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台棋盘山的传说

玉泉寺南的棋盘山,以八仙对弈留下的石制棋盘得名 。相传张果老和吕洞宾在山上下棋,一砍柴村民在旁观看入迷,不觉腹中饥饿,吃下张果老吃剩丢掉的桃核,回头见柴刀锈蚀如泥,刀把儿和扁担毫无踪影,心中生疑,便背负下山 。回到村里发现街巷房屋变化异常,更无一认识之人,便摸索到原住处,问一耄耆老翁,老翁说:“吾先祖入山未归之事,代代相传,已历四世矣!”村民大吃一惊,屈指算来,二百年过去了!
夫遇仙的故事,许多地方都有流传,内容大同小异,棋盘山的传说,是具代表性的事例,和晋人陶渊明所写《桃花源记》有异曲同工之妙,反映了普通百姓在频频战乱中寻求安身之地的美好愿望 。
【邢台棋盘山的传说】 棋盘山南行5公里,是仙翁山,即张果老的隐居地,张果老来棋盘山,无须腾云驾雾,徒步也就半个时辰 。从各种史料记载和现存遗物分析,中国历史上确有张果老其人,而且在开元年间入宫给唐玄宗表演过仙术 。唐开元二十三年(735),唐玄宗下诏为张果老树碑立传,今仙翁山栖霞观前敕封仙人张果老碑,详细记述了张果老仙迹 。唐李《独异志》记载:“玄宗朝有张果老先生者,不知岁数,出于邢州 。”邢州便是今天的邢台 。
棋盘山顶的棋盘,千百年来无人能动,人尽皆知,现残存棋盘尺许,上有整齐划一的方格,人为所致确定不疑 。棋盘山上除棋盘外还有灯杆石和多处佛教造像 。棋盘旁的碑形青石,上有一拳头大凿穿圆洞,开始不知为何物 。村民介绍说,这是古代的灯杆石,用来固定灯杆,灯杆上悬挂灯笼,以起到夜间照明的作用,类似海上的灯塔 。早先皇寺有三处悬灯:棋盘山、馍馍山、村中枣坡,此三处是山口东接平原的制高点 。直到现在,皇寺还保留着每逢春节在山顶悬灯的习俗 。
棋盘山的佛教造像,大小不一,数量众多,有盛唐风格,大概与玉泉寺同期或稍后雕琢 。唐代武则天崇尚佛教,由于她的倡导,中华大国迎来了第二个造寺高潮(第一次是北魏时期),石窟造像和摩崖石刻遍布各地 。北魏佛像的秀骨清相、婉雅俊逸的风格在唐代佛像中明显消退,代之以健康丰满的形态,面容庄严、尊贵、典雅;在雕刻手法上,圆刀代替了平刀,衣褶更富飘逸和流动感 。棋盘山的佛教造像,具有上述特点,佛龛高50到120厘米不等,佛像为立姿,形态各异,背后头光火焰纹线条流畅,雕刻精美,但面部损坏严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