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善本”、“孤本”与“珍本”

随着全民阅读时代和收藏时代的到来,人们对书籍版本尤其是对古书的版本日显注重 。但在阅读和收藏过程中,很多人对“善本”、“孤本”、“珍本”知之不多或理解不清,笼统地认为 “这些都是好书” 。
那么,何谓“善本”、“孤本”、“珍本”?三者有何区别呢?
所谓版本,就是指一种书籍经过多次传抄、刻印或以其他方式而形成的各种不同本子 。宋代以前,国内的书都是刻在简牍上的;宋代以后,雕版印刷术盛行,于是书籍多以印刷形式流传,于是,书籍开始讲究“版本”了 。一部书由于时代、地区、条件、写刻人等有所不同,各种本子之间必然产生差异而具有不同的特征,这种特征便构成了一本书的不同版本 。随着后世“版本学”学科的形成,“善本”、“孤本”、“珍本”之分便出现了,也就成了读书人和藏书家读书、藏书的重要标准 。
“善本”原指那些版刻古籍中的校刊好、装帧好,时代久、流传少,具有学术价值和历史价值的书籍 。随着时间的推移,后世对善本的概念不断完善,最后形成了现在通用的“三性”、“九条”说 。善本的“三性”指书籍应具备较高的历史文物性、学术资料性和艺术代表性 。善本的“九条”主要包括:元代及元代以前刻印抄写的图书;明代刻、抄写的图书;清代乾隆以前流传较少的刻本、抄本;太平天国及历代农民革命政权所刊印的图书;辛亥革命前,在学术研究上有独到见解,或有学派特点的稿本以及流传很少的刻本、抄本;辛亥革命前,反映某一时期、某一领域或某一事件资料方面的稿本以及流传很少的刻本、抄本;辛亥革命以前的名人学者批校、题跋或过录前人批校而有参考价值的印本、抄本;在印刷术上能反映古代印刷术发展的各种活字印本、套印本或有精校版画、插画的刻本;明代的印谱、清代的集古印谱、名家篆刻印谱的钤印本,有特色的亲笔题记等 。善本的时代下限,现在一般确定在清乾隆六十年(公元1795年) 。
“孤本”指的是仅存一本的图书,也包括仅存一份的某书的某种碑刻的旧拓本和未刊刻的手稿等 。现存世界最早的印刷品——唐代印刷的《金刚经》,春风文艺出版社出版的明末清初小说《后水浒传》,都是孤本,因而身价极高 。由于孤本只此一家别无分号,所以为人所重 。正因为此,有的人不惜假造“孤本”以欺世盗利 。《世载堂杂忆》中载:杨守敬住武昌时,藏有宋刻大观年间《本草》一部,因此书为孤本,价值昂贵,引得时人觊觎 。邻人柯逢时以高价代售为名,将此书借看一昼夜 。书借到手后,柯逢时全家上阵,一夜之间把书全抄了下来,次日还书时,柯说“这书并不珍贵,市场上已有刻本可见 。”几个月后,书肆上果然有《本草》出售,杨守敬方悟被骗,于是“恨之刺骨,至移家避道,终身不相见” 。
【何谓“善本”、“孤本”与“珍本”】“珍本”指的是比较稀见或比较珍贵的书籍或文学资料 。如罕见的革命文献、极有价值的古旧图书资料等 。珍本贵在“难得”,所以国内所存较早较稀有的原拓版本,就是稀世珍本 。孤本属于珍本的范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