笊篱姑姑舞游艺民俗活动流行与牡丹江宁安地区,它是集神话、歌舞、说唱、算卦为一体的民俗信仰活动,是深藏于满族民间的又一民俗活动的奇葩 。因为满族先民饮食主要以谷子、糜子、大黄米为主,吃小米饭多以用汤煮然后用一种柳编工具“笊篱”把饭捞出来,因此,笊篱就成了每家每户不可缺少的生活用具 。满族崇尚万物有灵,每到正月十五,人们在欢度元宵节时就把笊篱用纸糊上并画上女人头像,由美丽的姑娘拿起来边唱边舞 。舞到高潮时还可以象算卦一样,回答父老乡亲们提出的各种问题,预祝来年种地丰收生活幸福 。这种娱乐欢舞形式本身就能给人们以审美享受,同时又具有极重要的历史、社会、科学等学术研究价值,同时也是提供给文学、戏剧、艺术创作的宝贵素材 。该项目已入选牡丹江市第六批非遗保护名录 。
满族的“笊篱姑姑舞”分单人舞、双人舞和群舞,表演者一人扮乡村少女,一手持帕,一手持“笊篱姑姑”偶,掩面出场,扭扭捏捏,羞羞答答,表现了少女的活泼、热情、勤劳和坚贞,数名少年欢跃围绕,舞之蹈之,挑之逗之,情趣横生,鲜活生动 。
“笊篱姑姑”是由薄木板制作成人头像,下有手持把柄,头上糊白纸,描绘成俏女面孔,此即“笊篱姑姑” 。
“笊篱姑姑”的故事源自满族民间的传说 。据传,乡间有一美丽少女,勤劳而善良,聪明而纯贞,倍受村民喜爱 。在随父打“年纸”(购置过年物品)的集市上,被邻村恶霸财主见了,遂欲强占为姜,少女严词拒绝 。但财主贼心不死,即于元宵节时逼亲而至,少女正持笊篱捞物,矢志不从,撞死家中 。村民痛伤不已,为怀念少女,每于正月十五日前祭之 。另外,旧时及五十年代农村的秧歌队中亦有一人扮老妇,手持一“笊篱姑姑”,又扭又浪,逗得观众哈哈欢笑 。秧歌队中的“傻柱子”贝刂于腰间挂一破笊篱头子(柳条编的),并不糊纸画像,丢当在腰际 。中国舞蹈家协会会员、省舞蹈协会理事、抚顺市群众艺术馆副研究员、满族舞蹈家栾榕年与新宾文化馆馆员、满族音乐家宋瑛二人经过长期挖掘、整理,创作成了“笊篱姑姑舞” 。十余年来,这一具有浓郁满族特色的舞蹈,不仅在省市获得最高奖,并且推而广之,为东北各满族聚居地区的广大人民群众欣然接受和首肯,成为满族人民文化生活乃至精神文明建设中的新鲜内容 。
满族的“笊篱姑姑”舞源于满族的民间传说和旧时的满族秧歌 。传说也好,秧歌也好,反映的都是“笊篱姑姑” 。那么,“笊篱姑姑”又是怎样产生的呢?它与民间的“请仙姑”习俗又是怎样的关系呢?让我们顺着这条藤摸下去,探探它的根源吧 。
【由“笊篱姑姑舞”看满族的占卜习俗】 在东北的元宵节习俗中,-有借元夕之日充实自己的民俗活动,如妇女们不仅做面灯卜旱涝,而且还“迎紫姑”、“问姑神” 。笔者五六岁时,正月十三四,二位叔伯姐姐,那时都是十六七岁的大姑娘了 。她们将年三十晚上煮饺子的柳条编的大笊篱头上糊上白纸,画上眼、眉、口、鼻、耳,涂上红脸蛋、红嘴唇,头上粘一只小花,这就是“笊篱姑姑”了,令我双手擎着,带我去房东头(厕所所在)转一圈,并在烟筒下站一站,不知她们口中哈叨些什么,然后回到屋里 。南炕上放着一张长方形的炕桌 。我们上南炕后,让我擎着“笊篱姑姑”,绕炕桌左爬三圈,右爬三圈 。而后,让我坐在炕桌南头,面朝北举着“笊篱姑姑” 。“笊篱姑姑”亦面朝北,姐姐们开始数道说;“戴上花,披上彩,笊篱姑姑下山来 。”“姑姑灵,姑姑灵,俺姐妹卜问什么你可要答应 。”于是,开始问卜,“笊篱姑姑”向前点头,即为答应,向后仰,即没答应 。在新中国成立前,农村青年妇女中这种“请仙姑”问卜活动是较为普遍的 。
东北农村还有一种“冲状”和“律律”习俗,这种习俗至今仍在农村老年妇女中流行 。有的小孩子被惊吓了,妈妈往往舀一点水洒在孩子被惊吓的地方,让孩子站在旁边,妈妈一手扶着孩子,下手沾一下洒了水的泥土,摸一下孩子身上,口中念念有词: “不吓,不吓,跟妈在家 。”沾下下,摸摸孩子的头说:“摸摸毛,没吓着 。”沾一下,摸孩子心口,说“摸摸心儿,魂儿上身儿 。”沾一下,摸着孩子的腿,说: “摸摸腿儿,吓不一会儿 。”这样重复几遍,待孩子精神好了,安稳了,才算完事 。有时孩子有个头疼脑热的,打不起精神,妈妈们往往让孩子躺在炕上,端来一碗清水,放在炕沿边上,拿三只竹筷子,方头朝下,捏在一起成三角形在水碗中竖立,边立边叨念说:“冲着谁了,快站住 。让孩子旺旺兴兴的,我给你烧纸 。”这种类似“扶乩”的习俗被称之为“冲状” 。还有在水碗上平放一块镜子!镜面朝上,取一只红皮鸡蛋,大头朝下,在镜面上立鸡蛋,边立边说:“冲着谁了;快让孩子平平安安的,我给你烧纸 。”这种“扶乩”叫做“律”,或称之为“律一律” 。
“冲状”也好,“律一律”也好,心里想着冲着谁了,叨念几遍,筷子和鸡蛋立的时间长了,平稳了,也就自然站住了,也就是冲着谁了 。
上述种种至今仍在农村老年妇女中传承着的民间习俗,无疑是汉族“迎紫姑”占卜习俗的演变而成的简单而普遍的占卜、咒祝习俗 。“迎紫姑”的传说早在我国汉唐以来就已经开始并流传开了,据传说,紫姑又叫“坑三姑娘”,唐朝人,姓何名媚,字丽卿,生于山东莱阳 。武则天时,山西寿阳刺史李景见何媚天生丽质,遂起歹心,害死了她的丈夫,霸占了何媚 。李景的大老婆为人阴险狠毒,见何媚似天仙丽人,又恨又妒,于是在正月十五元宵节之夜,趁何媚解手时将她害死在厕|所中 。何媚死后,冤魂不散,趁李景去厕所时悲悲啼哭,厕所内且有刀兵喝骂之声 。这些情景被武则天听到后,对何媚的遭遇甚为同情,就封何媚为“厕神” 。因此,在关内祭紫姑活动极为普遍 。
紫姑何媚成了“厕神”,受到人们尤其是妇女们的崇拜 。于是妇女们剩用纸偶或木偶做成“紫姑神”,在元宵节之夜于厕中祭之 。其法大致在元宵节前,妇女们做纸人或木偶,或用衣衫披在笤帚上当紫姑,再来到厕中祭祀 。察时念念有词:“子胥不在,曹妇已行,小姑可出(子胥,婚也;曹,大妇也) 。就是说:“两个狗男女都不在家,紫姑你可以放心地出来了 。”如果这时偶像动了,就是“紫姑神”来了,可以占卜吉凶、预知祸福,可以向她提问 。问题多是可以用数字回答,问后她可以无风自动地点头在给定的数后选择点头的次数或方向,以回答所问事情的可否 。这种形式,与汉唐以来兴盛道教方术有直接的渊源 。旧社会时,婴儿降生,先要落在净桶内!就是天子圣贤亦不可免,因此,厕神也是很风光荣耀的 。
紫姑虽为厕神,但由于受人崇春,并非为排污或生育之事!而是为民间休咎祸福、占卜吉凶 。旧时,常有卖紫姑和神码的,在祭祀紫姑时烧化 。
紫姑作为民间宗教之神也传到关东 。《三教搜神大全》说:“紫姑神死于正月十五,故显灵于正月也 。”旧时,每年定在正月十五日晚,妇女们在厕所边或猪栏边摆酒食、果品,迎接紫姑下凡 。迎神时用两个青年女子,各以一指抬米箩至厕边 。米箩中间插一竹筷,焚香请仙姑上轿回屋内,屋内桌上铺一层沙或糖,两青年女子各用一指抬米箩 。据说,竹筷子能自动在沙或糖上写字,是紫姑降临,能预卜各事凶吉 。
迎紫姑习俗传到东北后,即迅速在东北各地普及开来 。据1926年铅印本《双城县志·岁时民俗》载: “正月十五日,……晚间妇女请姑姑神,卜问本年一切休咎 。法,以木勺为首,横缚一木为两臂,下缚有叉之木为两足,句上包纸,绘眉、目、口鼻,顶插花,身著衣,携之厩中,念数语,入室,以秤称之,较重于前,则神至矣,扶置炕桌旁,向间诸事,以前后磕头为休耸所由判 。此即古之赛紫姑耳 。”1929年铅印本《珠河县志》、1929年铅印本的《锦西县志》、1931年铅印本的《东丰县志》、1930年铅印本的《台安县志》、1931年铅印本的《义县志》、1933年铅印本的《铁岭县志》以及1937年铅印本的《海城县志》等等,均对迎紫姑习俗有详略不同的记述 。.
迎厕神紫姑,这本源于关内汉族的习俗,传入关外的东北满族聚居地区之后,无论形式还是内容都有了许多变化,这种变化表现出了汉满民俗文化的融合 。如满族聚集地区的新宾、本溪、桓仁、清原、岫岩弋凤城等地,在元宵节,除按旧俗观灯外,县街及大部分村电还办秧歌、跳民族舞 。旧时有拜灯官及打(唱)太平鼓等,几至多半夜,甚而通宵达旦 。与迎紫姑相似的是以民族歌舞的形式祝愿农业取得好收成,这就是满族的“笊篱姑姑舞” 。传统的“笊篱姑姑舞”既与汉族“请紫姑”相似,又有满族自己独特的民族特色,其俗多在正月十四至十六晚进行 。新宾及其兄弟满族自治县成立庆祝大会上,均编排了满族秧歌、舞,但尤其不可少的是“笊篱姑姑舞” 。在旧社会,是时用新柳条编成新笊篱,外糊以白纸,并画上一个俊姑娘的头像,挂在1 。7米左右的木杆上;有的还给姑娘偶穿着红衣,两手各置拿手帕等,将“笊篱姑姑”打扮好,先供在房西头 。
届时,由一个十三四岁的小姑娘,头扎红布,把“笊篱姑姑”举到院子里,人们开始围绕着“笊篱姑姑”形占舞唱歌 。唱词中有“笊篱姑姑下山来,十五、十六看灯来,梳的什么头,梳的四散头,头上抹着桂花油 。”有的地方则流行“笊篱姑姑本姓白,戴朵花,背着柴,扭扭哒哒下山来,你也拍,我也拍,拍着手儿跳起来”的歌词 。满族群众相传,此时原是纪念古时被虐待而死的姑娘,因此,“笊篱姑姑”有的地区亦称“笊篱姑娘” 。然而,人们在此俗中真正的动机,却是利用这个仪式向“笊篱姑姑”问卜 。据说,只要问的人心诚,就可以得到回答,如是肯定,回答则向前磕一个头;反之,则向后磕一个头,所以,引“笊篱姑姑”一定要选天真活泼的小姑娘(有的地方也选小男孩),认为这样就可以有神灵感应 。满族的“笊篱姑姑舞”及问卜活动,自暮到午夜止 。
类似的问卜活动,在东北各地农村表现出各自的差异 。各地依据一方之人的理解而使此俗出现种种变幻,在时间上亦各不统一 。如锦西县是在正月十一日,谓之“请紫姑日”;义县正月十三日谓“请天仙”或“包仙人骨”;海城县正月十三日谓之“请天仙”或“请紫姑”;铁岭正月十四日为“请紫姑神”;台安县在正月+五日“迎姑娘”;东丰县这天称之为“迎紫姑”;双城县这日为“请姑姑神”;新宾则谓之“请笊篱姑姑” 。在这些地方圹所谓的姑姑有的不是用笊篱,也不用木勺,只用三根筷子或一个鸡蛋问卜,而且时间也不仅仅是在正月元宵节前后,而是平时有事,即可随时请卜,其祝咒,亦即“姑姑灵,姑姑灵,筷子姑姑有灵应” 。之后,即可间休咎祸福 。这种形式在文化心理上差异并不大,都可看作是古代扶乩的变化,是满汉文化融合的反应 。而满族的“笊篱姑姑舞”,不正是汉满习俗的融合吗!
- 尼泊尔的活女神--库玛丽
- “哭夜郎”原因简析
- 萨满仙门有关“水”的注意事项
- 走路没有脚后跟需知事项
- 融水苗族百鸟衣节
- 天门 中国蒸菜美食文化节
- “光猪”滑雪节
- 七夕福建光泽人民“量桥”风俗
- 古人如何欢度“妇女节”
- 贝店:搭上电商顺风车,却在疫情期间“开倒车”,关闭1400家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