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福清港头镇芦华村龙灯会的由来

港头镇芦华村龙灯会声势浩大 , 仅执事人员每年就得动用400多人 , 参与人员数千人 。年复一年延续举办的龙灯会 , 如今成为闻名遐迩的民俗活动 。
【福建福清港头镇芦华村龙灯会的由来】 龙灯会是抗倭胜利后 , 庆祝回归的日子 。村民们通过龙灯会祈福天下太平、安居乐业、五谷丰登、六畜兴旺!
据介绍 , 明嘉靖时期 , 随着东南沿海一带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 对外贸易相当发达 , 沿海一带私人经营的海上贸易也十分活跃 。一些海商大贾、浙闽大姓为了牟取暴利 , 不顾朝廷的海禁命令 , 和“番舶夷商”相互贩卖货物 , 他们成群分党 , 形成海上武装走私集团 , 有的甚至亡命海外 , 勾结日本各岛的倭寇 , 于浙江、福建沿海劫掠 , 使得倭患愈演愈烈 , 福清沿海也深受其害 , 其中龙高半岛尤甚 。为了抗倭 , 戚继光组织训练一支3000多人的新军 。他治军有方 , 教育将士要杀贼保民 , 严格军事训练 , “教以击刺法 , 长短兵选用”(《明史》卷212《戚继光传》) , 排演自己创制的鸳鸯阵 。由于新军将士英勇善战 , 屡立战功 , 被誉为“戚家军” 。嘉靖四十一年 , 他率6000精兵援闽 , 捣破倭寇在横屿(今宁德东北)的老巢 。嘉靖四十二年再援福建 , 升总兵官 , 与刘显、俞大猷分三路进攻平海卫(兴化城东) , “斩级二千二百” 。次年春 , 相继败倭于仙游城下 , 福建倭患遂平 。
在‘矮子乱’(倭患)横行期间 , 福清沿海首当其冲 , 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村民们流离失所 , 各择所栖 , 大多迁移到安民、炽巷一带暂居 。倭患平定的消息传播后 , 村民们就跃跃欲试要赶回老家 。由于当年通讯工具落后 , 只能靠口口相传通知 , 因此村民们只能陆陆续续抵达家乡 。
为了庆祝抗倭斗争的胜利 , 纪念戚继光为代表的爱国将士 , 村民们决定举行龙灯绕游全境活动 。在选择日期时 , 村民们发现正月廿三至廿五3天有大拨村民回来 , 就择定正月廿三至廿五这3天为回归纪念日 。在3天的庆典中 , 除了舞龙灯 , 村民们还仿效动物奋进的精神 , 制作出多种瑞兽参与活动 。于是乎 , 各房瑞兽欢腾欢悦 , 预示各房兄弟争先恐后 , 恢复家园的决心和意志 。在庆典中 , 舞龙灯所过之处 , 家家户户燃放烟花爆竹迎接 , 其声响彻云霄 , 其势热闹非凡 。村民们以此庆典 , 祈保天下太平、从此安居乐业 。这一独特的民俗 , 至此流传延续下来 , 成为历史惯例 。
芦华村这一历史惯例 , 如今演变成为更有内涵的民间民俗 。龙灯一共100节 , 寓意为圆满 。过去的瑞兽 , 如今量化为9尊 , 并且有了 “名字” , 其出场顺序分别为彩马、麒麟、豺、狮、大象、三不像、四不像、背印、背令 。表达了民间喜庆鱼米丰收、祈求风调雨顺的美好愿望 。在庆典纪念日子上 , 如今芦华村村民们也“与时俱进”了 。改革开放后 , 村民们发挥“福清哥”敢拼敢赢精神 , 纷纷出外谋生、打拼 , 只有年底至正月十五期间回乡团聚 。正月十五过后 , 村民们又纷纷外出了 。加上开春后 , 福清就进入阴雨季节 。由此造成每年庆典活动时 , 出现执事人员短缺现象 。为此 , 村民们从2009年起 , 将龙灯会改为正月初十至十二举行 , 顺应了历史发展 。
如今 , 每年的正月初十至十二 , 芦华村这一延续百年的精彩纷呈的民俗文化活动 , 犹如一朵娇艳的奇葩 , 在玉融大地的龙高半岛上耀眼地绽放着 。同时 , 也向世人们展现出芦华村村民们对幸福、美好、富裕、吉祥的追求和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