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台内丘丧葬习俗:打灵棚与二十四孝图

在邢台内丘有一个习惯,出殡时都要在冲街口的地方打灵棚守灵,而打灵棚的棚布内都绘有“二十四孝图” 。
这个习俗还是因孝子郭巨流传下来的 。
据说,郭巨死后,因河南林县、山东肥城、河北内丘的百姓都要葬埋他的遗骨,最后肥城埋遗骨,林县堆衣冠冢,而内丘建了扁鹊庙 。
建庙之前,内丘百姓在郭巨庙庙址上先打起了灵棚,立灵碑以示纪念 。为了更好的传扬郭巨的故事,人们在布棚内画上了郭巨孝母埋儿获黄金的故事 。
从此,人老后打棚守灵,棚内画孝子郭巨的故事,这一习俗就延续下来 。随着时间的推移,历史的变迁,人们逐渐把各种孝子的故事不断完善,也画在灵棚内,就形成了“二十四孝图” 。
【邢台内丘丧葬习俗:打灵棚与二十四孝图】 现今,在内丘丧俗中,打绘有“二十四孝图”灵棚守灵,已是一项必不可少的仪式 。
附:
郭巨是汉朝时期出现在内丘的一位大孝子 。
汉朝统治者积极倡导“以孝治天下”,忠孝成了当时社会上的强大风气,人人以忠孝为荣 。在这种强烈氛围中,内丘产生了许多孝子,埋儿奉母得黄金的郭巨,便是其中的代表,成为古代封建社会二十四孝之一 。
郭巨,东汉时期人,祖籍河南林县,逃荒至中丘金提店(今内丘金店村) 。明、清《内丘县志》记载:“郭巨,字文举,河南林县人 。家贫岁凶,侨居就良 。有子三岁,母常分食与之 。巨谓妻曰:贫乏不能供给,子夺母食,子可再有,母不可再得,盍埋此子?遂携子诣野,掘地三尺余,石盖黄金一釜,上有丹书曰:孝子郭巨,黄金一釜,用以赐汝,官不得夺,民不得取 。巨获金,得终养 。”自此,郭巨成为孝亲的楷模 。后人为纪念郭巨这位孝子,将其名列入《二十四孝图诗合刊》,在其埋儿获金处建郭巨塔、郭巨庙、慈仁寺,每年农历三月初六为庙会,一直沿袭至今 。
内丘许多村名与“郭巨埋儿”这件事有关联 。郭巨居住的村子改成了金提店,今称金店,东边掘得一釜黄金的地方称作黄釜,西边村庄称留孙村,后改为留村 。当此事传到金店东南一带时,民众无不为之动容,遂取名闻孝,以表敬意,昔日有八个闻孝村,后改为文孝,今分为武文孝、西文孝、东文孝、侯文孝四村 。金店东北一带,有三个村子的名字也与此事有关,分别是东张麻、西张麻和北张麻 。此外,昔有一个孝子屯村亦与之有关 。可见,郭巨的孝行,在当时的确产生了极大的轰动和影响 。不仅仅是内丘,就连邢台以及周边地区的人们,在郭巨孝行的感召下,也更加孝亲敬老,崇尚孝道 。自此,孝道的种子广为传播,遍布各地 。
郭巨埋儿的故事,在东晋干宝所著《搜神记》、宋代《太平广记》、元代郭居敬的《二十四孝》、明代嘉靖时期的《顺德府志》等书中均有记载,两千年来,广为流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