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婺彝族酒文化


罗婺彝族酒文化

文章插图
罗婺彝人的酒俗
彝族民间酒俗 , 源远流长 , 内容丰富 , 诙谐幽默 , 异彩纷呈 , 是博大精深的中国酒文化的生动反映 。罗婺彝族人豪爽、好客远近闻名 , 彝族人家里凡遇上喜红白事、讨亲嫁女 , 家里来客都离不开酒 , 饮酒的礼节是彝族食俗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 酒俗则主要表现在斟酒、敬酒、劝酒几个方面 。
在斟酒中彝族人讲究“酒满敬人 , 水满欺人” , 意思是给客人斟茶 , 茶水不能倒满杯 , 杯满易洒 , 视为对客人不敬 , 因此倒七成茶水即可 。同样 , 盛饭时盛八成即可 。而斟酒则必须满杯 , 否则 , 酒杯不满视为不敬 。主人要热情劝酒 , 但客人不可一饮而尽 , 应轻轻抿一点或饮半盅 。全家人围桌吃饭时 , 座次也是有讲究的 , 上座坐长辈 , 下座坐晚辈 , 尊者落座 , 其他人才可以入座 。宴席设置中 , 如一室两桌并列 , 左为尊 , 右为次;若前后排列 , 里为尊 , 外为次;三桌并列一室 , 中为尊 , 左为次 , 右为下 。
酒和菜肴齐备了 , 主客两边都坐好了 , 主家便说:“咱开始喝 , 来 , 先干一杯!”说罢举杯向客人示意 , 同时自己先干为敬 。然后督促大家同饮同干 , 如此三杯过后 , 主家请大家“动动筷子” , 即品尝菜肴的口味好赖 , 吃菜时应夹一口菜吃一口 , 放一次筷子 , 稍停一下再吃 , 频频地大口喝酒吃菜 , 被视为少礼失教 。之后 , 主家便说:“我让各位相互认识一下 。”于是从辈分最高或重要人物开始 , 同辈则从年长的那位开始 , 逐个敬酒 。敬酒方式有三 , 一是按座序给在座的每人敬一杯;二是重点敬酒 , 给长辈、主人或重要人物敬酒;三是同辈之间互相敬酒 。敬酒不能隔桌相敬 , 必须走到客人座前相敬 , 并依次进行 。先向主客敬酒 , 再向上陪坐敬酒 , 然后返回第三个坐客座前敬酒 。这样依次进行 , 秩序不能混乱 , 否则会引起客人不快 。主人敬酒后 , 陪客、客人也先后依次从主客位起身敬酒 , 气氛开始活跃起来 。被敬酒者都要站起来 , 一边称谢 , 一边自己喝下 , 有时被敬酒者推辞 , 敬酒者则千方百计劝饮 。
在酒桌上 , 劝酒的酒令也千变万化 , 在不同的时间、不同地点、不同的场合 , 还有不同的人物 , 都会想出各种花招来 , 目的或为敬酒 , 或为劝酒 , 或为躲酒 , 插科打诨 , 信手拈来 , 幽默生动 。
劝酒者起身敬酒 , 被劝者会说“屁股一抬 , 喝了重来” , 意让劝酒者再喝一杯 。此时劝酒者应对:“屁股一动 , 表示尊重 。”
饮酒有着明显的交际功能 , 为了表示酒逢知己千杯少的情谊和男子汉大丈夫气概 , 敬酒时会这么说:
感情深 , 一口闷;感情浅 , 舔一舔;
感情厚 , 喝不够;感情薄 , 喝不着 。
为了表示自己的酒量:
一两二两漱漱口 , 三两四两不算酒 , 
五两六两扶墙走 , 七两八两还在吼 。
半斤不当酒 , 一斤扶墙走 , 斤半墙走我不走 。
酒力不支 , 找理由来搪塞:
来时夫人有交代 , 少喝酒来多吃菜 。
劝酒者鼓励道:
酒壮英雄胆 , 不服老婆管 。
为喝杯水找理由:
只要感情有 , 喝啥都是酒 。
劝酒者毫不通融:
天上无云地下旱 , 刚才那杯不能算!
被逼无奈 , 带有乞求的口气向酒友表白:
万水千山总是情 , 少喝一杯行不行?
酒友坚持原则 , 同时又不乏灵活性:
天蓝蓝 , 海蓝蓝 , 一杯一杯往下传 。
大家在其乐融融的氛围中一杯一杯地开怀畅饮 , 高声谈笑 , 会敬酒劝酒的人还能利用待客的机会 , 化解平日交往中的一些误会 , 拉近距离 , 增进感情 , 不喝醉几个客人 , 主人家是不会高兴的 。
罗婺彝族三道酒
彝族对人诚恳 , 待客热情 , 每有客至 , 必以酒待客 , “三道酒”是武定罗婺彝族接待贵客的必备礼节 。
第一道酒为栏门酒 , 即在门口迎接客人 , 彝家人吹响长号、竹笛、弹起月琴 , 载歌载舞 , 欢唱“迎客调” , 客人到来 , 就由盛装的彝家姑娘捧上一杯美酒 , 所敬的酒要双手捧起一饮而尽 , 如果你只喝一点 , 她就会即刻唱出“来到了、彝家寨 , 客人呀、要喝酒;喜欢呢、您要喝 , 不喜欢、您要喝;管您喜欢不喜欢也要喝 , 管您喜欢不喜欢也要喝 。”如果酒杯内放有木叶 , 则表明要客人当场回唱一首酒歌 , 不论您用什么过门 , 哪里的腔调都行 。
第二道酒为祝福酒 , 即在酒宴上向远方尊贵的客人敬上双杯美酒 , 同时还要献上祝酒歌 。酒歌有现成的曲调 , 声调热烈高亢 , 唱词内容有传统词 , 也有即兴发挥的创作 , 根据客人的身份唱一些祝赞、吉利的话语 。敬酒唱一些祝赞、吉利的话语 。敬酒歌可一人独唱 , 也可以数人集体唱 。
第三道酒为留客酒 , 即客人要离开主人家时 , 主人送客到门口 , 请客人喝下离别时最后一杯酒 。敬酒时 , 吹响长号、竹笛、弹起月琴 , 同时吹奏“留客调” , 男女青年欢歌起舞 , 主人手捧酒杯唱起送别客人的酒歌 , 内容为祝福客人幸福、吉祥、如意、以及主人的牵挂、挽留 。送客调唱道“今天以后 , 今天以后 , 不知何时得相会;抽空经常来走走 , 亲戚越走越亲、道理越走越远 。”唱罢 , 客人必须把这杯酒喝掉 , 才能启程 。敬三道酒是彝家接待贵客的最高礼仪 。
罗婺彝人的酒歌
在罗婺这块神奇美丽的热土上 , 人们世世代代传唱着一首首委婉动听、粗犷豪放、热情四溢和音韵缭绕的酒歌 。
我们翻开中国艺术史 , 就可以看到以酒为题材的酒文、酒赋、酒诗不胜枚举 , 仅以歌词的形式保存下来的酒文化题材作品 , 就有汉乐府中的《鼓吹曲辞?将进酒》、《四厢乐歌?上寿酒歌》、《清商曲辞?宴酒篇》、《杂曲歌辞?饮酒乐》等 , 而在罗婺大地上 , 以酒为载体的酒歌更是数不胜数 , 极为丰富 。
彝山人把厚重的历史文化酿成无尽的欢笑 , 因此就有了酒歌;彝山人把火一样的热情融进酒杯 , 因此就有了酒歌 。
彝族是一个勤劳善良、能歌善舞的民族 。在几千年的文化生活中 , 创造了独具风格的传统音乐文化 。彝族的传统音乐 , 融入了农耕、生产、习俗、礼仪、宗教、历法、伦理道德等内容 。特别是酒歌 , 融娱乐、审美、教育、认识为一体 , 是人们精神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 有着特殊的地位和作用 。
彝族同胞自古以来崇尚万物有灵 , 在人与人的交往相处中不能违背天道 , 只有行善积德 , 才能受到神的保佑 。不然 , 会受到神的惩罚 。
在武定酒歌里 , 《亲朋好友干一杯》中这样唱道:“日月相聚时 , 星星干一杯;云雨相聚时 , 彩虹干一杯;姑娘小伙相聚时 , 天地干一杯;亲朋好友相聚时 , 彝家人敬双杯 。”又如《客人来到我家乡》:“客人来到我家乡 , 来到我们彝家寨;好酒倒给客人喝 , 高兴就喝彝家酒 。”再如《彝家客人今天来》中唱道:“客人来 , 客人来 , 客人今天来;路上过 , 古树棵棵在;路下过 , 马樱朵朵红 。六十六座青棚为你搭 , 九十九道松毛为你铺;笛子对对吹起来 , 白酒罐罐端出来 , 树上马樱红起来 , 彝家客人今天来 。”人们在娶亲嫁女、起房盖屋、喜庆丰收、节日庆典时都要唱酒歌 。一曲曲酒歌唱出了彝家人豪爽好客的热情 , 一首首酒歌唱出了彝家人对新生活的期盼和祝福 。
【罗婺彝族酒文化】 多年来 , 武定县高度重视民族文化建设 , 为弘扬武定酒歌这一宝贵的民族文化艺术 , 从广泛流传的二百余首酒歌中精选提炼出46首 , 采用电视艺术特有的画面语言 , 摄制成电视艺术片《武定酒歌》 , 把民族民间艺术挖掘整理再现出来 。酒歌从山乡村寨的农家唱进了城里 。《武定酒歌》还被人们当作今天最热门的插曲和电视片配音乐曲 , 运用到了纪录生活、结婚、纪实的录像碟片之中 , 受到观众的赞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