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乡族是古老的游牧民族,羊毛制品是东乡人服饰生活中的重要内容 。
东乡族的服饰与回族有相似之处,但其特点也颇为明显 。男子多戴平顶的无檐帽,有黑、白两色,穿白衬衣,外套黑坎肩,穿青蓝色裤,老年人则以黑、灰、白为上 。冬季穿羊皮袄,不挂布面 。随着现代社会生活方式的改变,东乡族的服饰也在发生变化,向大众化发展,年轻人爱穿新式时装,旧时的一些服饰渐渐消失 。
东乡族女子服饰
古时的妇女爱穿一种有领圈、大襟和宽袖的绣花衣服,袖口上镶一道花边 。下穿套裤,裤管镶两道绣花边,裤管的后面开小叉,用飘带束住裤管 。逢喜庆大事,穿绣花裙子 。足登后跟高寸许的绣花鞋 。当时不戴盖头,只戴包头巾 。后来,妇女的服饰逐渐变化 。女的一般戴盖头,长至腰际,头发全被遮住,只露出脸孔 。盖头大致分绿、黑、白三种颜色 。少女和新婚妇女戴绿绸和绿缎子盖头;少妇和中年女子戴黑盖头;老年妇女戴白盖头,衣着都是藏青色或黑蓝色布衣 。青年妇女穿红或绿的,上衣宽大,大襟在后边,外加一件坎肩,长裤一直拖到脚面,裤管不十分宽大,约7寸许 。冬季穿棉袄裤,式样与单衣同 。严寒时节也穿皮袄 。
东乡族妇女所穿袜子由黑布缝制而成,鞋子也以蓝黑色居多 。年轻女子多在鞋头上绣上一些花朵 。早些时期,妇女还喜爱高2寸许的木底黑跟鞋 。木底高跟,用黑布包缝后绱在鞋帮上,叫木底子鞋 。
过去,年青妇女,除了带银耳环、银手镯以外,头饰胸饰很少 。出嫁的新娘,不仅有头饰、银制的簪草头花、五枝形的扇花缎做成的簪草,而且佩戴胸饰、银制的牙签子、银牌 。银牌都是圆形的,大的像碟子,小的像银圆 。穷人家的姑娘出嫁时,没有这些头饰、胸饰,则向富家借用 。新娘头一次回娘家,便物归原主 。现在,婚礼上新娘则只插几朵绢花,原先的首饰、胸饰已成为陈迹 。
女孩子年幼时头发周围剃一圈,中间平分梳着两条小辫,8岁开始留发,梳成一条辫子,结婚后挽发髻,戴一白帽,外罩盖头 。现在的青年妇女,多喜戴高6寸至7寸的筒状白帽子,身穿流行的时尚西装,足蹬高跟皮鞋,也颇具魅力 。
结婚时,新娘穿“过美” 。“过美”是一种前后开叉的长袍和裙子,上穿镶有假袖的斜襟上衣,有的短衣袖口上,层层摞摞的,缀的假袖很多,以显其富有,新娘子一般穿套裤,叫"西古",有绑腿带子 。
东乡族男子服饰
男子的服装比妇女逊色许多 。上衣中间开口,一排整齐的布挽的纽扣,领高寸许,裤齐脚踝,与汉族男子所穿的小裤褂无甚分别,寒冷季节,则披上一件羊皮袄,一般不褂面子 。羊皮袄分长、短两种,长的与大氅差不多,短的与短褂相似,皮袄都是斜襟 。穿短皮袄,多系一条粗布制的腰带,这样干活轻便自如 。
男子喜欢头戴号帽 。号帽是一种平顶软帽,有白的,也有黑的,多用布缝制而成,富人家则用绸或线织做成 。平时所穿的袜子是布缝的套袜 。鞋是自家作的布鞋、麻鞋,麻鞋是用晒干的胡麻草编织而成的,还有用牛羊皮自制的皮鞋,叫"杭其",鞋掌鞋帮用一张整皮子缝制,冬天里面填草末,用来暖脚 。
过去,男子多喜穿长袍,腰系粗织的羊毛腰带,挂有一把小刀,解放后,才渐渐改穿短装 。
“仲白”是东乡族男子喜用的一种礼服 。“仲白”样式,类似维吾尔族的袷袢,一种对开的大衣,暗扣,低领,一般用黑、灰色布料缝制 。“仲白”须经常保持洁净,若是不慎被秽物污染,包括人畜类尿、血和酒,必须立即清洗干净 。因为“仲白”是上清真寺礼拜五聚礼的礼服 。老年人在遇婚丧或探亲访友时,也喜穿“仲白” 。
【东乡族服饰】东乡族中老年人,到清真寺做礼拜,一般头上都戴缠巾,这种缠巾叫“台丝达日”,其长度是九个半吋,一吋是从手指到肘前的长度 。"台丝达日"一般是用白纱、黄纱或是白绸、黄绸制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