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族风俗习惯

在少数民族人口中 , 壮族人口最多 , 其中全中国35%以上的壮族人居住在广西 。壮族人的传统民居喜欢依山傍水而居 。在青山绿水之间 , 点缀着一栋栋木楼 , 木楼上面住人 , 下面圈牲畜 。这点与侗、瑶、苗民族有异曲同工 。但是壮族人的房子 , 都要把神龛放在整个房子的中轴线上 。前厅用来举行庆典和社交活动 , 两边厢房住人 , 后厅为生活区 。屋内的生活以火塘为中心 , 每日三餐都在火塘边进行 。这又是壮族人特有的方式 。
壮族人服饰多用自织的土布做衣料 , 款式多种多样 。女子服装一般为一身蓝黑 , 上衣是左衽无领阑干衣 , 腰部扎有紧身带 , 下身穿长裤 , 裤角稍宽 , 裤脚有兰、红、绿色的丝织和棉质阑干镶边 。裤外套短裙 , 裙也有镶边 。头上包黑毛巾 , 穿绣花鞋 , 戴耳环、手镯和项圈 , 裤腰左边悬挂一个彩穗筒 。壮族男子多穿对襟上衣 , 纽扣以布结之 。胸前缝一小兜 , 与腹部的两个大兜相配 , 下摆往里折成宽边;下裤短而宽大 , 有的缠绑腿;扎绣花纹的头巾 , 穿布鞋 。
壮族民歌特别发达 。壮族人无论男女 , 从四五岁的童年时代就开始学唱山歌 , 父教子 , 母教女 , 形成幼年学歌 , 青年唱歌 , 老年教歌的传帮带习俗 。在农村 , 无论下地种田 , 上山砍柴 , 婚丧嫁娶 , 逢年过节或青年男女间的社交恋爱等 , 都用山歌来表达情意 。有些地方甚至家庭成员之间的对话、吵架有时也以歌
代言 。唱歌几乎成为壮族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 。人人能歌 , 个个会唱 。因此 , 广阔的壮乡 , 素有“歌海”的美誉 。被诗人称为“铺满琴键的土地” 。历史上 , 还涌现出不少像刘三姐、黄三弟这样被称为“歌仙”、“歌王”的著名歌手 。
【壮族风俗习惯】壮族人因人口相对较多 , 长期与汉族人生活在一起 , 甚至有些壮族人生活习俗也基本汉化了 , 所以壮族人的生活习俗与汉族人在某些方面很接近 , 但传统的民俗还是保留下来 。例如:有不少地方的壮族妇女马上提着水桶或竹筒到泉眼、河边打“新水” , 讨个吉利 。男人则提着灯笼奔向庙社烧香化纸 。有的地方把大门洞开 , 一家人聚集在院子里朝东方拜揖 , 祝福道:“东方大利 , 一年万利 , 今年更比去年好!”
初一这一天 , 多数地方壮族人是不串门的 。人们白天吃汤圆 , 晚餐才吃荤菜 , 认为这样可以消灾去病 。初一的禁忌很多 。这一天一律禁说不吉利的话 。禁动剪刀 , 怕新的一年里家人巧嘴利舌 , 吵嘴骂人;不得扫地 , 怕破财 。也不得把东西拿到干栏外 , 更不借东西给别人 , 怕家财外流 。有些地方禁止敲锣打鼓 , 怕惊动鬼神 , 但有些地方则可以敲打一种齐人高的牛皮大鼓 , 周围几十里清晰可闻 。不少地方从初一到初五灶里要燃一段硬木 , 不能熄灭 , 表示子孙绵长 , 烟火不断 。这天也不得杀生 , 猪、鸡、鸭都必须在年前几天收拾干净 , 以备祭祀和食用 。
从初二起 , 亲朋开始来往拜年 。特别是已经出嫁的女儿 。要带几斤肉或鸡鸭等礼品 , 和丈夫、孩子一起回到娘家拜年 。出嫁的姐妹趁此时机聚会 , 共叙别情 。
除春节外 , 农历三月三是清明节 , 同时也是壮族的歌节 。作为清明节是受汉族的影响 。但也有的壮族人在三月十三、十四、二十六过清明节扫墓的 , 与汉族大不相同 。壮人对祭扫十分看重 , 届时全家出动 , 带上五色板、肉、香烛、纸幡到祖先坟上去供 , 行拜礼 。山野间不时传来鞭炮声 , 久久不绝于耳 , 山岗上 , 林篁间 , 白色的魂幡在坟顶的竹竿上飘动 , 造成了一种神秘肃穆的气氛 。壮族风俗 , 供品必须在野外吃掉 , 也有的地方扔掉不吃 , 迷信认为 , 带回家会招鬼进门 。
不少地方的祭扫的同时 , 还要举行盛大的歌圩 , 是为三月三歌节 。近年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把这一天定为壮族的节日 。1984年在南宁举行了首届歌节 , 700多名来自各县的歌手登台献艺 , 使三月的邕城成了歌舞的海洋 。连外国友人也远渡重洋与壮人同享节日的欢乐 。这期间 , 常伴有祭神、打醮等迷信活动 , 然而更吸引人的则是抢花炮、演戏、杂技、武术表演、舞彩龙、舞彩凤、唱采茶擂台赛诗等多彩丰富的文娱活动 , 近年还添加了演新戏、放电影、球赛等 。不过青年男女们的注意力大多不在这方面 , 而是在如何通过歌圩找到中意的伴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