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花鼓民间通称花鼓子、地蹦子,流行于陕西省商洛地区 。清光绪三年湖北郧阳遭受水灾,大批灾民进入商洛地区,带来了郧阳流行的花鼓戏 。后花鼓戏逐渐改用商洛地区方言演唱,并吸收了许多商洛的民歌小调,最终形成商洛花鼓 。
“商州山窝窝,处处花鼓多” 。商洛花鼓是商洛山区人民喜爱的一种地方小戏,盛行于镇安、山阳、丹凤、商县一带 。每到春节期间,几乎所有山寨、村落都要打花鼓 。有的地方竟连打正、二两个月 。男女老幼翻山越岭,争相观看,煞是热闹 。
商洛花鼓也叫“跳花鼓”、 “舞花鼓”,是一种在“跳”和“舞”中说唱的民间艺术,因此,“跳”和“舞”便成为花鼓表演中一个最突出的特点,贯穿于一堂花鼓的人物表演始终 。花鼓跳法多样,姿态刚健优美,有蹦跳、闪跳、弹跳、扭跳、踏跳;有兔子跳、麻雀跳、侧身跳、单腿跳、双蹬跳;有三角跳、十字跳、之字跳、拐线跳、双八字跳 。跳的名目虽然很多,但表演起来却没有固定程式,由演员自由发挥,显得优美大方、 自然生动,耐人观赏 。
商洛花鼓戏的音乐结构属于联曲体 。它把一支支花鼓小调有机地联缀起来,或单独使用或用几首曲调来表现戏剧内容,构成具体的花鼓戏唱腔 。其音乐形式,依据内容可分为大筒子、八岔子和花鼓子三种 。花鼓子主要用民歌小调演出,也叫小调戏,多反映当地人民的劳动与爱情生活,代表性剧目有《打铁》、《打草鞋》、《哥接妹》、《瞎子摸妻》、《贾金莲回河南》等;八岔子用八岔调演出,也叫八岔戏,多反映公子、小姐的艳情故事,其曲调分阳八岔和阴八岔两种,阳八岔又称硬八岔或大八岔,阴八岔又叫软八岔或小八岔,代表性剧目有《坐西楼》、《送香茶》、《小东楼》、《小牙楼》等;大筒子以筒子胡琴伴奏,也叫筒子戏,属于花鼓中的大中型戏,多表现历史故事、民间故事和神话故事内容,代表性剧目有《蓝桥担水》、《刘海戏金蟾》、《血刀记》、《万寿图》、《山伯访友》、《四姐下凡》、《正德王访贤》等 。商洛花鼓以演出"三小戏"为主,小生、小旦、小丑是其主要脚色,表演生动活泼,富于民间色彩 。
大筒子(又名二棚子、筒子戏):这是花鼓戏较高级的一种,具有文武场面,近于戏曲形式 。因为棚子是它的舞台,其舞台次于演大戏的舞台,大于演小戏的台子,所以叫二棚子 。又因文场所用的乐器叫筒子胡,其形似二胡,琴头较粗大,音色清脆、明亮、粗犷、浑厚 。曲调有:小生调、老生调、老配少调、半板、板半、阴调、放哀子等七种 。
八岔子:分阳八岔与阴八岔两种(阳八岔又称硬八岔,大八岔;阴八岔又叫软八岔或七岔子) 。因为主要曲调为八岔调,所以民间称它为《八岔戏》 。阳八岔其特点是一人开唱,众人帮腔 。伴奏形式为演员清唱,锣鼓配节,即演员清唱,在腔句之间穿插固定的锣鼓点伴奏,不用弦索,句末由台后帮腔,成为"一人唱而众人合之"的形式 。它的声腔结构是分腔、合腔、诉板相结合;阴八岔曲调开朗、豪爽而又抒情 。节奏别致 。属五声"征"调式 。一般用于剧目开头或行路时唱 。在运用中并可加其他小调来演唱 。每个小戏中间只要有这两个调的都可叫做"阴八岔"戏 。
花鼓子(又名小调戏):因戏中的曲调是由民歌小调所构成,所以也叫小调戏,它的特点是:保持了一般民歌的原貌,戏剧化的程度较少;曲调多,旋律节奏、调式变化较丰富 。有的剧目以一曲多变形式演唱到终,有的以多种曲调联用变化 。曲式结构既有对偶句结构,又有启承转合形态 。宫、商、角、征、羽各类调式都有 。以商、征、羽调式居多,特别是商调特性较明显突出(如石榴娃烧火调),唱腔丰富多彩;由戏名起曲名,曲调短小,节奏明快,旋律流畅 。它的伴奏仅用锣鼓按演唱的需要加在每一曲调的某一乐段或曲终处,词格也无严格的局限,五、七、十字句皆有,还有不正规的穿句形式 。据不完全统计,曲调有二百五十多支 。
由于传播地域的不同,可分为商丹路与镇柞路两种 。商丹路在音乐风格和语言音调上,多用关中语系和当地土语(部分也用下河语),曲调流畅、优美、柔和、婉转 。镇柞路在音乐风格和语言音调上一般采用当地音(即鄂西北语系,当地称下河语),曲调多高亢、明亮、欢快 。
- 陕西商洛市丧葬习俗
- 陕西商洛生辰生日习俗
- 长沙花鼓戏
- 陕西商洛核桃节
- 商洛民间饮食文化
- 本文转自:商洛新闻网商洛新闻网讯:距2022中国秦岭生态文化旅游节开幕还有4天时间|倒计时4天!装台正在进行……
- 经贸局|商洛“京东云仓”30吨苹果滞销,市县部门变身“销售员”带货
- 商洛移动|商洛移动5G基站已超850个,覆盖全市所有县城乡镇
- 新进展|商洛移动已开通700MHz 5G基站78个,预计年底将实现5G网络全覆盖
- 灾害性天气|商洛:45套北斗卫星气象监测站投入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