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枭,又称鸱鸮(chī xiāo)、鸱枭、鸮,即猫头鹰,俗称夜猫子 。
北齐·刘昼《刘子新论》云炎州有鸟其名曰枭 。伛伏其子百日而长,羽翼既成食母而飞 。
《尔雅翼》解释说盖稍长从母索食母无以应于是而死 。
清代徐昆在《遁斋偶笔》中记载了一段见闻:余尝居北阿镇小寺,寺后乔木数株有枭巢其上,凡生八九子 。子大能飞,身皆与母等,求食益急 。母势不能供,即避伏荆棘间,群子噪逐不已 。母知必不能逃,乃仰身披翅而卧,任众子啄食至尽乃散去,就视惟毛嘴存焉 。
《说文》:枭不孝鸟也,日至捕枭磔(zhé,把肢体分裂)之 。日至即夏至,磔枭则是为了制作枭羹 。《汉官仪》云夏至赐百官枭羹欲绝其类也 。夏至微阴始起育万物枭害其母故以此日杀之 。
《史记封禅书》如淳注云:汉使东郡送枭,五月五日作枭羹以赐百官,以其恶鸟故食之也 。五月五日与夏至大致相应,磔枭作羹御赐百官实为杀枭以祭古俗的遗象 。
枭字的文字构型也反映了这种古俗 。《说文》说枭字从鸟头在木上 。《遁斋闲览》说以其食母不孝所以古人既磔枭以祭又标其首于木以警世人,故后人标贼首以示众者谓之“枭首” 。
枭既是恶鸟,人们也就不喜欢它叫的声音,认为是不祥之兆,称之为“枭鸣” 。并且把那些强横凶恶之徒称作枭,比如枭奴、枭雄、盐枭等等 。
西汉·刘向《说苑·丛谈》:枭逢鸠 。鸠(jiū)曰:“子将安之?”枭曰:“我将东徙 。”鸠曰:“何故?”枭曰:“乡人皆恶我鸣,以故东徙 。”鸠曰:“子能更鸣,可矣;不能更鸣,东徙,犹恶子之声 。”
这是一则寓言故事,意思是猫头鹰遇见斑鸠 。斑鸠说:“您打算到哪儿去?”猫头鹰说:“我打算到东边去 。”斑鸠说:“您为什么要搬到东边呢?”猫头鹰说:“乡里人都讨厌我的叫声,因此东迁 。”斑鸠说:“要是您能改变叫的声音,那就行了;要是您不能改变叫的声音,那么就是您搬到东边去,那儿的人还是会讨厌您的叫声 。”
獍(jìng),又称破獍、破镜,状如虎豹而小 。
由于枭为恶鸟,生而食母;獍为恶兽,生而食父 。因此古人常将枭和獍相提并论,合称枭獍或枭镜,比喻大逆不道凶残不孝之人或狠戾忘恩之人 。
文章插图
《汉书·郊祀志上》:“古天子常以春解祠,祠黄帝,用一枭、破镜 。”颜师古注引孟康曰:“枭,鸟名,食母;破镜,兽名,食父 。黄帝欲绝其类,使百吏祠皆用之 。破镜如貙(chū,古书上说的一种似狸而大的猛兽)而虎眼 。”
《魏书·恩幸传·侯刚》:“曾无犬马识主之诚,方怀枭镜返噬之志 。”
清·纪晓岚《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一》:“枭鸟食母,破獍食父,均不孝之物也 。”
獍(jìng),又称破獍、破镜,状如虎豹而小 。
由于枭为恶鸟,生而食母;獍为恶兽,生而食父 。因此古人常将枭和獍相提并论,合称枭獍或枭镜,比喻大逆不道凶残不孝之人或狠戾忘恩之人 。
文章插图
《汉书·郊祀志上》:“古天子常以春解祠,祠黄帝,用一枭、破镜 。”颜师古注引孟康曰:“枭,鸟名,食母;破镜,兽名,食父 。黄帝欲绝其类,使百吏祠皆用之 。破镜如貙(chū,古书上说的一种似狸而大的猛兽)而虎眼 。”
【鸱枭食母,破獍食父】 《魏书·恩幸传·侯刚》:“曾无犬马识主之诚,方怀枭镜返噬之志 。”
清·纪晓岚《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一》:“枭鸟食母,破獍食父,均不孝之物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