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是中国的一个重要民俗节日 , 人们把这一天当作酷热与凉爽两种天气的分界线 , 因此对它非常重视 。
在河洛一带 , 民间早有立秋迎秋之俗 , 封建帝王也不例外 。周朝时 , 逢立秋之日 , 天子便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到京城西郊迎秋 , 祭祀少皋、蓐收 。汉代天子立秋要射猎 , 表示秋来扬武之意 , 并用猎物来祭祀宗庙 。宋朝时 , 宫廷内中殿要种一棵梧桐树 , 立秋时太史官启奏“秋来” , 同时想办法让一两片梧桐叶落下 , 表示报秋 。民间则流行戴秋叶 , 或者用石楠的红叶剪成花瓣 , 插在鬓边 。
随后 , 立秋风俗被广泛传播并得到多样化的发展 。清朝张焘的《津门杂记?岁时风俗》中记载:“立秋之时食瓜 , 曰咬秋 , 可免腹泻 。”立秋前 , 人们把瓜、蒸茄脯、香糯汤等放在院子里晾一晚 , 立秋当日吃下 , 以清除暑气 , 避免痢疾 。杭州一带则流行食秋桃 。立秋时大人孩子都要吃秋桃 , 每人一个 , 吃完把桃核留起来 , 等到除夕时把桃核丢进火炉中烧成灰烬 , 认为这样可以一年不生瘟疫 。
【立秋迎秋的古老风俗】四川东、西部还流行喝“立秋水” , 即在立秋正刻(立秋时分 , 许多老皇历中都标有具体时间) , 全家老小各饮水一杯 , 据说可消除积暑 , 秋来不闹肚子 。山东莱西地区则流行立秋吃“渣” , 就是一种用豆沫和青菜做成的小豆腐 , 并有“吃了立秋的渣 , 大人孩子不呕也不拉”的俗语 。
- 全国各地立秋贴秋膘的习俗
- 马来西亚的华人如何过春节
- 马来西亚华人在正月初九的“天公诞”
- 马来西亚华人在春节时的“捞鱼生”
- 台南不吃粽子的“端午节”
- 台湾的七夕风俗
- 中秋节吃月饼的典故
- 母亲节的历史由来
- |基于神经网络集成学习的5篇研究论文推荐
- 压岁钱的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