他:“你学问这么高,看好穴地(墓地)了吗?”闵子骞说:“一直往南走,抬到高山就行 。”
闵子骞死后,闵沃盈想:我一辈子都没听老爹的话,这次可要按他说的办 。于是请人雕凿了一个石匣,又请人抬着寻找有高山的地方 。当来到济南柳家店时,天近黄昏,大伙又累又饿,于是把石匣放下,便在柳家店住下了 。
这天夜里,狂风大作,飞沙走石,一直刮到第二天清晨 。等闵沃盈出门时发现,放石棺的地方堆起了一个高大的土丘,土丘是昨晚刮旋风时旋出来的 。再一打听,原来放石匣的地方就叫“高山” 。闵沃盈认为这就是父亲说的穴地,于是祭拜一番后,便带着人回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