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东的浒澪考


如东的浒澪考

文章插图
浒澪的“浒”,为何读xǔ(音许),而不读hǔ(音虎)?民俗、民间文艺家觉得有趣,结果搜集整理出来的是一个民间故事体裁的版本,说是乾隆皇帝下江南,游幸丰利汪氏文园,途中歇驾浒澪,于是将“浒”误读成了“许” 。但丰利老人讲,当年乾隆皇帝驻跸扬州,访文园,过如皋,行至东南下驾园(今如皋市下原镇),闻江南海塘奏急,就打驾回銮,取道瓜洲渡,直抵杭州府 。汪璞庄迎驾不遇,兴颓而返,数年过去,犹怅然感慨:“皋无名山远嶽,蒲团禅板之间,名流不过数子行脚 。高宗过而不留,己为雪中鸿爪矣” 。(《东皋诗存.凡例》)
无巧不成书,苏州浒墅关的“浒”亦读作xǔ,相传也是这位乾隆皇帝南巡认错了字 。近代李伯元在《南亭四语》中有记:“苏州浒墅关,纯庙呼为许墅关,至今嘴遂沿其误 。盖纯庙短于视,未及睹水字旁 。”纯庙即清高宗纯皇帝,乾隆是他在位时的年号 。乾隆皇帝视力如此糟透,偏又独独看丢了三点水,还真有些荒诞滑稽 。不过,作为地名用字,“浒”读作xǔ的,除浒墅关外,如东有浒澪,常熟有浒浦,江西有浒湾……皆乾隆所未至,又岂是他的过错?
当然,此类通俗话本,虽属乾隆戏说系列,却最为城乡百姓饭余茶后喜闻乐道 。浒澪等地名读音流传下来,亦有赖有民间口头文学的感染力 。
而地名学家经过考证研究,竟蓦然发现:浒澪地名读音与唐代避讳有关 。这在我县地名里尚属首见 。
在我国古代,有避讳之制 。凡君亲的名字,不能直书其字,直读其音,必须改字、改音或缺以示敬避之意 。避讳是中国特有的风俗,起源于周,形成于秦盛行于唐宋,一直延续到清末 。为了避讳,不但要把人之姓名、官名、书名、干支名、年号名、朝代名统统予以改换,就连地名也概莫能外 。如苏州的虎丘、河南的虎牢关,都是因为唐高祖李渊的祖父名“虎”而避讳追改成武丘、武牢关的 。
浒澪的“浒”在古代辞书中注音同虎,而避讳学中把音相同的字称之嫌名,“浒”与“虎”即为嫌名 。按唐制,嫌名不讳 。显庆五年,有“嫌名,今后缮写旧典文字,并宜使成,不须随义改易”之诏,韩愈《讳辩》亦有“今上章及诏,不闻讳浒势秉机”之说 。
“唐时避讳之法令本宽,而避讳之风尚则甚盛 。”(陈垣《史讳举例》)唐李延寿撰《南史.沈约传》称约先世浒为仲高,即讳李渊祖父“虎”之嫌名“浒”;贞观二十三年,改“兴势县”为“兴道县”,即因“势”与唐太宗李世民的“世”同音;《南史.刘秉传》称彦节而不呼秉,即讳李渊之父之嫌名;山西“箕州”也因“箕”与唐玄宗李隆基的“基”同音而改为“仪州” 。所以韩愈力嫌名之非后,也无奈地承认这个事实“惟宦官宫妾,乃不敢言谕及机,以为触犯 。”就连开成三年途径掘港入唐请益求法的日本圆仁和尚在其《入唐求法巡礼行记》中也不得不小心翼翼地记下当朝的诸多避讳:“又大唐国今帝讳昂、先祖讳纯淳、诵讼、适括、豫誉预、隆基、恒、湛、渊、虎武、,世民,音同者尽讳,此国讳诸字,於诸书状中不着也,是西明寺僧宗叡法师之所示也 。”在古代,避帝王之讳被视天经地义的大事,称为国讳,一旦触犯,杀五赦,甚者灭门九族 。一时,谈“虎”色变,原避过讳的虎丘又由武丘改成了兽丘 。唐石经初刻《诗.小雅.伐木噢》“伐木浒浒”其浒浒二字也因后来讳“虎”剜去水旁 。而浒墅、浒浦等地名中的“浒”全都脱水,改成了许市、许浦,及至入宋,无须再避前朝之讳,又回改为浒墅、浒浦 。元代高德基《平江记事》:“浒虎,至南唐讳琥,钱氏讳,遂改名许市,后人讹旧音,於许字加点水为浒,市讹为墅,迄今两称之,不能辩云 。”避讳造成的地名文字写读的混乱,把方譽历史学家都搞得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了 。
浒澪的“浒”有没有因为地处海隅,交通闭塞,“山高皇帝远”,为官的不去,舞文弄墨的也少,则省去了这许多的文字折腾 。但可以肯定的一点是,直到今天,还没有发现浒澪地名曾经有过异写或兼读的迹象 。这不能不算是一个例外 。
浒澪虽一芥之地,乃有名地花鼓之乡 。二十年前,音乐家们曾深入到浒澪地区采风,挖掘整理出了一套传统的浒澪花鼓唱本,这可是经历代花鼓艺人口传心授、未作一字改动润饰、忠实于原创而记录下来的 。歌词俚俗,曲谱古雅,有盛世遗韵,音乐家研究后的鉴定是,浒澪花鼓当起源于唐 。
歌词这样唱道:
当(啊)今(呗)子(哟)开(的呗)金(啊)口(噢)
好(啊)打(哦啊哦啊)花(啦)鼓的(哎)是哪(的呗)里(噢)人?
扇(啊)子(呗)一(嘎)张(哟)开(的呗)封(啊)府(噢),
扇(啊)子(哦呵哦呵)一(嘎)拢(哎嗨)浙(的呗)江(噢)省,
开(啊)封(呗)府(哟)浙(的呗)江(噢)省(噢),
好(啊)打(哦呵哦呵)花(啦)鼓儿(的是)浒(的呗)澪(噢)人哎嗨嗨,
好(啊)打(哦呵哦呵)花(啦)鼓儿(的是)浒(的呗)澪(噢)人 。
在这古老的花鼓唱腔里,走游四方的浒澪花鼓民间艺人已经把“浒”子反反复复唱成Xǔ音了 。
【如东的浒澪考】 著名的历史学者陈垣先生撰写有《史讳举例》一书,在其卷一《避讳所用之方法》中曾对“避讳改音”有过阐述:“避讳改音之说,亦始于唐,然所谓因避讳而改之音,在唐以前者多非由讳改,存唐以后者,又多未实行,不过徒有其说而已 。”那么,浒澪地名读音的发现,是否是对陈垣先生“避讳改音例”说的一个修订与补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