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竹地名由来


绵竹地名由来

文章插图
绵竹名称的由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归纳起来,有以下说法 。
因绵竹的水而得名
绵竹未建立前,以绵水为地名 。汉晋时期绵竹故城黄许镇,因城滨绵水,唐武德三年才置德阳郡,绵竹列属德阳郡 。北宋、南宋时,黄许镇曾改名绵水乡;清朝时期,绵水曾易名绵远河、绵江河,黄许镇仍离不开对绵水的思念,再易名为绵阳镇 。《尚书》云:“岷江导江,东别为沱”;《汉书》云:“紫岩山,绵水所出”;《蜀都赋》云:“演以潜沫,浸以绵雒”;《华阳国志》云:“蜀王杜宇称帝,乃以江潜绵雒为池泽 。是以蜀人称郫繁日膏腴,绵雒为浸沃也 。”其它,如《水经注》、《蜀水考》等古籍也对绵水作了大量记载 。绵水、雒水,古时均称为沱水 。
因绵竹的山而得名
明朝人曾学伦《蜀中广记》云:“绵竹县北三十里,紫岩山极高大,亦谓之绵竹山,亦谓之武都山”;《三国志》称“绵竹山”;《宋书》称“武都山” 。唐吴融曾作《绵竹山四十勋》 。这些是综合汉至宋以来,山名的不同称谓,但是绵竹的山远近有名,由此众人都知绵竹这个地方 。
因绵竹盛产竹子而得名
有两种说法:一种是“以其地宜竹,故名”;第二种是“以特产绵竹,因此而得名” 。
绵水流域何以宜竹?其据有三点:因绵水流域的自然条件适宜于竹类生长 。绵水流域的经纬度、平川、山岳的海拔、坡度、气温、雨量、积温、地温和土壤的理化性质、土层深度等都有竹类得天独厚的条件 。据《绵竹县志》和有关文史资料记载:“以竹造纸,明清极盛,全县有三百家之众,年产各种纸千吨以上 。”从造纸、竹蔑、油酒竹篓、运煤、防洪、盐竹(汲卤),以及城乡人民生产、生活用竹,可知其耗竹量相当之大 。
1959年,省林业部门勘查绵竹竹类蓄积量为35721吨 。1985年,绵竹林业部门复查绵竹的竹类面积有7.3万亩,常年产量25850吨 。绵竹竹类的面积、产量、蓄积量都非常大 。
绵竹的竹类品种多 。绵竹历代的文献资料中所记载的竹类品种约有20种:绵、黄、斑、荆、水、慈、刺、棕、黑、苦、混、龙、芦、紫、月、白痂、拐杖、观音、罗汉等 。1969年引进楠竹成活 。1985年绵竹林业局增补了百日早、油、箭、黑、紫、龙、硬头黄与黄竹等 。
绵竹的名称便从“绵水流域宜竹”的含意概略而来,所以后来才有“黍稷油油穗稻莫”,“竹林森森”等美好画图 。
绵竹又称小成都的由来
绵竹得名以后,又被后世人冠以“小成都”美称 。
据称,当时绵竹是一个货物集散地 。茂汶、北川的山货出山必经拱星和绵竹城,绵竹的酒、茶(西边茶)、食品、染料、金银玉器、年画、铁器等经人力、骡马贩运入山 。在清代,绵竹城货栈林立,商贸繁荣,行帮齐全,会馆众多 。射水河、绵远河、石亭江部分地段通航船,陆运方便,能快速到德阳、成都 。
清代诗人李香呤作诗盛赞绵竹:“山程水陆货争呼,坐贾行商日夜图 。济济真如绵竹茂,芳名不愧小成都 。”由此绵竹就被称为“小成都” 。
【绵竹地名由来】因绵竹盛产竹子而得名
有两种说法:一种是“以其地宜竹,故名”;第二种是“以特产绵竹,因此而得名” 。
绵水流域何以宜竹?其据有三点:因绵水流域的自然条件适宜于竹类生长 。绵水流域的经纬度、平川、山岳的海拔、坡度、气温、雨量、积温、地温和土壤的理化性质、土层深度等都有竹类得天独厚的条件 。据《绵竹县志》和有关文史资料记载:“以竹造纸,明清极盛,全县有三百家之众,年产各种纸千吨以上 。”从造纸、竹蔑、油酒竹篓、运煤、防洪、盐竹(汲卤),以及城乡人民生产、生活用竹,可知其耗竹量相当之大 。
1959年,省林业部门勘查绵竹竹类蓄积量为35721吨 。1985年,绵竹林业部门复查绵竹的竹类面积有7.3万亩,常年产量25850吨 。绵竹竹类的面积、产量、蓄积量都非常大 。
绵竹的竹类品种多 。绵竹历代的文献资料中所记载的竹类品种约有20种:绵、黄、斑、荆、水、慈、刺、棕、黑、苦、混、龙、芦、紫、月、白痂、拐杖、观音、罗汉等 。1969年引进楠竹成活 。1985年绵竹林业局增补了百日早、油、箭、黑、紫、龙、硬头黄与黄竹等 。
绵竹的名称便从“绵水流域宜竹”的含意概略而来,所以后来才有“黍稷油油穗稻莫”,“竹林森森”等美好画图 。
绵竹又称小成都的由来
绵竹得名以后,又被后世人冠以“小成都”美称 。
据称,当时绵竹是一个货物集散地 。茂汶、北川的山货出山必经拱星和绵竹城,绵竹的酒、茶(西边茶)、食品、染料、金银玉器、年画、铁器等经人力、骡马贩运入山 。在清代,绵竹城货栈林立,商贸繁荣,行帮齐全,会馆众多 。射水河、绵远河、石亭江部分地段通航船,陆运方便,能快速到德阳、成都 。
清代诗人李香呤作诗盛赞绵竹:“山程水陆货争呼,坐贾行商日夜图 。济济真如绵竹茂,芳名不愧小成都 。”由此绵竹就被称为“小成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