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黄梅的礼仪习俗


湖北黄梅的礼仪习俗

文章插图
解放前 , 婚姻讲究“父母之命 , 媒妁之言” 。男女双方经媒妁说合后互换庚帖 , 再按双方年庚八字推算是否合适 , 称“合八字” 。若无相斗相冲相克 , 婚事即可定局 。然后 , 男方将聘金送到女家 , 称“送定” 。女家收下称“纳聘” 。婚期择定后 , 男家备礼品、日子钱送给女家 , 称“送日子” , 或称“起帖” 。婚期临近再送羹仪供办喜果之用 。婚前先将嫁奁抬到男家 。
新娘临上轿前 , 须拣面(或称开面)、上头、行加笄礼 。然后坐花轿到男家行拜堂礼仪 。拜堂后 , 长辈前来贺喜送红纸包 , 由新娘“接见面钱” 。再行送洞房仪式 , 新娘给看热闹的人分红鸡蛋称“落地红”或“七字果” 。新房闹过后 , 新郎新娘吃“洞房面” 。
婚后第三天或第四天 , 新娘进厨房做“团圞麦饼”给全家人吃 。新娘家办礼物看望女儿 , 俗称“望三日” 。婚后满一个月 , 夫家办礼品由新郎陪新娘回娘家 , 称“归宁” , 俗称“回门” , 也称“嬉头值” 。
建国后 , 婚事大多简办 , 但也有不少旧婚俗仍在农村沿袭 。近几年 , 婚期不再拣日子 , 一般都在春节、元旦、“五一”、国庆等节日举行 。旅行结婚亦颇时兴 。
重行花烛
旧时 , 有钱人家夫妻结婚满60年 , 且膝下儿子、媳妇、女儿、女婿、孙子、孙女、外孙、外孙女齐全 , 为显示两老恩爱和福命好 , 再举行一次婚礼 , 称“重行花烛” 。仪式十分隆重 。
婚期这一天 , 老太太头戴凤冠 , 身穿花衫 , 从娘家坐花轿起身 , 到夫家时 , 儿子、女婿出外迎接 。老夫妻拜过天地、祖宗后 , 八席尊 。儿子、媳妇、孙子、孙女等等都上堂叩拜 。婚礼毕 , 客人都坐到厅堂两边的八仙桌席次上 , 吃暖房酒 。吃过后 , 由孙子和孙女婿把老俩口送进洞房 。第二天 , 还要办礼饭请四亲九眷和左邻右舍 。
童养媳 等郎媳
旧时 , 穷苦人家迫于生计 , 常将未成年女孩交婆家收养 。一般只要择吉过门 , 拜过天地、祖先 , 便算是一家人了 。待男女双方长大成人时再成婚 。若女方大于男方 , 就叫“等郎媳” , 有的竟相差十多岁 。
冲喜亲
旧时 , 订婚后 , 婚期未到 , 若未婚夫(或公婆)病重 , 想用喜事冲邪气的迷信活动来除病解厄 , 提前择日子迎娶过门 。一些年轻女子 , 往往冲喜之后 , 未婚夫即病死 , 成了寡妇 。此俗建国后根绝 。
换亲
旧时 , 穷苦人家无力娶亲 , 若双方都有姊妹未嫁 , 便互换成亲 , 称“换亲” 。此俗至今乡间偶或有之 , 已不多见 。
寡妇再嫁
旧时 , 寡妇再嫁 , 不但受社会歧视 , 前夫家属还要向寡妇续夫索取身价钱 , 否则不许再嫁 。寡妇再嫁时不准穿新衣、坐轿 , 禁放鞭炮 , 要从后门出去 , 待走出村口才可穿衣、上轿 。改嫁的妇女被贬称为“二婚头”、“活切头”、“千嫁万离” 。改嫁时随带着的前夫之子女 , 被贬称为“拖油瓶” 。男子若到寡妇家入赘 , 则被贬称为“进舍老二” 。民国16年成立妇女联合会 , 曾印发通告 , 明文规定寡妇可以再嫁 , 但行之者不多 。直到建国后 , 才真正成为现实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颁布的当年 , 全县就有寡妇329人再嫁 , 重组家庭 。
生育
生育历来视为大事 , 故注重庆贺 。婴儿落地 , 办落地酒 。亲朋好友送礼贺喜 , 称“望月里” 。新生婴儿 , 称“乌娃” 。在月里乌娃两手靠近肩膀处系上带子 , 称“系手绳” 。婴儿满月 , 抱出房间见太阳 , 称“落天下” , 与邻居见面 , 称“出见” 。亲友给孩子在脖子上挂五色线 , 称长命线 。给孩子剃发 , 称“剃满月头” 。主家烧麦送领居亲友 , 称“吃剃头面” 。孩子满一周岁 , 称“够周” , 要烧“够周面”分赠邻里 。外婆要送“够周果”、“够周衣” 。孩子学步时 , 大人将刀从孩子胯下扔过去 , 叫“割脚绊” 。孩子长到一二岁 , 母亲将其装扮起来 , 身佩小宝剑和历书去外婆家 , 称“望外婆” 。
寿庆
俗称“做寿” 。旧时富裕人家60岁开始做寿 。做寿一般是早1个月向亲友、门生、下属发请帖 , 早3天布置寿堂 , 张灯结彩 。寿堂正中放一把披着锦缎的八仙高椅 , 椅前摆一张围有桌衣的八仙桌 。桌上烛盘点燃1双大金统蜡烛 , 椅后造壁摆1张长画桌 。桌中间放自鸣钟 , 钟左右各摆1个插着卷轴的帽筒 。墙壁上挂1帽红纸金字的寿屏 。祝寿之日 , 做寿者穿锦缎寿衣 , 坐正中高椅上 , 受儿女媳婿及孙辈们的三跪九拜礼 , 并分子孙钱(用红纸包好) 。第二天最热闹 , 接待前来祝贺的来宾亲友 。当客人带寿礼到大门口时 , 专门司锣的人敲双声锣 , 高喊“客到” , 乐队奏乐 , 唢呐丝竹齐鸣 。做寿人正襟危坐高椅上 , 其长子侍立一旁 。同辈亲友上堂作揖 , 口称“祝寿” 。做寿人起身回礼 。若下属、晚辈上堂叩拜 , 则由其子代为回礼 。若佃户来贺 , 则不让上堂 , 只收下寿礼 , 带他去厨房吃餐饭就走 。如果上司来贺 , 做寿人立即下堂 , 拱手作揖 , 陪入客厅叙谈 。拜寿结束 , 设宴请酒 , 一般办3天酒 。
生日的当天晚餐最为丰盛 , 称正餐 。旧俗酒宴间几道粉食点心必有一道用带芽头(俗称“寿桃嘴”)的寿桃 , 客人吃寿桃时 , 不能吃掉芽头 , 要先把芽头掰下 , 放在桌上 , 称留芽 , 意为后代也会长寿 。做寿的习俗 , 建国后已基本废除 。如今民间还有做生日和送生日的习俗 。凡是长辈生日时 , 儿媳们做些老人爱吃的东西请他们吃 , 俗称“做生日” 。已嫁出的女儿 , 则送些寿面、糕点、生日蛋糕之类 , 有的还做新衣送去 。
丧葬
用木板或门板在厅堂上设铺位 , 给行将死亡的人睡 , 叫“移铺” 。将已死亡但未小殓的尸体放在厅堂 , 称“搁板头” 。凡死在外边的 , 尸体不准进村 , 只可在村口、岙口塔棚停尸 , 称“丧厂” 。人死后 , 家属的择定发丧日子后 , 差人向四亲九眷报口信 , 称“话信” 。同时在门口或堂前历边柱上 , 张贴黄榜 , 烈军属明大小殓日子时辰及入殓时应避忌的生肖 , 然后将尸体入进棺材 , 称“小殓” , 俗称“落材” 。亲友前来探望凭吊 , 称“吊孝” 。
发丧前 , 先祭祀 , 家人亲友依次跪拜 。祭毕打开棺盖 , 将覆盖在棺材上的大红绸被盖在死者身上 。由木匠或找夫以斧击棺三呼“留钉”(谐为“留丁”) , 而后把留下的一枚钉插在宗子头发上 。发丧仪式极隆重 , 棺材动身时敲锣 , 放炮仗 , 吹唢呐 。沿途撒盐米 。路员宗祠、庙宇、桥梁、路廊、村庄 , 一定要孝子跪拜后 , 棺材才继续前行 。安葬有冷葬、热葬之分:发丧到墓地 , 直接将棺材放进墓穴葬入地下 , 称热葬;另选地点搭一小瓦屋(丧屋) , 棺材过6个月、3年或更多年后 , 再入土安葬 , 称冷葬 。人死后还须“做七” , 先后共49天 。逢七打灯 , 施焰口 , 做道场 。死后一周年称“小祥” , 俗称“周年祭”或“周年” 。但大多数只在人死后的次年正月初二设灵座 , 亲友携“座仪”前来吊祭 , 称“拜座” 。死后 , 首尾3年 , 称“大祥” , 可除去灵座 。送神主入祖龛 , 称“送上棚” 。孝子孝妇 , 方可脱去素服 。
建国后 , 提倡丧事简办 , 旧俗大部革除 。人死后 , 主家在门口贴“讣告” , 写明死者遗嘱 , 谢绝一切礼品等等 。70年代后盛行送花圈、挽幛 。送葬队伍也不穿丧服 , 不用“开路神”之类 , 只用两竿引路的魂幡 , 一地寿牌 , 一对丧锣 。80年代起 , 农村大多数丧事由各地老人协会出面 , 提倡文节约 , 只送不吃 。机关单位则兴达花圈 , 开追悼会 。但也有少数丧事大办的情况 。
祭祀
旧时民间重祭祖 。大姓巨族聚居的村落 , 多建宗庙或祠堂 。城乡各地祠堂都很宽敞、讲究 。各姓都修有宗谱 。宗祠内供奉本族(姓)祖先画像、木主(即牌位) 。每年春、秋两季 , 全族各聚祭、聚饮一次 。清时节时 , 用羊、猪等牲礼 , 族人齐去祖墓行祭扫礼 , 称“拜坟” 。此外每逢七月半、冬至、除夕等重大年节或本家祖先诞辰忌日 , 由各家入祠单祭 。祭祖之前 , 一般都先祭神 。商家主祭财神 , 农家多祭土地神 。
【湖北黄梅的礼仪习俗】 缙绅大家还有家庙 , 一般民众多在寝堂设龛 , 每年于祖先诞日、忌日二祭外 , 还有四明之祭 。春节、清明、七月半、冬至、除夕等 , 各以时物为荐 。士族大家还在每月之朔、望祭祀 。建国后 , 宗祠聚祭、聚饮之风已废 , 唯清明扫墓祭祖之俗仍然沿袭 。农家逢年过节 , 仍有祭神祀祖的流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