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师宗壮族“那”文化


云南师宗壮族“那”文化

文章插图
“那”是壮语“稻田”的意思,是壮族作为稻作民族的一个特殊文化符号,也是壮族尤为突出的一个文化现象 。千百年来,作为古越人的一支重要后裔,他们一直自称“布越”(壮语“越人”意思),从来没有间断过 。古越人,一支繁衍于长江中下游以南的庞大族系,几千年来,由于战争、灾荒等诸多原因,他们不断西迁南移,在迁徙过程中,一部分融入民族融合的大海洋,一部分继续向西南迁移到粤、桂、黔、滇甚至到达老挝、泰国等东南亚国家,形成了布壮、布依、布越、布傣、布岱、布泰、布侬、布佬、布掸等二十多个称谓不同的壮侗语系民族 。
壮族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民族之一,早在约8000多年前,古越人发源地之一的河姆渡人就已经种水稻、住杆栏(吊脚楼)了 。师宗壮族居住在南盘江两岸支流的低热河谷地区,谷中溪流纵横,良田万顷,鱼肥稻香,以盛产水稻、热带水果等为主,他们以“那”的形状、位置、性质、归属来命名村落、地名 。

云南师宗壮族“那”文化

文章插图
师宗县境内100多个壮族村落中,以“那”命名的村落就有30多个,然而以“那”来命名的地点多达1000余处 。师宗壮族人据“那”而作、凭“那”而居、赖“那”而食、靠“那”而穿、依“那”而乐,哪里有“那”,他们哪里安家扎寨 。河床低了,壮族先民们河里打桩扎坝建水车、开凿沟渠引水灌农田;面对布满密林、芦苇的大山,先民们披霜露、斩荆棘,开垦出层层梯田 。明天启《滇志》和正德《云南志》就有记载:“侬人、沙人男女同事犁锄”“沙人善治田”;《师宗州志》有记载:“上七嶆所居皆傍水,宜稻 。擭,则田积水;莳稻,则放水,终岁无旱溢之苦 。”“黑耳嶆依水而居,种稻颇饶 。”“多种稻棉为食,兼种靛染衣”“山曹中地僻,人迹罕至,内多良田,水旱不虑,妇女纺织,种棉于冈阜,衣食不假” 。这些记载说明,壮族自古就是以稻作为主的农耕民族 。作为农耕民族,在原始自然农业条件下,壮族先民们通过观天看物来安排农作,“榕树发芽好撒秧”“青蛙叫雨水到”等口诀,至今还在当地流传 。

云南师宗壮族“那”文化

文章插图
改土归流后,特别到了明末清初,随着汉族大量迁入滇东,师宗部分壮族开始接受汉文化,部分壮族人逐步改姓汉姓,应用“天干地支”来观气象、识季节,安排农业耕作 。
如今,师宗壮族还流传着许多与稻作文化相关的风俗,正月“祭田坝”方可开田;三月祭龙王求水,保水田灌溉;六月母亲节,包粽子先喂牛,说是牛对稻作农业贡献最大;六月“叫谷魂”就获丰收;七月“吃新米”节先喂狗,说是狗给人类带来谷种等一系列活动,都与稻作息息相关,在这些活动中唯一的祈求就是保佑稻谷免遭病虫灾害、颗粒饱满、庆祝丰收 。

云南师宗壮族“那”文化

文章插图
【云南师宗壮族“那”文化】 壮族作为以稻作为主的农耕民族,从而衍生出许多具有鲜明特色的饮食文化,尤其以糯食文化最为突出,他们将糯米做成糍粑、花饭、油炸糯米粑、粽子、竹筒饭、甜白酒、汤圆等 。(图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