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族铜鼓舞

铜鼓舞流传于壮族地区的东兰、马山、都安等县,多在春节和庆丰收时表演 。
铜鼓是古代岭南壮族和西南各兄弟民族的珍贵文化遗产,已有两千年以上的历史 。古代岭南西部的广西盛产铜,《旧唐书·地理志》说:铜陵县汉属合浦郡,“界内有铜山” 。《太平寰宇记》卷一五八记载:“铜山,昔越王赵佗于此山铸铜 。”东汉马援南征时曾获得大量的 “骆越铜鼓” 。
由此可见,壮族先民是较早铸造和使用铜鼓的民族之一 。壮族地区铜鼓的纹饰特征,大致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粤桂式的铜鼓,其纹饰是中原地区商、周时代习见的云纹、雷纹、席纹等,另一类为滇桂式型的铜鼓,有翔鹭纹、舞蹈纹、划船纹等,民族特点较为浓厚 。晋朝人裴渊《广州记》(转引自郑师许《铜鼓考略》有:“俚僚铸铜为鼓,鼓为高大为贵,面阔丈余,初成,悬于庭,克晨置酒,招致同类,来者盈门,豪富子女,以金银为大镲,执以叩敲,叩竟,留遗主人也 。”铜鼓纹饰上的舞蹈人象和史书上的记载,反映了古代壮族先民在铜鼓铸成时招致亲朋,欢乐舞蹈的习俗 。
古代铜鼓是部落统治权力的象征,到明、清两代时,广西实行“改土归流”政策,部落首领地位衰落,铜鼓失去了它原有的作用,只作为一种乐器流传于民间了 。
史书有壮族“亲戚宴会,即以匏笙铜鼓为乐”及“节会则鸣铜鼓”之载(清罗士琳著《晋义 熙铜鼓考》) 。这种习俗至今还在壮族村寨中流行着,每当喜庆丰收或欢度节日,群众便兴高彩烈地抬出铜鼓来敲击 。每村的铜鼓队,由音调高低不同的两面公鼓和两面母鼓组成,公鼓的体积较小,音调高亢,母鼓体积较大,音调低沉 。敲击时,四个鼓手双手持竹片,右手击鼓心,左手打鼓边,节奏多变,音调谐和 。
春节期间的赛铜鼓,场面壮观,激动人心 。铜鼓比赛以红水河为界,各村的铜鼓队,把自己的铜鼓扛上河岸旁的山顶上,双方隔河遥遥相对 。比赛开始,各击鼓的健儿,精神抖擞,奋力敲击,鼓声震撼山川 。助战的伙伴拿着草笠,为击鼓者扇凉鼓劲,呐喊助兴 。围观的群众,满山遍野,夜间,火把串串穿流不息,场面异常雄伟壮观 。比赛是以铜鼓声最响亮,打鼓时间最长者为胜,双方往往直打到铜鼓声哑,有一方认输为止 。然后群众便心满意足的唱着山歌,排着长队,欢天喜地的返回寨子 。
【壮族铜鼓舞】目前流传在壮族地区的铜鼓舞,表演时,一般是将四面铜鼓挂在村前的大榕树上,由四个小伙子敲击,作为伴奏;前面置一大皮鼓,由一老鼓手双手持棍敲击,他是舞蹈的主要表演者 。他边敲鼓,边舞蹈,有正面打、抬腿打、转身打、翻身打等各种击鼓动作,节奏由慢到快,反复变化,舞姿灵活敏捷 。另有两个小伙,一个左肩扛竹筒,右手持竹棍边敲竹筒边舞,另一个拿雨帽为击鼓者扇凉,边扇边舞,三人彼此穿插跳跃,配合自然协调,场面热烈,情绪欢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