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凤颁诏”是明清时期 , 皇帝登基、册立皇后等重大庆典时在天安门举行的颁诏仪式 。据《日下旧闻考》记载:“凡国家大庆 , 覃恩 , 宣诏书于门楼上 , 由垛口正中 , 承以朵云 , 设金凤衔而下焉 。”就是说 , 皇帝发布的重大命令(诏书) , 要在天安门上进行一套隆重繁琐的仪式 , 才能向全国各地颁发 。这表明天安门在封建统治者心目中具有显赫的政治地位 。
【皇室礼仪之金凤颁诏】在进行颁诏仪式时 , 工部要预先在天安门正中垛口设置备有黄案的宣诏台 , 并准备好“金凤朵云”(漆成金黄色的木雕凤凰和雕成云朵状的木盘) 。奉诏官(捧接诏书的官员)和宣诏员(宣读诏书的官员)等人衣冠楚楚 , 早已恭候在那里 。诏书放在太和殿黄案上 , 皇帝盖上御玺后 , 经过一套繁琐的礼仪 , 由礼部尚书用云盘承接诏书 , 捧出太和殿 , 暂放到午门外的龙亭里 , 然后在鼓乐仪仗的引导下抬到天安门城楼上 , 再将诏书放在宣诏台的黄案上 。宣诏官
登台面西而立 , 宣读诏书 。这时 , 只见天安门下金水桥南 , 文武百官和耆老按官位序列依次面北而行三跪九叩大礼 。
诏书读完 , 由奉诏官把诏书卷起 , 衔放在木雕的金凤嘴里 , 再用彩绳悬吊“金凤”从天安门垛口正中徐徐放下 。城楼下早有礼部官员双手捧着“朵云”等在那里 , 这样 , “金凤”嘴中的诏书也就落在“云盘”中了 , 此举称为“云盘接诏” 。
接诏后 , 诏书仍要放回天安门前的龙亭内 , 然后由黄盖(黄色伞盖)、仪仗、鼓乐为前导 , 浩浩荡荡抬出大清门 , 送往礼部衙门 。这时 , 礼部尚书早已从长安左门快步回到礼部衙署门前跪迎诏书 , 并将诏书恭放在大堂内 , 行三跪九叩礼 。随后 , 用黄纸誊写若干份 , 分送各地 , 颁告天下 。
天安门最后一次举行“颁诏”是清宣统三年(1911年)十二月二十五日隆裕太后颁布溥仪退位的诏书 。清人毛奇龄有《天安门颁诏》诗:
双阙平明烟雾开 ,
九重颁诏出层台 。
幡悬木凤衔书舞 ,
仗立金鸡下赦来 。
彩椟横时天宇阔 ,
黄封殿定圣心裁 。
策灾本是贤良事 ,
何处还寻杜谷才 。
从诗中可看出 , 在封建时代 , 天安门“金凤颁诏”别有一番景象 。
事例
乾隆四十三年 , 他说皇祖(康熙) , 在位六十一年 , 上天和祖宗要能给我八十五岁 , 就是到乾隆六十年 , 我就很感谢了 , 到那年我就自动退位 , 到了乾隆六十年九月初三 , 乾隆在圆明园的勤政殿 , 召集皇子皇孙、王公大臣在一起宣布:从明年正月初一 , 他退位 , 宣布皇十五子颙琰就是嘉庆 , 为皇太子 。第二年就是嘉庆元年 , 正月初一 , 乾隆皇帝御太和殿正式举行禅位大典 , 也就是嘉庆登极大典 , 非常之隆重 。把这个诏书要金凤颁诏 , “金凤颁诏”就是把乾隆退位和嘉庆继位的诏书从太和殿抬下来 , 殿下面有一个黄颜色的舆 , 装在这皇舆里面 , 抬到天安门的城楼下面 , 然后礼部官员再把它奉送到天安门的城楼上面 , 天安门城楼上面有一个木头制作的金色的凤凰 , 把这个诏书就含在金凤的嘴上 , 从天安门的城楼上面徐徐地把这个金凤凰降下来 , 下面的礼部官员跪着接这个诏书 , 这叫“金凤颁诏” , 礼部官员接了诏书之后 , 再把它颁行天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