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族扁担舞

在壮族地区马山、都安等县的山乡村寨,每逢春节,晒谷场上,街头巷尾,到处都可以听到扁担的敲击声,节奏强烈有力,声响清脆高亢,非常热闹 。尤其是晚上,到处灯火,山寨沸腾,扁担声合着轻快悦耳的竹筒伴奏声、村姑的欢笑声、伯娘的赞扬声,汇成欢乐幸福的声浪,震撼山谷,激荡人心 。这就是深受壮族人民喜爱,闻名广西的扁担舞盛况 。
扁担舞又叫“打虏列”、“谷榔”、“打榔”(均为壮语译音),是一种群众自娱性民间舞蹈形式 。特别是中、老年妇女打扁担,更为出色 。
打扁担时,至少四人一组,多则十人、八人均可,在一条长板凳上互相敲击 。流行于都安县的扁担舞,有六种不同的基本打法,分别为 “虏列丈”、“虏列分阜”、“虏列分水”、“虏列分四”、“虏列分候”、“虏列高花(均为壮语译音) 。内容表现插秧、收割、打谷、舂米等劳动过程和欢乐情绪 。舞时,仅以竹筒的敲击声作伴奏,其形式与高山族的杵乐有些相似 。打扁担没有更多的舞蹈姿态和队形变化,主要以其独特的节奏变化,上下交织的打法和强烈的音响效果,博得群众的欢迎 。
据都安、马山县的壮族群众介绍,过去的扁担舞不是用扁担在板凳上敲击,而是用杵敲击木臼(用一块大木,中间挖空,用以舂米),所以打扁担壮语又叫“谷榔”(舂米的臼,壮语叫“谷榔”) 。唐人刘恂在《岭表录异》里写道:“广南有舂堂,以浑木刳为槽,一槽两边约十杵,男女间立,以舂稻粮,敲磕槽弦,皆有偏拍 。槽声若鼓,闻于数里,虽思妇之巧弄秋砧,不能比其浏亮也 。”可见唐代的“舂堂”是古代壮族人民舂米劳动的生动写照 。
【壮族扁担舞】随着历史的发展,才逐步演变成了今天的扁担舞 。至今仍流行于德保县的’舂米舞”,平果县的“打砻舞”,宁明县的“经砻舞”,都基本上保持了古代“舂堂”的特点 。因为嘹亮的槽声预示着壮家的丰收和兴旺,故有“正月舂堂闹轰轰,今年到处禾黍丰”的谚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