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老人祝寿的习俗由来已久,根据老人年龄的不同,祝寿的名目也不同 。
古时按甲子、乙丑、丙寅纪年,60年一个花甲,人活到60岁,称为花甲之年 。河南人习惯把60岁作为正式祝寿的起点,民间有“不到花甲不庆寿”的说法,60岁之后的每五年称作“小寿”,每十年称为“大寿” 。
祝寿多按虚岁提前一年,59岁做60大寿,69岁做70大寿 。做过寿后,往后就不能间断,平常小庆,整十岁大庆 。旧时风俗,有做99寿者,谓之“白”寿,意为百岁缺一 。百岁老人往往不言百岁,而只言99岁,取“九十九,活不够”之意 。
一般家庭在老人每年的生日都要庆寿,但规模比较小,一般是后辈们聚在一起,摆上酒席庆贺一下,出嫁的闺女购置寿糕、将馒头蒸成桃形的寿桃回来孝敬老人 。如今,农村地区也接受了新兴的祝寿形式,给老人送生日蛋糕,但很多人避讳“吹灯拔蜡”这类不吉利的词,不在生日蛋糕上点蜡烛 。不过,给老人祝寿时,“长寿面”一直是不可缺少的食品,子女要把自己碗中的面条向老人碗中添一些,谓之“添寿” 。
从老人60岁时开始,有些家庭会举办规模较大的庆贺活动,称为“大庆” 。大庆时,有的儿女还请来专业剧团唱戏、演电影、请人说书助兴 。
寿日这天,屋内张灯结彩,中间摆上方桌,桌上点燃两支红蜡烛,摆满寿果、寿酒、寿鱼等,墙上挂着寿星图、红色寿幛和上写着“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的寿联 。祝寿前要鸣放鞭炮,老人穿戴整齐,坐在上首 。晚辈们均整其衣冠,依次给老人磕头,恭敬地向老人献上寿果和寿蛋,老人则把这些食品分给众人同吃,参加寿宴时吃东西俗说是替老人“嚼灾” 。然后人们祝酒、品菜,共享天伦之乐,欢声笑语溢满寿堂 。
老人到了66、73、84的年龄,晚辈给父母做的寿就比较特殊了 。
按旧俗,有些人做寿不从60岁开始,而是从66岁开始 。庆祝66岁大寿,是寿俗中最为隆重的一次,因为这个年龄,占了两个6字,象征着“六六大顺”,老人和晚辈一般对此都很重视 。
“六十六,娘吃闺女一块肉”,这种习俗由来已久 。父母66岁生日那天,出嫁的闺女回娘家给父母拜寿,寿礼少不了一块肉 。这块肉,意味着女儿是父母身上的一块肉,女儿长大了,趁父母生日之时,买肉来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虽然是买的肉,也象征着是割自己身上的肉 。买肉时不能计较肉的多少,须一刀割下来,以示儿女对老人的敬意 。有的儿女则购六斤六两肉为父母祝寿,还要蒸小馒头66个,请老人食之,别人不得分食,否则谓之“夺福” 。
民间有“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叫自己去”的说法,有的老人到了这个年龄,心情比较紧张 。做儿女的趁父母生日时,买条活鲤鱼让老人吃 。鲤鱼善“蹿”,寓意这一“蹿”,老人就过了难关 。这天的早餐,老人一定要吃鸡蛋 。鸡蛋煮熟后,女儿在天还未亮时,将鸡蛋拿到麦场上,骨碌几圈后,回家让父母躲在门后吃掉,称为“骨碌运气”,说是吃了这鸡蛋,可以交好运 。
【郑州祝寿习俗】祝寿作为一种古老的习俗,表达了人们的美好愿望,增进了长辈与晚辈的感情,体现出浓浓的亲情和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
- 新密婚丧习俗
- 郑州生育习俗
- 祝寿礼 荣昌老人的生日庆典
- 承德民间结婚挂门帘的习俗
- 潮州冬至习俗之过冬纸
- 揭阳普宁辞旧迎新“跳火墩”习俗
- 潮州春节习俗之除夕洗花水
- 海南春节美食习俗
- 海南各地区过年传统习俗
- 白露节气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