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七月初七,是我国传统节日中唯一属于妇女的节日 。“数七”为阳数之一,是吉样之数,因此七夕亦是吉祥之日 。
清·乾隆《泉州府志·卷20·风俗》:“七夕:乞巧 。陈瓜豆及粿,小儿拜天孙,去续命缕 。”
七娘妈生
泉州民间关于七夕的传说,一是牛郎织女的故事,一是七仙女与董永“百日缘”的故事,但后来泉州人把这两个传说混为一谈,共同构成泉州特色的七夕故事 。
【福建泉州特色乞巧节】 泉州人都说织女是天帝的第七个女儿,在劳动妇女的心目中,“七娘妈”是美丽、善良、慈爱、吉祥的化身,她不仅能给小孩子带来抚爱、温暖和幸福,而且能庇佑孩子健康成长 。
泉谚有云:“七月初七七娘生 。”民间把这天界定为七娘妈的诞辰,是日要举行祈祥活动,称“做七娘妈生” 。因而,民间有七夕“拜天孙”的习俗 。
按照这一习俗,孩子出生后的第一年,头一个“七夕”要做“新契七娘”,意为新拜“七娘妈”为义母(“契母”),供品另备一份,作为契子的孝敬,事后并以糖饼等物分送邻舍,告知新契七娘之事;并于当天解去新生儿于端午节系于手腕上的“续命缕”(用五色丝线搓成,参见《端午节》),合香粉为一包掷置屋上 。到了十六岁,当年的“七夕”要“洗契”,意思是对其长大成人、与“七娘妈”脱离关系进行洗礼 。这一民俗相沿成习,随着时代的进步,不少城市家庭现已摒弃,但在农村中仍可见其遗存 。
据说天帝原旨意是允许织女七日一会牛郎,但喜鹊“报错喜”,错传为一年一度即七月七日相会,这是个不能原谅的过失 。
因此家庭妇女们在七夕大清早,把早已准备好的胭脂、花粉、花束等物,用红髻索捆扎起来,抛上屋檐顶,责罚喜鹊衔送到天河边,供织女梳妆打扮,以会牛郎 。
七夕中午,在檐口摆方桌,敬祀七娘妈 。旧时人们要备瓜果菜肴七盘(如时令小芋头,上面绕上红纸,喻“芋仔芋孙”),胭脂花粉七件,剪刀七把,燃香七柱,酒盏七个,筷子七双,小型纸桥七乘,把七娘妈的六位姐姐也全部请来,共庆“七娘妈生” 。
挂“七娘妈灯” 。清末·陈德商《温陵岁时记》:“七夕:……家各悬一纱灯 。一书七娘神灯,一画一仙女骑鹤,一男子衣冠仰视,云是董永遇七仙女事 。泉中亦有《仙女送》传奇,指此 。”“七娘妈灯”是一种长圆形的灯笼,上面画着七仙女的图,一般在下面还挂上一串有各种颜色的花串 。如果当年哪家有小孩出生,或者有刚结婚的新媳妇,在农历的七月初就开始悬挂灯笼,甚至是挂在刚结婚的夫妻的新房门口,有早生贵子的愿望 。
牛郎会织女时,喜鹊会纷纷飞至天河上,为之搭桥,名曰“鹊桥” 。人们说,七夕当天,天上不见喜鹊,是都去为牛郎、织女搭鹊桥了;七夕过后,喜鹊头部皆颓顶,就是因为牛郎牵牛过鹊桥时,牛蹄子蹂踏所致 。
“七夕”的晚上最好下点小雨,表示牛郎织女相会了,两个人喜极而泣;或谓牛郎、织女于分手之际,彼此依恋不舍,挥泪告别 。
焚送“七娘轿”
另一说:七娘妈指七娘夫人 。
泉俗视七娘妈为妇幼保育神,七月初七是其神诞 。七娘妈即斗母、送子、催生、奶母、痘疹、眼光、引蒙七位娘娘,没有专庙,仅东岳庙附有七娘夫人祠,天后宫附有育子司祀之,民间信仰极广 。
因“七娘妈”是七个,因而都与“七”有关 。主要有:七娘轿(七乘)、七娘亭(内有七个仙娘之像),其余陈列的果蔬、糖果(煮熟的甜糯米丸)、酒樽、箸子等,一般也以七为数 。
每年七月初七,家家户户在家中设香案,面向天井空中,祀“七娘妈” 。祀牛、女之俗,在唐代已见端倪 。唐·《开元遗事》云:“明皇与贵妃于七夕宴华清宫,列酒果与庭,求恩于牛、女星 。”泉州供祀“七娘妈”的礼物,一般有:生花、熟花、红髻绳、剪刀、糖粿(甜米团丸)、瓜果、“浥饭”(油咸饭)、三牲、酒醴等 。
而凡该年有初生婴儿者,要拜七娘妈为“契母”称“新契”的,或有十六岁子女宣告成年于这天拜辞“契母”称“洗契”的,除上述供品外,还要加供七娘亭、七娘轿、胭脂、香粉、炒糖豆,祀毕焚送七娘亭、七娘轿 。
“七娘轿”和“七娘亭”保留了民间纸扎艺术的精巧,尤其是“七娘亭”更是别致,比较讲究的亭中还扎有彩绘的“七娘”泥偶,煞是雅观 。据说,七娘亭的流传源于宋代 。《东京梦华录》记载:“七夕以锦绿结成楼殿,高百尺许,上可容数十人,陈设花果酒炙,设坐具以祀牛女二星 。”七娘亭也许源自于此 。
乞巧
与全国其他地方差不多,故七夕又称“乞巧节”,讹音“七巧” 。
七夕乞巧起源于汉代 。东晋·葛洪《西京杂记》载:“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 。”这是于古代文献中所见到最早的关于乞巧的记载 。
至南北朝,七夕乞巧则花样翻新 。梁·宗懔《荆楚岁时记》载:“七月七日,是夕人家妇女,结彩楼,穿七孔针,陈瓜果以庭中乞巧,有蟢子纲于瓜上,则以为符应 。”
从唐开始,七夕乞巧越来越隆重 。这一习俗在民间也经久不衰,代代延续 。
唐·王建有诗:“阑珊星斗缀珠光,七夕宫娥乞巧忙” 。
《琅环记》载:“薛瑶英于七月七日,令诸婢共翦轻缘,作连理花千余朵,以阳起石染之,当午散于庭中,随风而上,遍空中如五色霞,谓之‘渡河吉庆花’,藉以乞巧 。”
《开元天宝遗事》载:唐太宗与妃子每逢七夕在清宫夜宴,宫女们各自乞巧 。
宋代,京城中还设有专卖乞巧物品的市场,世人称为乞巧市 。宋·罗烨、金盈之辑《醉翁谈录》说:“七夕,潘楼前买卖乞巧物 。自七月一日,车马嗔咽,至七夕前三日,车马不通行,相次壅遏,不复得出,至夜方散 。”
泉州妇女乞巧的风俗,主要是在天井上搭一个彩箩,准备瓜果7盘,点7支香,用7根针、7根丝线,在月光下比赛穿线,谁穿的线越多越快,就证明那个姑娘的手越巧 。目前泉州地区的这种风俗已经少见,不过,如今很多华侨归乡,经常会把外地的丝线作为礼物带来送给家乡人,礼轻意重 。
吃糖粿
宋·《东京梦华录》记载:“七夕以油面糖蜜,造为压笑儿,谓之‘果食’ 。”
糯米粉加凉水,调成面团,然后搓成跳棋、玻璃珠大小的丸子,放在案桌上,用手掌轻轻一按,使之成为扁圆,最后用拇指往中间一押,即成中间下凹的糖粿了 。糖粿做好之后,把水烧开,放糖粿、乌糖,煮片刻即成 。煮好之后,在上边洒上一层花生仁敷,装在白瓷碗里,像玉一样玲珑 。
敬床母
又称“敬铺母”,敬管床铺的神,家里有小孩的人都要敬奉,保佑孩子平安健康 。
一般敬咸饭,并在咸饭上压几粒炒花生米 。咸饭要装四碗,装得尖尖的,在床的东西南北四个方位都摆上一碗,床的中间还要摆一碗汤,汤里一定要有鸡蛋和金针菇两样东西 。
附一,牵牛、织女:
牵牛、织女之名,最早见于周·孔子删定的《诗经·小雅·大东》:“跂彼织女,终日七襄 。”“睆彼牵牛,不以服箱 。”〖注〗跂:三星鼎立状 。织女:星名,共有三颗,鼎足而为三角 。终日:从旦至暮 。襄:更动 。七襄:一昼夜有十二辰,其中从旦至暮有七辰;织女星每辰更动位置一次,终日七次 。睆:明亮貌 。牵牛:星名 。服:驾 。箱:车箱 。“睆彼牵牛,不以服箱”:明亮的牵牛星徒有牵牛之名,却不能用来驾车载物 。
汉·司马迁《史记·天官书》云:“织女,天帝外孙 。”汉·戴德《夏小正》云:“是月织女向东 。”唐·白居易《六帖》引汉·刘安《淮南子》云:“七月七日夜,鸟鹊填河成桥,以渡织女 。”韩鄂《岁华记》引《风俗通》云:“织女七日尝渡河,使鹊成桥 。”牛郎、织女故事,由散碎渐具雏形 。
晋·《风土记》云:“织女七夕渡河,使鹊为桥 。”晋·傅玄《拟天问》云:“七月七日会天河 。”梁·吴均《齐谐记》:“天河之东有织女,天帝之孙也,勤习女工,容貌不暇整理 。帝怜其独处,许嫁河西牵牛郎 。嫁后竟废女工,帝怒,令归河东,惟七夕一会 。”《续齐谐》:“杜阳成武丁,有仙道,谓其弟曰:七月七夜,织女当渡河 。弟问:织女何事渡河?曰:织女暂诣牵牛 。”梁·宗懔《荆楚岁时记》:“天河之东有织女,天帝之女也,年年织杼劳疫,织成云锦天衣 。天帝怜其独处,许嫁河西牵牛郎 。嫁后遂废织 。天帝怒,责令归河东,唯每年七月七日夜渡河一会 。”又曰:“牵牛娶织女,借天帝二万钱下聘,久不还 。天帝怒,在营室中,一年抵许一见 。”可见至梁代,牵牛、织女故事业已成型 。
清·纪昀《庚辰集注》曰:按《淮南子》、《风俗通》皆无此语,又考梁以前咏牛、女无用填河故事 。范云望《织女》诗始云“不解精卫苦,河流未可填”,尚未言鹊 。惟颜之推《家训》称,吾一表亲,作《七夕》诗云:“今夜黄台鹊,亦共往填河 。”庾肩吾《七夕》诗云:“倩语雕陵鹊,填河未可飞 。”其说似起于齐、梁间 。
附二,董永:
汉·刘向《孝子图》曰:董永,千乘人 。父死无以葬,从人贷钱一万,曰后若无钱还君,当以身作奴 。得钱葬父,毕将往为奴 。路逢一妇人,求为永妻 。永遂偕妇人至 。主曰:本言一人,今何有二?永曰:言一得二,于理乖乎?主问永妻何能?曰:能织耳 。主曰:为我织千匹绢,放尔夫妇 。于是索丝,十日之内千匹绢成 。主惊以为神,遂放归 。
- 福建三明的客家擂茶风情
- 福建三明客家建房习俗
- 福建将乐客家建房习俗
- 福建上杭客家催生民俗
- 福建上杭客家寿诞民俗
- 福建上杭客家传统民俗特点
- 福建宁化客家禁忌习俗
- 福建宁化石壁客家公祠祭祖仪式
- 福建宁化石壁客家祭祖习俗
- 闽南、惠安的生育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