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简要地叙述了四川布依族的基本情况,着重论述四川布依族稻作文化习俗,包括耕作制度、作物品种、信仰崇拜、婚丧习俗、节日、禁忌等等 。
一、基本情况
布依族是四川14个世居民族之一 。据200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四川布依族共有8215人 。
主要分布在凉山彝族自治州的宁南、会东县,其次是木里、普格、西昌、雷波等县,与汉、彝、傈僳等民族交错杂居,极个别零星居住在省内其它地、市、州、县 。
四川布依族多数人是清嘉庆年间(1796—1820年)黔西南各民族人民反清斗争(南笼起义)失败后从贵州省经云南省巧家县逃往川、滇、黔三省交界地定居的,一部分人是因为上述原因随先行者陆续入川的,还有一些人是因为通婚、谋生等原因先后迁居四川的 。
布依族自称“布依”、“布越”、“布雅伊”、“布仲”、“布饶”、“布曼”、“仲族”等 。学术界一般认为,布依族是古代“百越”中的一支,经历代民族融合而成 。从民族语言、古称、自称、风俗习惯及地理分布考察,布依族与与壮族具有同源的关系 。20世纪50年代,共和国有关部门组织专家、学者经过民族识别,将其认定为布依族 。从此,与贵州、云南等省一样,布依族被定为四川世居民族之一 。布依族操布依语 。布依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与壮语、傣语、侗语、水语、黎语等少数民族语言有历史的渊源关系 。
四川布依族入川后仍然保留着自己的民族语言 。据调查,宁南县西瑶乡布依语与贵州水城附近的布依语完全相通,宁南县新华乡布依语与贵州安顺布依语完全相通 。
布依族过去没有文字,一直使用汉文 。1950年代以后,政府为布依族创制了用拉丁字母拼音的布依文,但四川布依族并未使用 。因为长期与汉族、彝族、纳西族等民族接触,他们早已能够操一口流利的汉语 。目前,只有老一代布依族在本民族内部讲布依语(他们称为“打话”) 。如果父母都是布依族,孩子能够听懂布依语;如果一方是布依族,孩子就听不懂 。年轻一代布依人已多习用汉语,越来越多的人并会识、用汉文 。
四川布依族大多居住在依山傍水的海拔1000米左右的二半山区 。会东和宁南布依族聚居区紧邻金沙江及其支流,木里布依族聚居区在雅砻江边 。虽然是自然地理条件较为恶劣的山区,但因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地还算肥沃,适宜农耕,故四川布依族选择了一种典型的农耕民族经济生活方式——水田、旱地兼作,主要种植水稻,并兼种玉米、小麦、高粱、荞麦、薯类和豆类作物;还种植棉花、油菜、烤烟、甘蔗、茶叶、柑橘、桃、李、杏、香蕉等等经济作物 。为了养蚕,许多农户在田间地头遍植桑树 。绝大多数人还根据各自家中经济、庭院等条件,或多或少地养有猪、牛、羊、鸡、鸭、鹅、兔等家畜、家禽 。近些年,在政府的资金、技术等方面的扶持下,许多农户从事多种经营,在制糖、养蚕、林果、养殖、经商等多方面发展,不但解决了温饱问题,还走上了致富的道路 。四川布依族山区的矿产资源相当丰富,主要有煤、铁、铅、锌等矿 。如,仅宁南县西瑶乡拉落村,铁矿储藏量即达1.4亿吨,品位在30-50%之间,如能开采,可以转化全乡1/3的劳动力 。
旧时,四川布依族绝大多数为贵州南笼府及其附近地区的贫苦农民,民族内部的阶级分化并不明显 。他们多租种汉族和彝族的土地耕种,地租以实物为主,租额通常在50%以上 。如,会东布依族租种汉族的土地和种植自己开垦的土地,在农业经济生活中大约各占一半;宁南县布依族大多数人租种黑彝的土地 。除了维持基本生活外,布依人很难有资金购置田产,经济发展水平极其落后 。在政治上,布依人受汉族地主和黑彝、土司和历代旧政府的统治 。清末民初,他们是披砂、会理村土司属民 。民国时期,国民政府在布依族村寨实行保甲制度,甲长由布依人担任,主要履行催款、催粮等职责,如本民族内部发生纠纷,他们负责调解、处理 。
同时,原有的家族制度仍然得以保留 。其典型特征是聚族而居,一姓一寨或一姓数寨,各村寨以辈分最高者为“寨老”成为自然领袖,负责调解本寨内的家庭、社会纠纷,对外维护本寨人的利益 。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四川布依族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方面面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显著变化,但同时保留了民族传统文化的许多特点 。古代,布依族多住竹木结构的干栏式建筑,近几百年已有显著变化 。入川以后,他们和当地汉族一样,选择了土木结构的平房,并多为四合院的形式 。进门后,平坦的地面上多有一个较大的天井,是晾晒粮食和人们在节日或喜庆之日聚会的场所 。正房(亦称堂屋)面积较大,供全家餐饮、聚会和接待客人使用 。其两边的开间是全家大小的卧房 。卧房旁边延伸的一间用作厨房 。传统的干栏式建筑遗留的典型特征是堂屋前方左右相向的房屋—“厢房” 。这是一楼一底的一种在中国南部许多少数民族村寨常见的房屋结构 。一侧的上层为客房或家庭成员的卧房,下层关养牛、羊、猪等家畜 。布依族主食为大米,分为籼米、糯米两类 。
20世纪后期杂交水稻问世以后,有关部门曾在布依族地区推广,但许多布依族同胞认为其“口感不好”,仍然坚持种植他们认为“品质好”的传统水稻品种,食用其加工后生产的大米 。一般是煮成干饭或稀饭 。其次,是玉米 。人们将其脱粒后磨成碎粒,掺和在大米中煮干饭或稀饭,或是磨成粉,掺少量糯米做成粑粑 。小麦多磨成面粉,做成面条等食用 。作为主食的补充,红苕和土豆也是人们经常的食物 。
布依族喜食蔬菜,其宅地附近都有菜地,人们精心种植着四川各地常见的萝卜、青菜、白菜、莴笋、芹菜、黄瓜、冬瓜、茄子等各类蔬菜 。其吃法四川汉族农村差不多,或煎、炒,或烧汤 。他们用青菜制作的酸菜尤具特色 。其作法是将青菜洗干净后,稍微晾晒,再切成小块,加入糯米所做的甜酒和大蒜、辣椒粉和食盐,拌和匀净后,再装进坛内,密封后任其发酵 。讲究者还要加上冰糖等物 。布依族的风味食品,最著名的是杂骨汤—一种鲜香开口,令人垂涎欲滴的待客佳品 。每年腊月杀猪以后,人们将猪的排骨砍细、砸碎,加入糯米粉、食盐、辣椒粉和酒等,调和匀净后,放进一个大坛之中贮存两月左右,让其发酵 。然后用油炒,或干吃,或煮汤,每逢客人莅家,布依人会热情地端上香气扑鼻的杂骨汤,令客人吃后久久难忘 。在一些布依族村寨,相邻的汉族、彝族也会做此汤 。
布依族传统服饰尚青,并喜在以青色为基调的服饰上镶配蓝、白等色为装饰 。旧时,布依族男人头戴毡帽,或包头帕,上身穿青布对襟或右开襟短衫,青年人穿右边开襟短衫,下着长裤;老年人着青布长衫,下穿青布长裤,脚穿皮包布边鞋,整个装束与当地汉族基本相同;青年妇女留长发,并编成两条长辫,头上常常包一块青布头帕,婚后改梳发髻,配戴发簪 。上身穿右开襟的长衫,下身穿裤,腰间系一条黑色绣花腰带,脚穿绣花布鞋 。多喜用青、蓝、黑三色布条绣上花边,缝于背部、袖口、下襟、裤脚等处 。会东的老年妇女也有穿裙者 。
耳环和银项圈是妇女们喜爱的配饰,这增添了她们的绰约风姿 。多年来,布依族服饰已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已很少有人穿传统服装,而穿机制服装者越来越多,和汉族服饰几乎一样,款式常随市场变化 。藏青、蓝、黑、灰、橄榄绿等色成为人们服饰习用的颜色,有条件的中青年人还购置了西装,系上了领带 。
二、稻作制度
水稻是四川布依族主要的农作物之一 。自入川以后,布依族长期种植水稻,形成了一套独特的耕作制度和耕作习俗 。旧时,他们主要种植白日草、大白谷、小白谷、毛粘、红谷、白酒谷、红酒谷等品种,有早稻、中稻、晚稻三个类型 。早稻以救灾度荒,栽培面积小;晚稻是缺碎田栽培类型,面积稍大;中稻占主导地位,种植面积大,产量较稳定 。布依族农民一般将稻种分为粘稻和糯稻 。粘稻为主要粮食,广泛栽培;糯稻仅作副食,栽培面积较小 。粘稻和糯稻均为高杆品种,杆高1米以上,不耐肥,不抗倒伏 。
【四川布依族稻作文化习俗】 一般在春分播种,秧田亩播种量为100公斤左右,多为老百姓俗称的“牛毛秧”,两犁两耙栽秧,珠行距40公分左右,亩植5000窝,施肥一底一追,或栽“白水秧”,处暑前后收获 。全生育期150天左右 。由于耕作制度粗放,过去生产水平很低,一般每亩单产仅235公斤左右 。自20世纪50年代以后,布依族地区逐步推广了农业科学技术,先后开展了大田选种、泥水选种和温汤浸种等不同于传统水稻栽培方法的新技术 。1954年,以培育壮秧为主推广新式秧田,2米开厢,开沟排渠,减少播种量 。
同时,开始推广稀珠密植,要求窝距20公分 。并开始提倡增施肥料,消灭白水秧 。1957年,在水秧旱苗的基层上推广湿润育秧,日排夜灌,保持田面湿润,提高了成秧率 。1966年后,随着水稻矮杆化,推广合理密植,窝距20公分,窝植5—7亩,亩有效穗18—20万穗 。1976年后,推广了“一手清”施肥法(在整地前一次施入),“v字形”施肥法(底肥50%,追肥50%),“重底、早追、后补”施肥法”(底肥60%,分蘖前追肥20%,穗肥看苗追肥10%) 。以重底、早追、后补施肥法效果最好 。1978年后,推广薄膜育秧和温室两段育秧,有效地防止了烂秧,秧田播种量降至每亩20至40公斤,普遍能育成片子秧三x秧,消灭了牛毛秧 。
由于在栽培中较多地运用了现代科学技术,目前布依族地区水稻平均亩产在550公斤以上 。
三、婚丧习俗
布依族普遍实现一夫一妻制 。过去,青年男女之间交往比较自由,未婚男女可以利用节日、外出劳动等机会,聚集在一起对歌,表达爱慕之情,如男方同意,就可以盟誓订下终身 。但绝大多数婚姻仍由父母包办,男女12至13岁时,父母就开始为其操心 。结婚的双方讲究门当户对,父母为女儿择偶时,尤其看重对方的经济条件 。还流行订“娃娃亲”(亦称“背带亲”)的习俗 。其显著特点有四:一是同宗同姓不通婚,但受人口限制,近亲结婚者较多;二是和其他民族不通婚,但有招赘汉族、傈僳族为上门女婿者(不过多数汉族不愿与布依人通婚,原因主要是嫌布依人说话听不懂;彝族姑娘则因为嫁布依人无钱可得,嫁本民族可得可观的聘金);三是流行单向姑舅表婚,即姊妹的儿子可以娶兄弟的女儿,但姑家之女决不可嫁舅家之子 。四是婚恋较早,女孩12岁,男孩13、14岁就可以谈恋爱,15、16岁是两性来往最为频繁的年龄,婚前同居者较多,但多数能够成婚 。
目前,四川布依族的婚姻多为自由恋爱和媒人说合相结合 。青年男女相恋后,父母也同意,男子家要准备一坛酒及香、纸、糍粑(糍粑必须有12个,以10个送女方父母,2个送媒人)等礼物送到女方家 。女方家以之祭家神,并请来家族长者、亲友一同喝酒,商议亲事,俗称“吃罐酒”,宣告双方正式订婚 。姑娘的头发也要从中间分开编辫,表示已经许配人家 。以后,女方也要选择日子,带上礼品到男方家“敬家神”,称为“喜口茶” 。并将姑娘的生辰八字开给男方,共同商定结婚的有关事宜 。婚前,要请巫师推算结婚日期,称为“开庚” 。
结婚年龄一般是18岁左右,人们认为男比女大1至2岁最好 。结婚的前一天,男方要请一个能说会唱的“押礼先生”(亦称“迎亲先生”),随同礼物一道到女方家迎娶 。女家要用板凳或人将迎亲者拦在大门外,对歌、说“四言八句”、喝酒,“押礼先生”输了要罚酒一杯,赢了才放行,如此三关,才能进屋“敬家神” 。新娘出嫁的前夜须哭嫁,有的姑娘在嫁离娘家前要以唱歌的形式哭三天,内容多为叙述父母生下她后如何艰难将其抚育成人,自己是怎样舍不得离开父母、兄弟、姊妹及其他亲人,并骂男方来接亲者(当然是假骂) 。如果不哭,会被人耻笑 。
哭嫁时,平时与新娘要好的同村的姊妹会前来陪伴,并在次日跟随新娘兄弟、亲属去送亲 。迎亲时,新娘要手持一张新手巾,据说是为了辟邪 。过去习坐骄或滑竿,现早已改为步行 。新娘达到夫家之后,亦须通过院子门、堂屋门、卧房门等三道大门 。新郎家的亲友会在每道门口设置障碍,每经过一道门口,新娘家亲人会被新郎家两个会唱歌的亲友拦住对歌 。如答唱不起,就拦住不让进屋 。到一定时候,另一处突然来人抹黑 。送亲者对歌使夫家满意后,才让其通过 。但新娘要先到邻居家暂时休息后,才被请进男方家堂屋拜堂 。
开宴时,送亲者不与其他客人混坐,主人要以双份菜招待他们 。席间,送亲者与其他客人对歌联欢 。送亲者一般要住3天或6天才回家 。婚后3天、7天或一个月时,新娘回门,礼品中也必须有12个糍粑,分别献给双亲和媒人 。婚后3年内,出嫁的女儿都要回娘家拜年,12个糍粑亦为礼品中不可或缺之物 。⑧ 过去,四川布依族婚后有“不落夫家”的习俗 。新娘在夫家拜见公婆以后,新婚之夜不与丈夫同居,只在夫家住两三天即与送亲者一道返回娘家 。俗称“坐家” 。但每逢农忙季节或夫家有事需要帮忙时,由丈夫的姐妹接至丈夫家中住一段日子,忙完后再返回娘家 。这样来回往返,少则2、3年,多则7、8年,在此期间,女方保留自由 。民族社会对寡妇再嫁持宽容的态度,舆论对之不会谴责,但须征得亡夫亲属的同意,而寡妇在再嫁后则丧失了支配原夫遗产的权利 。
近半个多世纪以来,布依族的婚姻状况有了根本的变化 。主要表现在:
一、婚恋的年龄普遍推迟,17、18岁甚至年龄更大才恋爱、结婚者不乏其人 。
二、通婚的半径明显扩大,与异民族通婚者已经非常普遍 。如,宁南县西瑶乡拉落村布依族人家中,潘姓、何姓、伍姓、王姓、赵姓、马姓、卢姓等都与汉族建立了婚姻关系,或娶汉族女子为妻,或外嫁汉族男子,伍姓甚至有女远嫁至重庆市渝北区;伍姓和王姓还分别与娶了彝族和苗族媳妇 。
三、对方的经济条件虽然还是择偶的重要标准之一,但已经不是唯一的标准,相貌、身材(一度时期内甚至包括出身、退伍军人、党团员等政治条件)等都成为了婚姻是否成功的重要因素 。
四、修改后的婚姻法颁布后,近亲结婚现象有了根本的改变,优生、优育为越来越多的布依人认同 。
五、婚后“不落夫家”的习俗早已不复存在 。
六、经过有关方面的长期宣传,男女平等的思想更加深入人心,妇联主任在家庭纠纷和村务活动中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布依族长期具有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父母悉心抚养、教育子女,儿女尽心赡养、安葬老人 。并且富有同情心,乐于助人,与汉、彝、傈僳等民族皆能和睦相处 。过去虽然有较为严重的重男轻女、男尊女卑的观念,如儿子才有财产继承权,年满12岁的女孩不能参加祭祀祖宗等重大宗教祭礼活动等,但处理家中事务时,夫妻双方都有发言权,父母也比较尊重子女的意见 。这是和汉族封建制的家庭大不相同的 。
长期以来,布依族流行的家庭结构是:婚后,儿女一般与父母分开居住 。兄弟分家之后,父母一般与小儿子同住,也有父母与其钟爱的儿子同住,以照料家务 。布依族待人热情、厚道 。客人到家,常常奉上一小碗酒,或以葵花子等招待 。打糍粑是他们迎接客人的尊贵礼仪之一 。在宁南县西瑶乡流行的民谣典型地反映了布依族热情待客的风俗,该乡有水库、拉落、把口、大水沟四个村,拉落村是布依族聚居村 。民谣概括四村待客的风俗说:“水库的烟,拉落的酒,把口的茶,大水沟的晚饭 。”
因为长期接受汉族文化的影响,布依人死后多用木棺行土葬,只有孕妇和凶死者才实行火葬 。一般葬仪都非常隆重,但各地略有差异 。如,宁南县布依族老人去世,人们首先要安顿好遗体,在死者口内略置金银或钱,要绝对避免日、月光照射 。棺底铺稻草灰 。1岁1碗,上10加1计算 。如死者是50岁,要铺50碗;灰上垫钱纸,也是1岁1张,上10加1,盖棺后在棺上放1碗糯米饭 。儿女们坐在较矮的草垫上,以示自己地位的卑微和对死者的虔敬 。同村的亲友到死者儿女的舅家报丧 。去报丧者须带一瓶酒、一叠纸钱、三炷香,并在酒瓶盖上盖一块小的白布,表示要为死者举行隆重的丧葬祭祀活动(布依人称为做“斗摩”);若瓶盖上盖一块小的白纸条,则表示不举行隆重的丧葬祭祀活动 。见了这些标志,舅家才好准备参加丧事活动的礼物 。
丧家要做“斗摩”者,舅父家必须做一把“纸伞”送给死者到阴间享用 。据说此伞有保护亡魂的作用 。整个丧葬祭礼都由先生用布依语念经书 。宁南布依族丧葬过程可以分为请铜鼓、开天门、朝幡、醒魂、游城、指路、女婿上祭、送葬等阶段;会东布依族举行葬仪则有挂铜鼓、请祖师、起经、送灵房子、送伞、死者上路、游城、送葬等程序 。
人死,带上钱纸、酒去选、砍一棵松树 。要看树会动才砍,树不动就不要 。要吊上两砣白纸,像望山钱 。人们先要挂铜鼓,敲铜鼓 。认为,人断气时像入睡一样,只有听到铜鼓击响才知道为他举行的“开路”活动已经开始,灵魂才真正离开肉体,人才真正死去 。所以,人死后,亲属把香烛纸钱送到先生家,祭请铜鼓 。祭献过的铜鼓用一根粗麻绳贯穿其四耳,然后用衣服火毛毡将铜鼓包裹严实,连同包有鸡蛋的一小包米由死者亲属背到死者家中,并将铜鼓悬于灵堂内 。铜鼓侧悬,皮鼓平置,“先生”坐在小凳子上,脚尖略垫小皮鼓一侧,左手执一根直竹棍,右手执一根用玉米叶子包成槌头的鼓槌,左右手交x按布依族经书上的鼓点敲击 。鼓谱共4段12节,象征一年12个月,一天12个时辰 。敲击铜鼓开始,头包白布孝帕的死者亲属放声哭丧 。随后是起经,布依语称“中赛” 。即为死者灵魂开路,指示灵魂升天 。“先生”先在死者堂屋中的屋脊上顶一块瓦,给死者升天引路,意思让死者灵魂能自由出入 。然后,他站在死者棺木前念经,内容是叙述死者生卒年月,生平事迹,颂扬死者善良、忠厚、勤劳的美德 。接着,在灵堂门前院中栽一棵4—5米高的小松树作为灵魂升天的幡杆 。“先生”站在幡杆下,持幡杆上所挂经咒,念念有词 。大意是指引亡灵由幡杆升向天 。
丧事中要指定1人(一般为死者女婿)“扫灵堂” 。扫灵堂者不仅要负责搭灵堂和管理灵堂,而且要负责整个丧葬事宜的指挥 。已出嫁的女儿接到父母或祖父母亡讯后,要送灵 。有送“灵房”和“灵伞”两种 。灵房是以竹子扎成房架,用黄、绿、白、金等彩纸剪成如三个阶梯的形状刻上花,依层次贴在竹子骨架制作而成 。岳父死,女婿买灵房,用布依语唱歌,别人为唱歌者抹黑,问“你从哪里来?”抹到一定程度,用脚踢(被踢者也有生气者) 。同时,女婿上岳父家,要蒸一甑糯米饭,女婿抱一块糍粑敬献死去的岳父 。死者的女儿、亲属都可以扎彩色灵伞送来丧家,亲家则只扎白素灵伞 。人们送灵伞时,照例要唱孝歌 。
人死后,通常在第三天即殓尸棺木抬上坟山 。在这之前,要祭灵,祭灵的糍粑由扫灵堂者提供,但因为有抢糍粑吃的习俗,往往糍粑刚打好就被抢光,有的要打好几次才有祭灵的糍粑 。此时,“先生”念经为亡灵解罪 。众人还在“先生”的带领下,手执长刀从灵堂出来,到村外空旷处念经,再次为亡灵解罪,并送亡灵上路(即游域) 。之后,由8个(或更多)青壮年男子抬棺 。抬棺者中途只能休息3次,其中第一段路由扫灵堂者家抬,其余为丧家1 5的人抬,众人相随,将筒钱、望山钱、灵房子、灵伞一起抬至山上墓地,置于土坑中,入葬后垒土为坟 。此前,扫灵堂者早已背上糍粑到了葬地,等候帮忙的人到达后进行犒劳 。人们把纸伞覆盖坟上,灵房子摆放在坟前,供酒肉祭祀 。亲属边哭边唱 。然后,由“先生”念一段叫亡魂安息的经,再将雨伞、灵房子、望山钱等焚烧 。葬礼宣告结束 。
晚上,丧家要宰羊酬谢扫灵堂者 。葬后第3天为复丧日,全村各家都备1簸箕糯米饭到墓前祭奠 。此后3年中,每周年日照样去祭奠1次 。
四、信仰禁忌布依族信仰万物有灵的原始宗教,其主要内容是自然崇拜、祖先崇拜、灵物崇拜等 。其显著特点是既保留了本民族传统宗教信仰的诸多因素,又明显地受到了汉族民间信仰的渗透和影响 。这是笔者在四川布依族地区实地调查后最为深切的感受 。布依族自然崇拜的显著特点之一,是各村寨通常建有土地庙,供奉着以石板或石块为象征的土地神 。
布依人认为,土地神掌管土地丰育之事,又是村寨人丁、禽畜以及草木的保护神 。布依语有“包完山、压完毕、包火洛达毕”之说,意为“土地公和土地婆都是镇守一方的神” 。因此,他们不但在每年腊月三十下午要用鸡、猪头、酒等物祭土地神,三十晚上12点以后还要比谁最早敬土地神,正月初一要拜土地神,放鞭炮 。全村只准男子去祭祀,不准女子去 。每年三月三,布依人要在土地庙前商量今年的生产怎样进行,水渠怎样挖 。认为,如果三月三、六月六不祭祀土地庙,庄稼就会受到虫害 。三月三祭祀土地神时则不准已婚妇女到土地庙 。笔者问布依族乡亲为何有此规定,回答是:“原因不清楚,历来如此 。”
值得注意的是,布依族的土地神崇拜与祖先崇拜往往结合在一起 。如,宁南县西瑶乡拉落村的土地庙内原来竖立的石板是从贵州背来的,布依人在一张纸上写上一种从上到下排列的只有“先生”才认识的字,意为“家神” 。“四清”时石板被掀,改革开放后他们又重新立了一块,但已无字,仍然是纪念祖先,和家中堂屋中供奉的差不多 。自然崇拜的另一显著特点是崇拜动物,尤其崇拜牛 。这显然与耕牛和他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是分不开的 。作为农耕民族,牛既是布依人生产中不可缺少的畜力,又是其肉食的来源之一 。人们将牛视为亲密无间的朋友,平时尽自己所能选择它喜欢吃的各种饲料精心饲养,悉心呵护 。为了感谢牛对人类作出的牺牲和贡献,每年秋收过后的农历十月初一牛王会,家家户户要专门给牛打糍粑,用糍粑粘牛角,用糍粑或糯米饭喂牛,还给牛喝酒,慰问辛苦劳作了一年的耕牛,祈求牛王菩萨保护耕牛不生病 。
因为崇拜牛,布依族也非常尊崇牛王菩萨,将其视为牛的保护神,平时,不管哪家的牛失足摔岩或是患病,这户人家都要杀鸡敬献牛王菩萨,祈求给牛禳灾去病 。此外,布依族还认为奇异的石头、大树、岩洞、山河等都具有灵性,过去常常供祭山神、石神、树神,求其免灾赐福 。同时,相信家中有家神、门神、灶神,家中不论谁生了病,都要祈求鬼神保佑 。还相信龙脉、风水、吉日,凡婚丧、远行、施工等,都要择日子 。现在,人们已多不信仰各类鬼神,但仍然存在择吉之俗 。因为相信人的灵魂不会死亡,因而盛行祖先崇拜 。人们认为,人死后特别是家族中的祖先死后,其灵魂会在冥冥之中护佑自己的子孙后代,造福于子孙 。所以,每个布依族家中堂屋里都供奉有祖先灵位,其具体内容大同小异 。
下文为笔者在宁南县西瑶乡布依族潘姓老乡家中堂屋祖先灵位前抄录:紫三神芳 微 流 星 德 光 祖高 拱 普照 壁 照春长贵富新焕旧彩玉 九 天潘金地 氏君 堂 上历代高曾祖远天 * 考 炉 盏亲 老幼是 脉 吾 脈宗先枝灵之 火祖位 长 不年师 明 断 万 岁 灯寿尉千司命灶王府君辉煌玉安池位夫大人吉之 位 普天 黄 供 道 之养期显而易见,布依族的祖先崇拜明显地受到汉族民间信仰的影响——这既包括儒家思想的渗透,也包括道家思想的浸润 。这和布依族传统伦理思想受到汉族伦理思想的强烈影响颇为相似 。汉族的这种影响还表现在逢年过节,布依人要以酒肉饭食等祭献祖先,布依语称“拖包”;逢清明或七月半,要上坟或烧纸悼念祖先;等 。总之,在布依人心目中,祖先与自己是永远同在的 。布依族的灵物崇拜主要表现为铜鼓崇拜 。铜鼓形状为麻江型和道义型,声高音大,音色浑厚,音域宽广,被认为可以惊天地,通鬼神,因而被布依人视为神器,甚至相信它能够飞翔,因此在使用前要重祭 。如,必须杀一只小公鸡挂在鼓上以示对铜鼓的敬意 。旧时,甚至每次搬动使用铜鼓前,都要杀牲祭祀;否则,不得敲击动用 。除了在丧葬活动中要使用铜鼓外,还将铜鼓用于消灾去病 。过节时,铜鼓更是为布依人增添了不少欢乐的气氛 。人们一般是从大年三十晚上敬菩萨开始敲,每天敲击一至二次,到正月十五停止 。一边敲,一边用只有老人才听得懂的布依话念叨悼念先人,继承遗志之类的话语 。一年中的其余时间,任何人不得随意敲击 。
布依族迁入四川时,每个家族都带了铜鼓 。据20世纪50年代统计,仅宁南、会东两县的布依族就保存有铜鼓10多面 。60年代,因为左的思想、路线肆虐,不少铜鼓被出售给废品收购站或用作公共食堂敲击;“文革”中,铜鼓更是遭受厄运 。以致多数铜鼓逐渐散失或被破坏 。目前,四川布依族同胞家中仍然存有5面铜鼓 。其更多的功能是民族的标志和象征 。
为了更好地说明铜鼓在布依族群众心目中不可取代的重要地位,这里叙述一则笔者在在凉山州宁南县布依族聚居的西瑶乡调查时采集到的真实故事 。西瑶乡位于宁南县城南面,距县城49公里,素有宁南南大门之称 。全乡面积43.84平方公里,辖水库、大水沟、把口、拉落4个村,28个村民小组 。拉落村是该乡的布依族和彝族聚居村 。该村布依族有潘、伍、王、何、杨、赵、马7姓人家,祖籍江西吉安府太和县,明代因战争原因从江西迁至贵州(俗称“江西填贵州”),或居安顺府镇宁州,或居普安州太和镇 。清乾隆年间,因为受地方豪强、民团欺凌和荒年日子难熬等原因,从贵州迁至四川 。潘姓先是迁至四川建南道会理州分司苦竹坝(今属凉山州会理县),何姓却最先来到此地 。来此,只见一片马桑林和乱石包田,但山青水秀,乃决定在此定居 。安顿后,将情况告知潘家,潘家也迁徙至此,两姓人互相开亲 。后其他几姓陆续到来 。
他们离开贵州时,正值大年三十,一姓人杀鸡盟誓,然后将鸡与生米拌合,煮成稀饭,大家吃后,背上一面被视为民族标示的铜鼓,风雨兼程,来到此地,至今已经8代,200年左右了 。我们知道,铜鼓是古代许多南方少数民族珍贵的礼器,多用于祭祀等宗教场合 。这面铜鼓被全村7姓布依人视为本民族的重要标识,历代倍加珍爱,代代相传,一直延续至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 。平时,哪家死了人就放在哪家,或放在“布摩”(汉称“先生”,一种不脱产的巫师)家以纪念先人,不准敲打,只有春节三十晚上敬神时才可以敲,敲至正月初三,正月十五又敲 。一边敲,一边用只有至今老人才能听懂的布依话念叨,大意是“我们为你将铜鼓保留至今”等等 。60年代,曾有人以高价想收购这面铜鼓,被布依族乡亲毫不犹豫地拒绝 。“文革”中,红卫兵破“四旧”,将铜鼓吊在西瑶乡中心小学当钟敲打 。本乡的一个“布摩”实在心疼,乘晚上夜深人静悄悄溜到小学,用钢丝钳剪断悬挂铜鼓的铁丝,将铜鼓偷回家中珍藏 。改革开放初期,西南民族学院一个教师用当时价值不菲的三台彩色电视机想交换铜鼓,布依族乡亲没有同意 。
2002年,凉山彝族自治州政府举行建州50周年大庆,州里拟借去展览,但7姓布依族群众不同意,州有关部门做工作,由村党支部书记卢开华和村长伍万福以自家房屋担保,才同意借出,但须在展出后立即归还 。现在,这面具有传奇色彩的铜鼓由布依族乡亲轮流保管 。在布依族同胞们的心中,铜鼓是无价之宝 。2004年10月,笔者赴宁南县布依族村寨调查 。在与拉落村的10余位乡亲们座谈时,谈起铜鼓,明显地能够感受到他们的珍爱之情 。我为这面具有传奇色彩的铜鼓拍了照,认为它虽然包含着民族祖先崇拜的内涵,但同时代表了布依族同胞鲜明的民族意识和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 。因为相信万物有灵,神人之间必须沟通,布依族产生了神职人员,旧称“卜摩”,现在多习称“先生” 。他们人数不多,平时是劳动者,也没有形成特别的阶层 。但人们认为他们可以通神,故宗教仪式均由其主持 。他们做道场不需要很多现金报酬,旧时主持一次丧葬祭祀事主仅需付银元一元六角,现在一般是一个猪头,三、几元钱一个封封,事主请吃一顿饭 。“先生”可以世袭,也可以师承 。一般要求具有一定的文化知识,口齿清楚,办事公道,不计较钱财,有求必应 。决心做“先生”的人从十五、六岁开始要跟着老“先生”学习,要学会要布依语念经书,会推算选择吉日,会打卦、占卜以及治病之术,并学会各种仪式的规矩、礼节,随同老“先生”参与各种民间宗教活动的实践,逐渐为百姓认同,最后才成为公认的“先生” 。
目前“先生”的人数和活动已较从前大为减少,但仍然受到布依人的广泛尊重 。笔者访问布依族“先生”的感受是,他们谈吐自如,一点不为自己的“先生”的身份而感到局促或不安,似乎不像与之相邻的彝族的“毕摩”那样在封闭的社会环境里成为民族传统文化的保留者 。在现代潮流的冲击下,布依族的“先生”好像更能够随缘善变,从容应对 。
原始宗教的影响的另一突出表现,是过去布依族生产、生活中存在诸多禁忌 。如,正月初一布依人可以随便走,但汉族不准串门;正月初一至初三不能动土,十五不能动刀、干活;四月初八不能犁田;每年第一次春雷后几天内不能耕地;“红煞日”、“戊日”、“甲子日”不能劳动,不能出行;不吃蛇、猫、狗;不许跨火塘;火坑内的三脚架不能随便移动,更不能用脚踩;孕妇不能回娘家生孩子;产妇不许穿越堂屋;生小孩未满月的产妇不许到别人家串门;未出嫁的姑娘死后不能从正门出去;等等 。但现在许多禁忌已经消失或有了改变 。如,过去不许跨火塘,近20年孩子们随便跨,只有老人打、骂,中年人见子女跨,根本不劝阻 。笔者与10个布依族乡亲座谈,询问目前生产、生活中还存在什么禁忌,回答竟是:“想不起来了 。”
择吉和占卜的习俗仍然存在 。如婚丧大事、建房开工、上梁、出门远行等,均要选择“吉日” 。人死后,要选择吉地安葬 。遇事,多行鸡卜、蛋卜 。如果要用一句话概括目前布依族宗教信仰的特点,我感受最强烈的是祖先崇拜在他们生活中占据的特殊位置,与其它宗教信仰、习俗相比,目前祖先崇拜在布依人的生活中显然居于最为重要的地位 。
五、节日习俗
一年之中,布依族要过几个重要的节日 。因为长期接受汉族文化的影响,布依族的节日都以农历计算,且和和汉族一样过春节、端午节、七月半、中秋节、重阳节 。
春节是布依人最为隆重的节日 。和汉族一样,布依族也称春节为“过年” 。时间一般为正月初一至十五 。有的布依人在正月的一个月里都过年休息,走亲戚,赶场 。节日期间,各家各户尽其所能杀猪,熏制腊肉、香肠,打糍粑,酿糯米酒 。敬神时,要在家神前面铺上厚厚的新鲜松叶,作为春节拜年和吃饭时用 。腊月三十团年时,一定要在餐桌上为已故老人摆上碗筷,先喊“xx回来,我们一起过年了” 。然后全家大小才一道用餐 。年饭的菜肴主要是猪肉、豆腐、长菜(不切断的蔬菜)混合煮成 。食用时,用勺不用筷 。三十日晚上,要在火塘上烧一柴疙蔸,意为请火神保佑明年猪肥羊壮,庄稼丰收,家庭平安,老少健康 。子夜,用鸡血煮粥敬神,敬后每人分食一碗 。正月初一,要打糍粑敬神 。总之,春节是一年中布依人最欢乐的日子,人们除了敲击神圣的铜鼓,还喜欢聚集在一起对歌、跳舞,相互串门,互诉衷肠,同欢共乐,村寨里洋溢着一派节日的喜庆气氛 。大部分人到正月十五以后,才开始劳动 。
端午节时,布依人要杀鸡,打糍粑,做包子、饺子、粽子;要在门前挂艾蒿、菖蒲;还要在额头上擦雄黄酒 。四川布依族过七月半的风俗和汉族大致相同,但节日时间略有差异 。有过十二、十五日的,大部分人过十三日 。内容主要是买酒,杀鸡或买猪刀头,焚香烧纸,悼念已故的老人,祈求祖先保佑自己 。
中秋节时,布依人要吃月饼、板栗、核桃和各类水果 。因为家家种有向日葵,人们将葵花子炒吃或生吃 。葵花子成为节日的重要食品之一,老少都喜欢 。重阳节,布依人称为敬老节,要杀鸡,打糍粑庆祝 。这一天,各家的老人自然成为人们关注的中心,成为最受尊敬之人 。
如果要说布依族的民族传统节日,人们首先会提到三月三和六月六 。三月三是四川布依族传统农事的主要节日之一 。每年此日,全寨布依人家家户户都要做花粑米饭(染色饭)招待亲朋好友 。人们要集资买猪宰杀,共祭山神 。届时,每户必须有一名男子带上一瓶酒参加集体的祭祀活动,村中已经出嫁和年满12岁的女孩不能参加 。供祭之日,严禁外人入村 。长者要总结前一年农事活动经验,向青年人传授生产知识 。各户祭社神、山神后,还要在家中祭祀祖宗 。这一天,青年人还举行对歌、吹奏乐器、跳舞等社交活动,亲朋之间则互相走动 。六月六是布依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此前几天,家家户户开始采摘棕叶,初五包糯米棕粑 。节日早上,要以肉、粽子敬神 。早饭后,每户均派代表带上一只鸡、一瓶酒、两个粽粑到田头“放水口”,在秧田进水处折些树枝搭成小棚棚,将鸡宰杀后以鸡血淋在棚子上,把鸡毛和粽叶挂在农作物上,摆粽子和酒在一旁,开始祭土地神和祖先 。主祭者用布依语念念有词,祈求土地神、祖先保佑庄稼不受鸟虫侵害,保佑家庭平安,人畜兴旺;祈求已经出穗的庄稼丰产归仓 。这天,家家户户喜气洋洋,杀鸡,喝酒,吃棕粑 。青年男女身着整洁、鲜艳的服装,参加对歌等节日活动 。一些年轻人在节日的盛会里两情相悦,订下了终身 。此外,十月一日牛王会,也称祭牛王菩萨节 。节日习俗如前所述 。
六、结语
四川布依族聚居的地理环境具有我国南方山地民族地理环境的典型特征,这决定了其经济生活必然与我国大多数南方山地民族都选择的以农耕生产方式为主的生存模式相同或相似 。而我国南方汉族以稻作为主的农耕生产方式,对许多南方少数民族都有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也从多方面渗透到布依族经济社会生活之中 。我们从四川布依族对水稻品种的选择、栽培、管理、收割、储存等多道生产环节中均可看出汉族稻作文化影响的鲜明烙印 。这典型地体现了华夏民族农耕文化的交融性和互补性 。我们知道,生产方式的进步是民族发展进步的基础 。在中国,汉族相对较为先进的生产方式和较高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使之在各民族的发展中长期占有主导地位,其对各少数民族的影响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和积极意义 。
上文对布依族稻作文化的粗略考察,即可反映这种影响的多种特征 。究其原因,其根本在于中华民族长期频繁交流,相互学习、借鉴,以至于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水乳交融的亲密关系 。这种从生产方式到思想文化等多方面的深刻影响,正是中华民族世代传承,绵延不绝的永续动力 。
- 布依族民歌
- 贞丰布依族的禁忌
- 长顺县鼓扬班姓布依族正月初三开酒坛
- 长顺县布依族赶杉树桥习俗
- 当今布依族的丧葬仪式程序
- 布依族“收相”习俗
- 惠水布依族民间禁忌文化
- 贵州布依族石板房
- 布依族民间传统丧葬舞:吊丧舞
- 普安县布依族小打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