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洞头七夕成人节


浙江洞头七夕成人节

文章插图
七夕成人节,是洞头民间在七月七为年满16岁的丁口举行的成人节 。洞头的七夕成人节有请七星亭、祭拜七星夫人,为孩儿祈福和举行成人仪式的传统节庆活动,做巧人儿饼、红圆、红龟和姑娘乞巧、拜床母和十六岁成丁等内容,当晚的祭拜也有特指的含义和固定的程式 。“七夕”成人节不但是海岛居民的传统节日,它还包括民间手工纸艺(扎七星亭)、民间木刻(巧人儿印模)、刺绣、等工艺的展示 。尤以16岁成人仪式为其特色 。
“七夕”成人节在洞头已有300年历史 。早期应追溯到民间传说牛郎织女在民间的流传 。300多年前洞头区操闽南语居民的先人从闽南入迁,由此带来了这种习俗沿袭至今,成了洞头民间独具特色、文化意蕴丰富的节日习俗 。
七星夫人又称七仙女、七星娘,即民间传说的王母娘娘的七个仙女 。在洞头当地,至今还流传着七仙女救助民间疾苦的故事 。

浙江洞头七夕成人节

文章插图
【浙江洞头七夕成人节】 相传,很久以前,玉皇大帝听闻神仙上奏,人间用糯米饭拌蛎灰砌坟墓糟蹋五谷,导致洞头海岛闹饥荒,于是下旨让这一带三年大旱五谷不长,出现人吃人惨景 。七仙女下凡,从老渔伯口中得知,穷人吃的是野菜糠饼,财主才用糯米饭砌坟墓,老渔伯16岁的孩子饿得皮包骨头 。七仙女用米粉做成“人形馃”,帮人们度过这一劫 。老渔伯儿子吃过这种馃,不久就长得强壮 。于是人们把这种馃叫做“巧人儿”,16岁成丁也沿袭了下来 。

浙江洞头七夕成人节

文章插图
据了解,以前洞头人都靠打渔为生,风波浪里乞食,随时有生命危险,而且海岛又与陆地海天相隔,医疗条件落后,一旦生病只能祈求神明保佑,所以人们在“七夕节”做成人礼 。一来是祭拜神明祈福保佑,二来也是让家中男丁早早成人,承担家庭责任 。“七星亭”是一种仿亭阁的剖面形状扎制的纸艺,最高为7层,结构精致、工艺复杂,亭阁正面门额挂有“七星夫人”匾牌,阁内正厅贴着七仙女画像 。

浙江洞头七夕成人节

文章插图
洞头当地人16岁过成人节一定得买“七星亭”,也是七夕的感恩象征 。据洞头“非遗”中心介绍,洞头民间“七星亭”作坊有20多家,大的作坊一年销售“七星亭”2000多个,小的也有200多个,洞头每年祭拜七星夫人的家庭有近万户 。除“七星亭”之外,七夕节也少不了“巧人儿”,也称之为“馃” 。“巧人儿”即印着各种人物、动物形状和花卉图形的米制品 。以前挨家挨户都会做,现在一般从市场上直接购买 。成人礼的祭拜,一般在七夕节的下午,厅桌摆到门口,摆上“七星亭”、“巧人儿”及供品 。

浙江洞头七夕成人节

文章插图
据省级“非遗”传承人黄振励介绍,供品挺有讲究:七样干品、七样熟食、七双筷子、七个酒杯、七盏茶叶,7朵指甲花、7盒胭脂粉、7根针线等等 。仪式结束,意味着孩子就长大成人了,以后不用给“压岁钱”了 。三百多年来,尽管时间推移,时代变迁,这个习俗一直保留较为完整,成为独具海岛民间文化特色的传统节日习俗 。2009年列入省级“非遗”名录,东岙村被列为市级“非遗”项目传承基地 。
据洞头县民协会长陈爱琴介绍,“七夕”习俗最早从福建泉州随着人口迁徙传入洞头,主要分布在操闽南语的北岙镇、东屏镇、元觉乡和霓屿乡等50个村居 。习俗的祭拜程序、制作技艺等一直保留完整,原生态的民俗传承300多年,在当地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体现了我国七夕传统文化的古朴本真,由此打动了中国民协的专家们 。

浙江洞头七夕成人节

文章插图
在明清之际,于闽南形成的七夕节“作十六”成人礼至今盛行于台湾台南市开隆宫,与洞头七夕节成人礼出自同一源头 。为此,2014年的七夕节,举行授牌仪式的同时,洞头县还将举行“海峡两岸七夕文化与成人礼研讨会” 。陈爱琴认为,这对于加强海峡两岸文化认同与交流有着重要的意义 。洞头县民协会长陈爱琴表示,“中国七夕文化之乡”这块牌子拿下来之后,将对全县的七夕习俗的祭拜程序、制作技艺做全面收集整理,建立系统的传承机制;将在东岙村传承基地设立“七夕民俗展示馆”;设立“七夕文化”研究会机构,每年邀请全国专家来开研讨会;与旅游相结合,设置“祈福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