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族文化艺术

【壮族文化艺术】壮族人民能歌善唱,右江一带称为“欢”,左江一带称为“诗”,桂北一带称为“比”和“欢”,都是唱山歌的意思 。有定期举行的唱山歌会,称为歌圩 。歌圩日期各地不同 。以农历三月初三为最隆重 。大山歌圩有万人以上参加 。内容有请歌、求歌、激歌、对歌、客气歌、推歌、盘歌、点更歌、离别歌、情歌、送歌等 。被誉为“歌仙”的刘三姐就是歌手的典型代表 。歌圩期间,还举行男女间的抛绣球、“碰蛋”等娱乐活动 。这期间,各家各户吃五色糯米饭 。云南文山一带还唱壮戏,兼办物资交流会 。过去,壮族一年种一造(即一季)水稻,三月初三是备耕时间,歌圩就是为春耕农忙做物质的和精神的准备 。吃五色饭、五色蛋,是预祝五谷丰登的意思 。
唐代,壮族已有舞蹈,如舂堂舞以舂米为内容,以敲击声伴舞 。宋代有扁担舞、采茶舞、捞虾舞、春牛舞等 。男的舞姿刚健有力,女的婀娜多姿 。这舞蹈流传至今 。
在汉族戏剧的影响下,大约在清代,壮族开始出现戏剧 。一种是用壮语演唱的壮剧、师公戏、木偶戏;另一种是在民间歌舞基础上发展形成的歌舞剧 。壮剧又分为流行于田林、西林、百色一带的“北路壮剧”,是在滇戏的影响下,于民间说唱曲艺“板凳戏”的基础上形成,吸收了滇戏的唱腔,伴奏的乐器有壮族的马骨胡、葫芦胡、木叶和汉族的笛子、三弦、二胡 。流行于青西、德保一代的“南路壮剧”,是在马隘土戏的基础上,受邑剧影响而形成演唱合一的戏曲形式,伴奏乐器除本民族的马骨胡]、葫芦胡外,还采用了邑剧的文锣、武锣、大钹、小钹、二胡、三弦、笛子、鼓、梆子 。
古代壮族先民在今广西宁明、龙州、凭祥、崇左、扶绥五县市境内的断崖陡壁上,绘制了众多的崖壁画,仅在明江、左江沿岸连绵200多公里的地段上就有60多处 。画面有人形、兽形和圆形图案等,人物画像最多 。人形多为正面绘制的蹲式,有的斜挂腰刀,有的在平伸的手下方、曲腿的上方有圆环 。另一种是侧面绘制的双腿弯曲式,双手向面部前方斜伸,并有圆环 。宁明县明江畔花山崖壁画绘制集中、典型,其中一陡壁上绘制有1300多个人物形象,大的有约1.5米高,小的仅50至60厘米 。
此外,还有似狗的形象 。笔画古朴粗犷,给观众一种热烈欢乐的感觉 。壁画多在河流急弯险滩岸边陡壁中间,离江面30至40米以上,要攀登上去绘画是十分困难的 。壁画的绘制年代,画面表现的意思,用什么方法登高绘制以及使用的绘画工具、原料等问题,还在深入研究中 。
壮族铸造和使用铜鼓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迄今,在壮族地区的绝大多数县份已发掘出不同时期的铜鼓 。铜鼓的类型很多,大小不一 。鼓面圆平,鼓身中空无底,装饰着各种图案花纹 。在历史上,铜鼓既是乐器,也是权力和财富的象征 。从冶炼技术和造型技术来看,在广西田东县锅盖岭出土的属于战国时期的铜鼓,在广西贵县、西林县出土的属西汉时期的铜鼓,均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
壮锦是壮族人民享有盛名的纺织工艺品 。它用棉纱和五色丝绒织成,花纹图案别致,结实耐用 。壮锦的生产,远在1000多年前的唐、宋时代已有记载 。到了清代,壮锦生产已遍及壮族地区,成为壮族人民的被服所需和市场的畅销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壮锦得到新的发展,花纹图案不断创新,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如壁挂、台布、坐垫、沙发布、窗帘等 。现在广西靖西、宾阳等地生产的壮锦,畅销国内外 。
武术活动在壮乡不仅有悠久的历史和传统,而且有独特的习俗 。如明代桂西壮人,男孩长到十来岁,就要教他练武 。当地土司提倡群众习武,群众也崇尚武术,每年冬闲时节,壮乡的各个村寨都延聘师傅传授武艺 。这种习俗经久不衰,一直延续到解放前后 。而今壮乡的传统武术又逐步恢复发展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