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伦春族的分布,分为17世纪以前和以后两个时期 。17世纪以前,主要是分布在贝加尔湖以东,黑龙江以北,直到库页岛的广大地区 。石勒喀河、黑龙江、精奇里江(结雅河)、牛满河(布列亚河)、恒滚河(阿姆贡河)流域以及库页岛上,他们在这广大地区进行游猎 。
17世纪40年代,沙皇俄国开始侵略我国黑龙江流域广大地区 。顺治初年俄国侵略者吞并尼布楚,后又窃居雅克萨,鄂伦春等皆被侵掠 。鄂伦春族不断同侵略者进行斗争,以后逐渐迁移到黑龙江南岸大小兴安岭地区,分别在五个地区过着游猎生活 。迁到呼玛河流域的鄂伦春人自称库玛尔千;迁到逊河、沾河和嘉荫河等地的自称毕拉尔千 。这两部分鄂伦春人今居黑龙江省 。迁到阿里河流域的自称阿里千;迁到多布库尔河流域的自称多布库尔千;迁到托河流域的自称托千 。这后三部分鄂伦春人今居鄂伦春旗境内 。
文献记载,今居鄂伦春旗境内的鄂伦春人,原来活动在西起石勒喀河,东达涅威尔河的黑龙江北岸 。他们是从那里逐渐迁移来的 。迁移到南岸后,分别游猎在阿里河、多布库尔河、托河流域 。清朝在其游猎的地区设置了路 。即以阿里河为中心游猎的鄂伦春人为阿里路;以多布库尔河为中心游猎的鄂伦春人为多布库尔路 。后来两路合为一路 。以托河为中心游猎的鄂伦春人为托河路 。这种游猎范围一直没有变 。后来虽然定居下来,但他们还在其过去的游猎范围内狩猎 。
鄂伦春族逐渐定居后,定居点分布如下:
过去阿里、多布库尔路的鄂伦春族,游猎于奎勒河及其支流库都奇、小奎勒河、沃勒河、查巴奇等处者,定居在乌鲁布铁;游猎于多布库尔河及其支流翠风、大杨气、小杨气、十八站以西等地者,定居在朝阳;甘河及其支流克一河、吉文河、英阿河以南、莫力格、奇格拉尼等地者,定居在讷尔克气 。后因铁路占用该地而迁往乌鲁布铁 。
过去托河路的鄂伦春族,游猎于大兴安岭东西两麓,西有根河、海拉尔河、扎敦河、库鲁都尔河、乌尔旗汉河;东有诺敏河、讷门河、托河 。解放后逐渐集中于岭东 。诺敏河流域的鄂伦春人定居在龙头;讷门河和托河流域的鄂伦春人定居在木奎 。解放前定居在小二沟南屯的鄂伦春人仍定居在那里 。
【鄂伦春族的迁徙分布】游猎于古里河流域的鄂伦春人,从民国时期起逐渐迁到鄂伦春旗境内 。这部分人定居在多布库尔河西岸,虽然定居点称古里,但实际上他们已离开了古里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