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安仁一种奇特的民间习俗:拜姜

一过秋收,为庆祝丰收、谢天谢地、消灾保平安,安仁乡下的老百姓就会以村落为单位举行一年一度的盛大祭祀活动——拜姜 。
拜姜具体缘起何时,无可考证 。人们为何要拜“姜”,而不拜“香葱”或“大蒜”?这是有故事的:此“姜”那可不是食材“生姜”,而是指“姜”姓,即周朝的姜尚(姜子牙) 。话说姜子牙光明磊落,他封了跟他打天下的72位神仙,却没给自己留个封号与神位,只好站在屋顶的瓦脊上看护老百姓的房子 。老百姓为纪念他的功德,开始拜祭他 。
后来,拜姜渐渐发展,按照所拜祭的不同内容,可分为:以祈求国泰民安为主的神道姜、王母姜、圣帝姜,以祈求财源茂盛为主的财神姜,以祈求多子多孙为主的送子观音姜等等 。总之,不同的内容拜不同的神仙菩萨,亦即拜不同的姜,但所拜祭的总名称——拜姜,一直没变 。
拜姜是一种老百姓自发组织的民间祭祀活动,与乡村机构无关 。一般地,活动的组织及活动经费由当地德高望重的富户人家承担,俗称“头名香手” 。头名香手之下,还有部分协助者相应出一些资金,按其多少,又分为“次名香手”和“结缘香手” 。其余,乡邻也象征性地自愿出点钱 。凡参加祭祀祈福活动者,统称“香手” 。
拜姜拜的是神仙菩萨,其祭祀活动场所自然选在当地土地庙、福主庙或祠堂里 。每拜一次姜,必须历时4天,说是这样方可四季发财、四季消灾平安 。这四天分别是:
【湖南安仁一种奇特的民间习俗:拜姜】 第一天,叫“装坛日”,即头名香手请来木工匠、扎纸匠、礼乐班子及法师进村设神坛及做好祭祀筹备工作 。这天看似闲笔,但做好“请水”“担壳”等常规性设坛工作,一天时间还得紧追慢赶 。
第二天,叫“请神日”,即由扎纸匠按照所要拜祭的神仙菩萨及麟凤龟龙等灵禽异兽模样,用纸张、竹子等材料糊具,各就各位,并上神汤(中药熬制)、水果、茶、酒等祭品,化纸焚香,开始供奉 。
第三天,叫“拜忏日”,即由头名香手发号施令,遍请左邻右舍的各路香手前来祭祀,在法师的组织下,率领众香手在神灵面前,忏悔自己的一切罪过,恳求宽恕,且反复念诵道教经书,拜祭各路神仙菩萨,施福人类,福泽众生 。
第四天,叫“烧架香日”,即答谢神灵 。“烧”“架”“香”都是一些特别而神秘的字眼 。这“香”的材料不是檀木,也不是柏木,而是枫香木 。“枫”与“丰”谐音,意为兆“丰年”,且枫木是湿的不要干的,湿的新鲜,意为对神仙菩萨尊重 。
“架”就是由木工师傅将砍来的枫香树,锯成长短、大小不一的枫木条(长者二尺九寸,短者九寸),然后在庙宇前选一块平整地面,按照“二”字形状,即每层两根(下层的长粗些,上层的依次渐短渐细),横竖交加,一层层上垒,垒成一座“枫塔” 。塔体高一般为九尺九寸 。这尺寸只许高不能低,但塔体再高,其后面的尺寸也面要落到一个“九”上,比如一丈二尺九寸、一丈五尺九寸等等 。这“九”以及每垒建一层只放两根枫木条的“2”等等之类的数字都有讲究,说是“2”代表好事成双、喜事连连,尾部尺寸带“九”代表“长长久久”,两者相合,亦即寓意好事、喜事长久相连 。
在“架”的过程中,木条之间无需泥浆等任何镶嵌物,至多,在高低不平处只能用纸钱铺垫,而在塔的中间空隙处,仅填充枫枝枫叶,无需其它引燃物,否则于神不尊 。
“烧”呢,也有讲究,一般地,凡“烧”都是从底部点火向上烧,比如烧火做饭、烧窑取砖等 。但这“架香”的“烧”,却是从“枫塔”的顶部数起,至第四笼(每横2根枫木条为一“笼”)处由法师念经点火,让其“火”从这儿上下同烧,意为上下左右、四四方方得利 。而且,引燃物仅限几片纸钱几根线香,否则是亵渎神灵 。
“烧架香日”既是拜姜的最为关键点,也是最为神秘点 。如果这火势一点即燃,且一路上下同烧而“枫塔”不倒,则昭示神灵接受了香火相佑,祭祀圆满成功,来日定然人寿年丰 。倘若“枫塔”点火不燃,或中途垮塌,则意味本次祭祀活动在某个地方敬神不周全,得罪了神灵,日后将不吉利 。“枫塔”焚烧后,法师将那些拜祭的纸扎菩萨挪至河边焚烧,送其上路 。香手们则将其余烬分藏家中神龛下,意味着藏财招宝 。如此这般,为期四天的拜姜祭祀活动也就落下帷幕 。
自然,拜姜还牵涉经济往来,在神灵面前,为示虔诚与清白,头名香手在拜姜结束当晚还会公开拜姜账目,余下资金无论多少,即使赔本贴钱也得置办酒席,宴请左邻右舍的香手连同附近的老幼者嘬上一顿,叫作吃“开财路饭” 。乡邻们爱面子,又乐善好施,拜姜之后,当然没有不请吃的,而且每此酒宴往往后来居上,一回比一回丰盈 。因为,如果一个家庭连“头名香手”都担当不起,那么会为乡邻们所不齿 。
拜姜活动庄严肃穆,表达了人们对美好愿景的追求与向往,但愿四海祥和、国泰民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