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赶秋节

赶秋节是苗族民间在秋收前或立秋前举行的娱乐、互市、男女青年交往与庆祝丰收即将到来等为内容的大型民间节日活动 。
赶秋节的活动
赶秋为湘西苗族人民的大型喜庆传统节日 。每年立秋日举行,赶秋日,苗族人民都要停止农活,身穿节日盛装,邀友结伴,多达万人以上,兴高彩烈地从四面八方涌向秋场,参加或观看各种文娱活动 。人们唱苗,吹唢呐、舞狮子、打花鼓、打猴儿鼓、上刀梯、荡八人秋,热闹异常 。八人秋形似纺车,高约8米,以粗木支撑,上设八个秋千,每处可坐l一2人 。八人秋以人力转动,当转动一阵停下来谁居于最高处时,就由谁唱歌 。
赶秋的由来
关于赶秋的由来,有的说是赶“立秋日”,有的说是“赶秋千” 。相传很久以前,苗寨有个名叫巴贵达惹的青年,英武善射,为人正直,深受众人仰慕 。一天,他外出打猎,见一山鹰从空中掠过,便举手拉弓,一箭射中 。与山鹰同时坠落的,还有一只花鞋 。这只花鞋,绣工极为精巧,一看就出自聪明美丽的苗寨姑娘之手 。巴贵达惹决意找到这只花鞋的主人 。他设计、制造了一种同时能坐8个人的风车,取名“八人秋” 。立秋这天,他邀约远近村寨的男女前来打秋取乐 。打秋千本是苗族姑娘最喜欢的活动,巴贵达惹想,那个做花鞋的姑娘,一定会来 。果然,他愿望实现了 。他找到了那只花鞋的主人,美丽的姑娘七娘 。后来,他们通过对唱苗歌建立了感情,结成夫妻,生活十分美满幸福 。从那以后,人们沿袭此例,一年一度地举行这种活动 。
有的地方相传是神农派一男一女去东方,寻得种子回来,种五谷获得丰收,于是苗族先民称这对男女为秋公秋婆,赶秋节就是苗族先民为感恩神农及秋公秋婆而举行的民间节日活动 。赶秋节反映着苗族人民对五谷丰收、六畜兴旺与幸福的追求 。
【苗族赶秋节】椎牛为苗族人民的传统习俗 。事前,主人须选购—头四膀有旋,耳、眼、鼻、口、角俱完整美观的上好水牯牛 。届时,在宽坪中竖一根涂以五彩的龙凤花柱,以麻绳穿牛鼻,系上蔑圈套于花柱上 。经给牛喂水,巫师绕柱三圈,将梭标传至舅家(称后辈亲)年青人手中时,即在震天动地的锣鼓声中开始杀水牛,年轻人追杀不止,牛绕柱旋跑 。最后,牛伤口喷血,倒地而死 。接着分割牛肉 。晚上,要举行跳鼓,唱歌(苗语称“独乐”),通宵达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