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历史上的靖远,是一个通过移民而得到开发的地方,人们的生活习俗经历了不断演变的过程 。移居这里的人们为适应新的生存环境,选择居住地点以出路方便、避风御寒、接近水源等为主要考虑因素,慢慢形成了不同类别的人口集聚居住点,从境内许多小地方的命名即可略见一斑 。人们历来多选择以城、堡、湾、滩、水、井、泉、梁、岘、塬、沟、墩、铺、川、坪、寺为聚集点,如古城、裴家堡、东湾、糜滩、营盘水、刘家井、红柳泉、砂梁、曹岘、三场塬、烟洞沟、十里墩、二十里铺、吴家川、五大坪、刘家寺等等 。在这些聚集点中,有的以同族为核心,有的为历代军屯点,有的以地形地貌等命名 。此外,由于这里曾为边陲地带,人们集中一处而居,和防御外敌入侵也有直接关系 。住所的形式有堡子、楼房、土房、高房子、土窖、箍窑、棚道、卧铺子等 。
住户聚集点广布黄河两岸,河谷滩地,土壤肥沃,人口众多,村落密集 。有大面积可耕地的川塬一带,人们选择在有泉水的地方居住,海拔较高的二阴山区,因雨水多,气候寒冷,一般都居于避风向阳的地方 。
堡子是用土夯筑而成的小型城池,高墙厚壁,多为军事守望据点,或作为军政合一的建制单位 。乱世年间,一些特别富有的家庭,为了安全,偶有一户修筑一座堡子者,也有多户人家集资共筑一座者,遇有变乱,临时移居其中避难,目前散见于境内各处的堡子遗址,即为此类建筑 。
民用住房,在1949年以前,农村居民普遍生活贫困,山区居住多以土窑为主 。城区以及沿河两岸川塬地带因不具备挖窑居住的条件,多住简易平房或土箍窑,极少数富裕人家建造有宽敞的院落式住房 。
土窑,即二阴高寒地带或干旱山区的老百姓,依据自然地形条件,选择高大的黄土山体,削成平齐的断面,并在其中挖窑洞居住 。窑洞一般深达4~6米,正面开设门窗 。民国九年发生大地震,境内住窑洞者居多,人口伤亡将其惨重,现今一般不再建造 。
箍窑,即为用土坯箍成的下为方形上呈半圆形状的窑洞,又称为箍窑洞 。箍窑大多横着修筑,门开在正中,长为6~9米,深至2~3米 。在过去贫困的年代里,箍窑不失为为贫寒人家的好住处,现今也不再建造 。
【甘肃靖远居住习俗】 石窑,或称窨子,多分布在东湾至北湾一带的黄河沿岸,于两岸陡立的峭壁上凿石为洞,口小内大,有的还雕有各种花纹,其中设有石磨、石碾、水缸、炊灶等生活用具 。这与境内偏远山沟土山中存留的窨子一样,曾经成为人们躲避战乱灾难的的藏身逃命之所,今残迹犹存 。
简易土房,是一种土建的简陋住房,数间小房子连成一排,墙壁屋顶皆用草泥土坯,结构门窗均极其简单,空间稍大,安全性差,多为人口较多,生活贫困的家庭所建,现今生活较为困难的农村以及灌区移民初期移居时仍在建造 。
棚道,是以土基作墙,架设简单梁椽,以草泥摸顶,多用于圈养牲畜及米面加工用的小作坊 。
卧铺子,以木料作支架,可以移动,多用于农户看守田园的临时居所 。
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群众生活逐渐富裕,农户住宅状况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农家新居多为传统的院落式建筑,修建北房七间,中间三间为主房,俗称上房,为年长者居住或作为客厅,两边各两间稍低,俗称耳房,东面修建厨房三间,房屋有土木结构与砖木结构之分,四周院墙相连,围成一座院落 。这种院落结构的住宅,在靖远城镇及农村极为普遍,约占全县民居的一半以上 。
近年来,典型的院落式房屋建筑日臻完善,以往主次分明的外观结构逐渐被淘汰,取而代之以高档次的房屋建筑设计 。普遍追求宽敞大方,住房美观适用成为新的时尚,诸如四面柱式出檐上房、虎抱头上房、大门窗飞檐上房、砖混结构的平板一层楼房等越来越多,少数人家开始建造封闭式极为讲究的住房 。农村富裕人家,建造钢筋水泥新式二层楼房者也日益增多,城镇居民有三分之二住进了楼房,楼房的建筑面积越来越大,一般为50~120平方米 。随着地方经济的不断发展,民众的居住条件正在逐步得到改善 。
- 靖远丧葬文化
- 甘肃省会城市:兰州名字的由来
- 甘肃皋兰什川古梨园
- 甘肃定西锦鸡塬庙会:“四月八”碰鸡蛋
- 甘肃定西节序时令习俗
- 甘肃通渭的戏曲
- 甘肃通渭的丧葬习俗
- 甘肃定西饮食习俗
- 甘肃定西民间婚嫁习俗
- 商州居住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