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擦,一词据说是源于古印度中北部的方言,是藏语对梵语的音译,意思是“复制”,指一种模制的泥佛或泥塔 。
“擦擦”,指一种模制的泥佛或泥塔 。藏地发现的早期度风格的擦擦多由红色陶土塑成,边缘不规整,胎泥外溢,图案以神降塔、吉祥塔和菩提塔居多,且大都印有般若经咒 。此后,藏地自身也开始制作擦擦,内容、题材逐渐增多,藏文的六字真言由藏文转写的梵文经咒取代 。大约在13世纪以后,随着藏传佛教在内地的传播,藏式擦擦又传入杭州、北京等地 。汉地及以往书面语称之为“模制泥佛像”或“拓模泥像”等 。
藏传佛教僧俗制作擦擦的目的在于积攒善业功德,并将其视作消灾祈福的圣物,多用于佛像及佛塔的装藏 。有些则直接置于寺庙,修习的岩窟或“擦康”,“门塘”内,还有的堆放在山顶和路口的嘛尼堆处,与风马旗、玛尼石刻和经幡在一起,受到信众的顶礼膜拜 。除以上的供奉方式外,还流行将擦擦安放于随身佩带的嘎乌之内,以便随时随地地观想礼赞 。此外,西藏地方政府四品以上的官员,还把盛有擦擦的嘎乌戴在发譬中,以作为官位等级的标志 。
擦擦从工艺上可分为单面模具制作的浮雕和双面模具制作的圆雕 。形制大致有两类:一是塔形,其上有佛像及各种变相;二是砖形,印有佛像和经咒 。在色彩上又分为素泥、设色、泥金或二者兼具,此外尚有风干与火焙之别 。从成分上看,擦擦的类别也较多 。一般是用最普遍的泥土,考究的则用阿嘎土或掺有香灰、纸浆的泥土制成;另一种是用泥质药浆或藏药炮制而成的“药擦” 。除此之外,还有将自己的上师,父母及亲友的骨灰,遗物与土混合制成的擦擦,以期消除罪业,或者表示将身体供奉于佛,类似唐代的“善业泥” 。
来源
主要有三种说法:其一,源于古代印度中、北部方言,藏语对梵语的音译,至今在中国西藏、青海、四川、甘肃等省(自治区)藏区还沿用;其二,源于制作擦擦时发出的音响,为拟声字;其三,藏语"萨"或"洽"就是土,至今通用的"擦擦",本应该做"萨擦"或"洽擦",即泥擦,似乎更接近原初 。
总之,擦擦是指一种用凹型模具捺入软泥等材质、压制成型脱范而出的模制小型佛像、塔 。绝大多数擦擦是由一、二件模具压制成型脱范而出的,是为常例;亦不排除变例,即由几件模具在同一块泥上,经多次压制成型的一种特大型的擦擦 。此种擦擦尺寸较大,存世量较少 。根据"擦擦"一词的第一种来源说,即古印度中北部的方言,意思是"复制",指一种模制的泥佛或泥塔 。藏地发现的早期印度风格的擦擦多由红色陶土塑成,边缘不规整,胎泥外溢,图案以神降塔、吉祥塔和菩提塔居多,且大都印有般若经咒 。此后,藏地自身也开始制作擦擦,内容、题材逐渐增多,藏文的六字真言由藏文转写的梵文经咒取代 。大约在13世纪以后,随着藏传佛教在内地的传播,藏式擦擦又传入杭州、北京等地 。汉地及以往书面语称之为"模制泥佛像"或"拓模泥像"等 。
原初,擦擦一词仅用来表示佛塔,后来才衍生出佛像 。大者盈尺,小不足半寸 。以浮雕为多,圆雕为少,塔擦除外 。藏地原习惯专称浮雕者为擦擦,汉地及以往书面用语称"模印泥佛"、"脱模泥佛",东北、内蒙俗称"板儿佛"、"佛瓦",北京一带习种"泥饽饽" 。此外还有"泥塔模"、"泥塔婆"等等,称谓极杂乱,总之诸称谓均为"擦擦"的各种说法 。如今,凡是用凹型模具磕制的泥质小佛像、塔,不论浮雕或圆雕,只要属于藏传佛教系列,均以擦擦称谓一概而论,似已约定俗成 。
擦擦是从古印度石板塔腹内置放圣物的风俗演变而来的藏传佛教艺术品,其题材大多为诸佛、菩萨等造像和佛塔、经咒 。诸题材制作成的擦擦均符合最基本的藏传佛教仪轨 。被藏传佛教僧俗视禳灾祈福的宗教圣物,不可亵渎 。
种类
每一件古老的擦擦都有其自身的宗教、艺术、文物和收藏价值 。因材质的不同、年代的远近、制作者身份的尊卑、艺术水平的高下、出土和传世数量的多寡等诸多因素,构成了对擦擦品评鉴赏及珍稀程度界定的客观依据 。因此对擦擦的种类有必要进行划分 。
泥擦
一般用最普通的泥巴,好一点的则用阿嘎土、炼泥、香泥(掺有香灰)、纸泥(掺有纸浆)等等制成,通称“泥擦” 。此类泥擦子素泥为多,在古老的擦擦中,普通泥擦尚属于存世量相对较多的一种 。除罕见品或属于“名擦”的泥擦以外,绝大多数泥擦其价值相对较低 。
骨擦
将圆寂活佛、高僧骨灰混合泥土制成,因其成份掺入骨灰而得名,比重小于泥擦 。此种“骨擦”也较泥擦为少,传世者相对更少,多数出土自塔腹 。艺术、收藏价值较一般泥擦高,有一定文物价值 。
布擦
据藏传佛教仪轨,历代达赖喇嘛、班禅大师及少数大活佛圆寂实行塔葬,此为藏地最高级葬礼 。塔葬之先,须将大师法体用盐巴、藏红花等珍贵药品进行脱水处理,方可塑成金身,安放于金、银灵塔塔瓶之内,供万世瞻仰 。此种灵塔在布达拉宫灵塔殿内有八座,供奉着八位达赖(五、七至十三世达赖)的法体 。将脱水处理出的大师体液混合泥土制成的擦擦称为“布擦” 。藏语“布”意为法体 。据藏地传说,身带布擦,无论人处何方可医百病,可避邪恶,可得平安,甚至刀枪不入 。因此藏人认为布擦最宜作护身符,挂在身上,可得佛法护佑,以避邪恶 。东嘎·洛桑赤列大活佛还认为,正挂大师布擦于前胸,不离方寸,意与大师心心相印 。
药擦
传世品中尚有数量极微的“药擦” 。是以多种名贵藏药为原料,依藏医药工艺流程、宗教仪轨,精炼压制成型并可服用医病的擦擦,因其原料为藏药(或有藏药成份)而取名“药擦” 。传世药擦制成的年代大多在明、清两代和民国时期 。有经验的收藏家和做古玩生意的明眼人,即使不精于擦擦一道,仅凭不同于泥土的“手头”感觉和反映岁月年代的表层“包浆”,便会准确无误地判断其极珍罕的文物、古董价值 。此种药擦带于身上,不仅平时可以护身,暗示自己抵挡邪气,若真遇疾患不测,便可作药物及时服用 。右图是在后藏地区萨迦北寺居民家中收藏到的一枚药擦,明显被掰掉了一角,且断裂处早非新痕,似服用有年了 。需要说明的是,传世药擦必须细分为两种,其一是纯名贵藏药制成的药擦;其二是用泥质药浆制成的,即藏药与泥掺拌而成,藏地常将此种材质的圆雕擦擦称为泥质药浆佛像 。两种药擦的比重,观感都有分别 。
名擦
【擦擦—璀璨藏文化的缩影】类似“名画”、“名作”,因出自名人、名家之手而得名,故将达赖、班禅等大活佛、知名人士亲手制作的擦擦分类作“名擦” 。此种名擦背面几乎都工整钤盖有大师本人的印鉴痕蜕、指纹或标记 。如下两图为五世达赖喇嘛阿旺·洛桑嘉措所制“西方三圣”和“金刚手菩萨”两件名擦,均背钤五世达赖喇嘛海螺印,清晰可辨 。药擦较难寻觅,名药擦更是难寻,其珍贵价值则不言而喻了 。
- 春节习俗—贴窗花
- 赫哲族节日—春节
- 印度的新年—痛哭元旦
- 英国新年—访友不敲门
- 足球运动的5的大特点
- 西藏—吉祥天母节
- 纳西族民族乐器—筚篥
- 赫哲族音乐—萨满乐器
- 赫哲族舞蹈—叉草球
- 鄂伦春族桦树皮工艺品—“毛力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