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回岩口“惜字塔”

【隆回岩口“惜字塔”】 “敬惜字纸”是中国古代文化传统中的良好美德,代表古人敬重文化的思想 。相传,中国文字是由上古黄帝的史官仓颉创造发明的,历代的帝王将相和平民百姓对文化都相当敬重,久而久之,古人认为应当对字纸(即写有文字的纸张)表示尊敬和爱惜 。
敬惜字纸的传统至迟在宋代已经出现——写有字的废纸不可随意丢弃践踏,糊窗封坛或与其他废物混杂,必须放入字纸篓,专门收集后焚烧成“字灰”收集起来 。每隔一段时间,便开坛祭祭仓颉,将字灰送入流水归至大江大海,称为“送字灰”或“送字纸”,因此相应出现了焚烧字纸的“惜字塔” 。有些地方还组织有“惜字会”(或文昌会),人们自愿义务收集字纸旧书加以焚化,并劝人敬惜字纸 。也有的由地方政府、大户人家或祠庙宫观出资雇专人收集 。明清时期开始出现劝人敬惜字纸的劝善书,大多称为《惜字律》,如《文昌帝君惜字律》《文昌惜字功过律》等 。
惜字塔亦称惜字楼、焚字库、字库、敬圣亭、圣迹亭等 。有些塔龛中还供奉仓颉、文昌、孔圣等神位,并配以相应的楹联与吉祥图案 。它通常建造于场镇街口或书院寺庙之内、道路桥梁旁边 。有些大户人家,亦在自家院内建有惜字塔 。
在隆回岩口,有一座长满青苔的古塔 。
古塔,阅尽人间百年沧桑,任凭风云变幻,依然静静地矗立在九龙山下岩水河畔,在现代建筑如春笋拔起的环境里,凸显出一道古朴、典雅的风景 。
古塔称为“惜字塔”,又叫“圣塔”,位于隆回岩口镇九龙山下河边村,始建于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坐东朝西,高十二米,为三层楼阁式砖石结构 。第一层为四方形,正面嵌石碑,中心开炉口,上方楷书阴刻“惜字塔”三字,两则刻有对联“珍重闻司籍;搜罗小拾遗” 。南北塔壁上各嵌石碑一块,碑文依稀可辨 。记叙修建惜字塔的目的意义,告诫后人“读书当因敬字而惜字” 。第二层为八方形,叠涩式石檐,塑飞禽走兽 。八方设窗台,四虚四实,虚实相间,其中四面实窗内塑有佛像,两侧雕双龙抢宝,形态逼真 。第三层为六方形,均开有实窗,窗内塑有佛像,端庄肃穆,栩栩如生 。塔顶砖砌如意斗拱,塑有麒麟,六方檐角吊饰风铃,微风吹动,清脆悦耳 。塔身结构严谨,造型古朴,雕刻细致,为岩口一景 。古塔而今被政府列为保护文物 。古塔不算巍峨,只有十二米高,但仅凭“惜字”两字,就令人敬畏,令人感受到古塔文化的深度与厚重 。
岩口人,解放前的读书人稀少,大多是农夫樵子,斗大的字不识一个 。可老家岩口却是十分敬重读书人,读书人又把纸张看得很珍贵,尤其是把写了墨字的纸张看得十分神圣,烧掉字纸是一种风俗,故而有了一座惜字塔 。
解放前,岩口镇的学校只有一两所,而且没有初中部,岩口的读书人是凤毛麟角的殷实人家子女,大多数的岩口人是无钱读书,祖祖辈辈过着脸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 。然而,没有学校,没有钱读书,绝不是不崇尚文化,而是更加崇尚文化 。岩口有句古训:“盘箕晒谷,教子读书” 。反映出岩口人在勤劳耕耘田地的同时,崇尚文化之风盛行 。
岩口河边村的惜字塔,经历了百年风雨没有倒塌是一种庆幸 。遗憾的是贫穷的古代没有多少字纸可烧,当今现代更没有文化人去那里烧字纸 。惜字塔,只是岩口人对文化敬重的传统理念的一种表白罢了 。然而,岩口的惜字塔却给了后人传统文化的熏陶和走向文明的昭示 。而今,岩口有了两所中学,每年高考都有岩口学子走上大学,甚至岩口出了一些名扬国内外的文化名人,文化人不再是陌生的名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