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天水端午节习俗

端午节原来叫端五节,“端”是“初”的意思,“端五”即初五 。因为唐太宗的生日是八月初五日,为了避讳,改五为午,从此便有了端午的叫法 。又因为午时为“阳辰”,所以端五又叫“端阳” 。此日恰是五月初五,因之也称重午 。
端午节是个比较复杂的节日,所以又有许多别称,也称夏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朱明节、地腊节、诗人节 。端午节的别称之多,间接地说明了节俗起源的复杂性与多义性 。关于端午节的来源,有四五种说法,似乎都有道理,因之后世形成的许多节俗与这四五种说法都有些联系 。纪念屈原说是最广泛的一种说法,其次有:起于三代夏至节说;吴越民族图腾祭祀说:恶月恶日与驱邪辟邪说,等等 。
在民俗传说中,端午节还与屈原以外的介子推、伍子胥、曹娥、陈临等历史人物有关 。端午节俗的源头尽管有以上诸说,但条理一下,还是可以理清其大体脉络的 。首先,端午节的节期和夏商周三代夏至习俗及恶月、恶日说有关 。可以断定,夏至习俗及恶月恶日说是统一的,它的根源在于夏季的自然状况 。炎夏暑热,毒虫滋生,瘴气易生,疫病易犯,加上食物的青黄不接,农作的极度繁忙,这些都给夏季罩上了阴郁的影子 。缘此,视其中的某些时日为恶就顺理成章;同样顺理成章的是,相应的禊祓活动(如浴兰、除瘟)也必然产生 。而食用某些夏令食品、划船佩物驱疫辟邪也是禊祓、逐邪活动的一个部分 。所有这些,奠定了端午节俗的信仰基础 。而屈原生活在与上述习俗相近的沅湘一带,他的人品、作为又颇给人们附会的契机,由此,许多本来就有的节俗便联系屈原的生平给予了新的解释 。这种解释尽管是“半路出家”,但符合中国人的心理,所以也就对节俗的发展、完善起了不容忽视的作用 。
无论是夏商周三代的夏至习俗还是恶月恶日说,都说明了一个问题,即仲夏之月容易受到来自各方面的毒害,宜于禊祓除瘟避毒 。而避“五毒”则是端午节的核心内容 。除瘟避毒的方法、手段则表现出多样的形式,这样也就形成了端午相较其它节日更为丰富多彩的驱除厌辟习俗 。我们不妨以天水的端午节习俗为例,便可看出这些习俗与端午节多源说法的相关联系 。
1、吃粽子、鼓角、凉粉、甜醅
端午节吃粽子是与屈原有关的主要节俗 。粽子最早叫角黍,相传它是屈原落水后人们投给他的食品 。起初人们只是将饭团投到江中给屈原吃,后来屈原给乡亲托梦,说饭团全被蛟龙吃了,以后要投,就用五角丝和楝树叶包裹饭团,这样蛟龙就不敢吃了 。也有说蛟龙吃了带角的粽子,会划破口唇,不会伤到屈原的尸体了 。由此便有了后来的粽子 。粽子原来叫角黍,说明不专用糯米,北方许多地方就用黄米 。
俗话说:“不食五月粽,寒衣不敢送 。”可见粽子是一种可口应时、标志季候转换的节物 。吃粽子纪念屈原的意义就十分明显了,而且它的社交、娱乐意义也长足发展了 。“鼓角”就是五毒饼 。北方许多地方在端阳节要做五毒饼,也叫玫瑰饼、藤萝饼,但天水人称为“鼓角” 。鼓角就是用小麦粉烙成的饼子 。但这种饼子不同于普通的饼子,要用模子等工具在饼面上刻出蛇、蜈蚣、蝎子、蜘蛛、蟾蜍的图案,使饼面凹凸起伏,形如鼓起的角(动物头部突出的部分也叫鼓角) 。这种习俗大概与角黍相同,只因北方少糯米之故,因地制宜作了变通 。
农村许多人家做鼓角时,不一定在饼面上扣出五毒图案,只是随意做出些花纹,取象征意义罢了 。凉粉、甜醅二物,乡民尤其看重,是端午节馈赠亲友的主要礼品 。天水民间多于端午节前一天,给至亲好友馈赠凉粉、甜醅 。端午吃凉粉其实也是吃凉糕的变通 。过去西北少糯米,也不像北方一些地方用黄米做的凉糕代替粽子,只能以凉粉代之了,全是物产所限 。另一方面,凉粉清凉爽口,可以除暑热,与三代夏至说也有些关系 。甜醅其实就是稠酒的半液体形态,民间于端午吃甜醅,其意义与饮雄黄酒相同,驱邪解毒,祈求健康而已 。
2、佩戴香包、花花手
端午节编织、刺绣、佩戴香包的习俗涵义比较复杂 。最早的端午节驱除五毒的材料是兰、芷、蘅、艾一类的香草,古人早有以此煎汤沐浴的习惯,所以端午节又叫“浴兰节” 。屈原《楚辞》中即有“浴兰汤兮沐芳华”之句 。《大戴礼记》亦云:“五月五日,蓄兰为沐浴 。”兰汤沐浴之俗,从民俗信仰的角度来看,是为了除病驱瘟,从科学的角度看,则可收到卫生保健之效 。后来人们变得聪明起来,觉得把兰、芷之类的香草晒干后揉成粉末,装在一个小布袋里,随时佩戴在身上,不是更方便么?除邪的效果不是更好么?香袋就这么产生了 。最初的香袋叫“容臭”,“臭”是中性词,“容臭”就是装香草的袋子,后来就叫香包、荷包了 。尽管现代人都普遍使用香水除邪保洁,但佩戴香包的习俗在端午节依然显得突出 。
另一方面,人们在端午节佩戴香包还有更深一层的意思 。屈原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才华出众,忠贞爱国,却遭奸臣小人陷害,被楚王流放 。但他至死不愿离开楚国一步,最后在“忠不被用”的绝望情况下,:“怀沙投江”,因而受到后世的爱戴追念 。屈原在江汉洞庭间流浪时常行吟泽畔,喜欢把用兰、芷、蘅之类香草编织的花环戴在头上,以示自己高洁的人品,而他常在诗文中,又以薜荔(即爬山虎、蔓延极速)之类的杂草喻小人,与香草相对 。后世佩戴香包,就有寓意仿效屈原高尚人品的意思 。这是习俗的流变 。
花花手是天水人的叫法 。所谓花花手,就是“端午索” 。还有许多叫法,如朱索、五色线、五彩缕、五色缕、五彩缯、长寿线、百岁索、从延缕、百索等 。总之,是驱邪的材料 。中国古代崇拜五色,以五色为吉祥色 。按阴阳五行观念确定,五色指青、赤、黄、白、黑,天水民间在节日清晨,第一件大事便是在孩子手腕、脚腕、脖子上拴五色线 。系线时,禁忌儿童开口说话 。拴在孩子身上的五色线不可随意弄断或丢弃,一直要到六月初六才可以取下来,或抛于房顶,或抛于河内 。有些地方则是在端午后遇到的第一场大雨或第一次洗澡时取掉,弃法同前 。戴五色线的意义在于可以使儿童避开“五毒”的伤害,扔到河里,意味着让河水将瘟疫、疾病冲走,儿童可以平安健康,长命百岁 。
3、折柳、采艾、捕蟾
中国古代将五月视为“恶月”,所以端午驱鬼在民间非常盛行 。驱鬼的方法有许多,常见的一种是在端午的清晨折来桃枝、柳枝插于门楣、窗户 。传统观念认为,桃木、柳木能辟邪,所以折来桃枝、柳枝插在门窗之上,以达驱邪的目的 。可是在现实中,插桃枝的情况几乎没有,因为此时桃树正是果实盈枝之时,谁也不会傻到去损毁果木,所以避邪的责任全由柳枝担当了 。在天水城乡,端午节插柳枝是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人们不光在门楣、窗户上插柳枝,而且在行驶的机动车头上,在摊贩的摊位上等各处能插的地方都插上柳枝,以驱除邪气,祈求吉祥 。过去,每逢端午、婀娜多姿的柳树遭秧 。现在,城区有人管理,禁止攀折,然而乡下无人能管,所在老乡在端午一大早便折来许多柳枝在街头叫卖,城中人也取其方便,买些回来插在门窗之上,有些意思罢了 。
艾和菖蒲这两种药用植物是端五除毒的传统材料,但天水少见菖蒲,惟艾可采 。以艾驱毒之俗古籍早有记载,梁宗懔《荆楚岁时记》云:“五月五……采艾以为人,悬门户上以禳毒气 。”艾是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有一定的医疗价值,民间常以艾佐助针灸,收效甚好 。现代药物学也告诉我们,艾有营血、祛疾、消炎的作用,燃之还可以驱蚊虫侵害 。民间认为,端午所采之艾疗效最佳 。从科学的角度来看,这种认识也是正确的 。仲夏时节,药草已臻成熟,正相当于人之中年,药力最盛 。端午所采艾草,宜于长期存贮,以备不时之需 。民间一般于端午当日清晨,人们去田野亲自采来艾草,插于门窗之上,以驱邪气 。但现在此俗只在乡间可以看到,在城镇生活的人家,自会有人专门采集来于街头售卖,你只需买上一把二把回来应景即可,亲自动手采集艾草的古风已荡然无存 。
天水人有句俗语曰:“蛤蜍子躲端阳” 。此话怎讲?端午节除了采艾作草药外,还有捕捉蟾蜍炮制药物的习俗,所以端午这天蟾蜍自然要躲避了 。民间认为端午这天所捕之蟾才有药用价值,至五月初六以后效用就不好了 。旧时,还有人在端午这天捕捉来蟾蜍,把古墨装入蟾蜍腹内,于端午节放在太阳底下曝晒,云其墨可以治病,尤其是治疗风疹,效果最佳,这都具有道理 。也有人把腥红装入蟾蜍腹内,晒干作特殊用物 。捕蟾制药的习俗至晚在汉代就已经形成,古籍多有记载 。随着时代的进步,此俗业已消失 。
4、踏百草、摆露水
端午节不只采艾,旧时从事草药的人还重视采集各种药草,比如菖蒲、苍术、车前草等,以端午节采取最佳 。采药的同时,逐渐地滋生出娱乐的活动,民间的节日大都如此 。在天水地域广泛流行“踏百草、摆露水”的习俗,这种节俗活动最初也有禳灾的意思,如典籍所载:“端午日晨,田夫赤足于草中行,尽沾露水,谓踏草露水,以祛泥中温热之气,去夏秋痈痛之苦 。”这种“踏百草、摆露水”的风俗,如同清明上坟之日人们去河边洗涤、禊祓邪气的习俗一样,都是与世俗的信仰有关 。这种风俗至今犹存,人们大都愿意在端午日去田间、野外走走、踏青一番,舒畅舒畅心情,也沾点祥端之气 。
5、追节、孝亲、敬师
天水民间于端午节这天有“追节”的习俗,所谓“追节”,就是前往亲人、尊长处纳礼问候 。端午这天,女婿一定要给岳父母追节,学生要给老师追节,晚辈要给至亲长辈追节,徒弟要给师傅追节 。馈赠的礼物有粽子、凉粉、甜醅、酒肉及黄瓜等蔬菜 。尤其是女婿,端阳这天是讨好岳父母的大好机会 。此俗的由来已很久远 。旧俗端午少女须佩戴箓符,簪榴花,娘家也要接女儿归宁“躲端午”,所以端午节又称女儿节 。明沈榜《宛署杂记》卷十云:“五月女儿节,系端午索,戴艾叶、五毒灵符 。
宛俗自五月初一至初五日,饰小闺女,尽态极妍 。出嫁女亦各归宁,因呼为女儿节 。”按照旧俗,出嫁的女子在端午节前就要回娘家“躲端午”,而端午这天女婿须于晚间接回媳妇 。女婿去岳父母家,当然不能空手去,久而久之,遂演变成“追节”的习俗 。旧俗在端午之日,学生要给老师追节送礼,不然就要失敬 。这种习俗的形成有其深刻的文化根源 。屈原曾经做过楚国的“三闾大夫”,相当于现在的教育部长,其职责就是管理楚国三大姓贵族子弟的教育,所以当时人多用“先生”称屈原 。端午节给老师追节,其意义大概在此,体现了中国自古以来尊师重教的传统 。端午节的孝亲习俗在天水也很盛行,这种习俗具有普遍性 。中国的民间节日,大都含有祝福性质,尤其是对长者的祝福,如端午、中秋、重阳、春节等节日,人们以节庆为契机,祝福长者福寿康宁,表达了晚辈的美好愿望,道理就在其中 。
2、佩戴香包、花花手
端午节编织、刺绣、佩戴香包的习俗涵义比较复杂 。最早的端午节驱除五毒的材料是兰、芷、蘅、艾一类的香草,古人早有以此煎汤沐浴的习惯,所以端午节又叫“浴兰节” 。屈原《楚辞》中即有“浴兰汤兮沐芳华”之句 。《大戴礼记》亦云:“五月五日,蓄兰为沐浴 。”兰汤沐浴之俗,从民俗信仰的角度来看,是为了除病驱瘟,从科学的角度看,则可收到卫生保健之效 。后来人们变得聪明起来,觉得把兰、芷之类的香草晒干后揉成粉末,装在一个小布袋里,随时佩戴在身上,不是更方便么?除邪的效果不是更好么?香袋就这么产生了 。最初的香袋叫“容臭”,“臭”是中性词,“容臭”就是装香草的袋子,后来就叫香包、荷包了 。尽管现代人都普遍使用香水除邪保洁,但佩戴香包的习俗在端午节依然显得突出 。
另一方面,人们在端午节佩戴香包还有更深一层的意思 。屈原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才华出众,忠贞爱国,却遭奸臣小人陷害,被楚王流放 。但他至死不愿离开楚国一步,最后在“忠不被用”的绝望情况下,:“怀沙投江”,因而受到后世的爱戴追念 。屈原在江汉洞庭间流浪时常行吟泽畔,喜欢把用兰、芷、蘅之类香草编织的花环戴在头上,以示自己高洁的人品,而他常在诗文中,又以薜荔(即爬山虎、蔓延极速)之类的杂草喻小人,与香草相对 。后世佩戴香包,就有寓意仿效屈原高尚人品的意思 。这是习俗的流变 。
花花手是天水人的叫法 。所谓花花手,就是“端午索” 。还有许多叫法,如朱索、五色线、五彩缕、五色缕、五彩缯、长寿线、百岁索、从延缕、百索等 。总之,是驱邪的材料 。中国古代崇拜五色,以五色为吉祥色 。按阴阳五行观念确定,五色指青、赤、黄、白、黑,天水民间在节日清晨,第一件大事便是在孩子手腕、脚腕、脖子上拴五色线 。系线时,禁忌儿童开口说话 。拴在孩子身上的五色线不可随意弄断或丢弃,一直要到六月初六才可以取下来,或抛于房顶,或抛于河内 。有些地方则是在端午后遇到的第一场大雨或第一次洗澡时取掉,弃法同前 。戴五色线的意义在于可以使儿童避开“五毒”的伤害,扔到河里,意味着让河水将瘟疫、疾病冲走,儿童可以平安健康,长命百岁 。
3、折柳、采艾、捕蟾
中国古代将五月视为“恶月”,所以端午驱鬼在民间非常盛行 。驱鬼的方法有许多,常见的一种是在端午的清晨折来桃枝、柳枝插于门楣、窗户 。传统观念认为,桃木、柳木能辟邪,所以折来桃枝、柳枝插在门窗之上,以达驱邪的目的 。可是在现实中,插桃枝的情况几乎没有,因为此时桃树正是果实盈枝之时,谁也不会傻到去损毁果木,所以避邪的责任全由柳枝担当了 。在天水城乡,端午节插柳枝是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人们不光在门楣、窗户上插柳枝,而且在行驶的机动车头上,在摊贩的摊位上等各处能插的地方都插上柳枝,以驱除邪气,祈求吉祥 。过去,每逢端午、婀娜多姿的柳树遭秧 。现在,城区有人管理,禁止攀折,然而乡下无人能管,所在老乡在端午一大早便折来许多柳枝在街头叫卖,城中人也取其方便,买些回来插在门窗之上,有些意思罢了 。
艾和菖蒲这两种药用植物是端五除毒的传统材料,但天水少见菖蒲,惟艾可采 。以艾驱毒之俗古籍早有记载,梁宗懔《荆楚岁时记》云:“五月五……采艾以为人,悬门户上以禳毒气 。”艾是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有一定的医疗价值,民间常以艾佐助针灸,收效甚好 。现代药物学也告诉我们,艾有营血、祛疾、消炎的作用,燃之还可以驱蚊虫侵害 。民间认为,端午所采之艾疗效最佳 。从科学的角度来看,这种认识也是正确的 。仲夏时节,药草已臻成熟,正相当于人之中年,药力最盛 。端午所采艾草,宜于长期存贮,以备不时之需 。民间一般于端午当日清晨,人们去田野亲自采来艾草,插于门窗之上,以驱邪气 。但现在此俗只在乡间可以看到,在城镇生活的人家,自会有人专门采集来于街头售卖,你只需买上一把二把回来应景即可,亲自动手采集艾草的古风已荡然无存 。
天水人有句俗语曰:“蛤蜍子躲端阳” 。此话怎讲?端午节除了采艾作草药外,还有捕捉蟾蜍炮制药物的习俗,所以端午这天蟾蜍自然要躲避了 。民间认为端午这天所捕之蟾才有药用价值,至五月初六以后效用就不好了 。旧时,还有人在端午这天捕捉来蟾蜍,把古墨装入蟾蜍腹内,于端午节放在太阳底下曝晒,云其墨可以治病,尤其是治疗风疹,效果最佳,这都具有道理 。也有人把腥红装入蟾蜍腹内,晒干作特殊用物 。捕蟾制药的习俗至晚在汉代就已经形成,古籍多有记载 。随着时代的进步,此俗业已消失 。
4、踏百草、摆露水
端午节不只采艾,旧时从事草药的人还重视采集各种药草,比如菖蒲、苍术、车前草等,以端午节采取最佳 。采药的同时,逐渐地滋生出娱乐的活动,民间的节日大都如此 。在天水地域广泛流行“踏百草、摆露水”的习俗,这种节俗活动最初也有禳灾的意思,如典籍所载:“端午日晨,田夫赤足于草中行,尽沾露水,谓踏草露水,以祛泥中温热之气,去夏秋痈痛之苦 。”这种“踏百草、摆露水”的风俗,如同清明上坟之日人们去河边洗涤、禊祓邪气的习俗一样,都是与世俗的信仰有关 。这种风俗至今犹存,人们大都愿意在端午日去田间、野外走走、踏青一番,舒畅舒畅心情,也沾点祥端之气 。
5、追节、孝亲、敬师
天水民间于端午节这天有“追节”的习俗,所谓“追节”,就是前往亲人、尊长处纳礼问候 。端午这天,女婿一定要给岳父母追节,学生要给老师追节,晚辈要给至亲长辈追节,徒弟要给师傅追节 。馈赠的礼物有粽子、凉粉、甜醅、酒肉及黄瓜等蔬菜 。尤其是女婿,端阳这天是讨好岳父母的大好机会 。此俗的由来已很久远 。旧俗端午少女须佩戴箓符,簪榴花,娘家也要接女儿归宁“躲端午”,所以端午节又称女儿节 。明沈榜《宛署杂记》卷十云:“五月女儿节,系端午索,戴艾叶、五毒灵符 。
【甘肃天水端午节习俗】宛俗自五月初一至初五日,饰小闺女,尽态极妍 。出嫁女亦各归宁,因呼为女儿节 。”按照旧俗,出嫁的女子在端午节前就要回娘家“躲端午”,而端午这天女婿须于晚间接回媳妇 。女婿去岳父母家,当然不能空手去,久而久之,遂演变成“追节”的习俗 。旧俗在端午之日,学生要给老师追节送礼,不然就要失敬 。这种习俗的形成有其深刻的文化根源 。屈原曾经做过楚国的“三闾大夫”,相当于现在的教育部长,其职责就是管理楚国三大姓贵族子弟的教育,所以当时人多用“先生”称屈原 。端午节给老师追节,其意义大概在此,体现了中国自古以来尊师重教的传统 。端午节的孝亲习俗在天水也很盛行,这种习俗具有普遍性 。中国的民间节日,大都含有祝福性质,尤其是对长者的祝福,如端午、中秋、重阳、春节等节日,人们以节庆为契机,祝福长者福寿康宁,表达了晚辈的美好愿望,道理就在其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