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每年7月23日或24日为二十四节气之一的大暑,此时太阳到达黄经120°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六月节......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大也 。”暑,是炎热的意思;大暑就是非常热,相比小暑,此时已经很热了,是一年中气温最高、最热的时期 。
我国古代将大暑分为三候:“一候腐草为萤;二候土润溽暑;三候大雨时行 。”意思是说世上萤火虫约有二千多种,分水生与陆生两种,陆生的萤火虫产卵于枯草上,大暑时,萤火虫卵化而出,所以古人认为萤火虫是腐草变成的;第二候是说天气开始变得闷热,土地也很潮湿;第三候是说时常有大的雷雨会出现,这大雨使暑湿减弱,天气开始向立秋过渡 。
大暑农事
大暑前后,对我国种植双季稻的地区来说,是一年中最紧张、最艰苦的时期 。俗话说:“早稻抢日,晚稻抢时”、“大暑不割禾,一天少一箩”,适时收获早稻,不仅可减少后期风雨造成的危害,确保丰产丰收,而且可使双晚适时栽插,争取足够的生长期 。盛夏高温对农作物生长十分有利,但对人们的工作、生产、学习、生活却有着明显的不良影响 。一般来说,在最高气温高于35℃的炎热日子里,中暑的人明显较多;而在最高气温达37℃以上的酷热日子里,中暑的人数会急剧增加 。特别是在副热带高压控制下的长江中下游地区,骄阳似火,风小湿度大,更叫人感到闷热难当 。
大暑气候
大暑前后,华南地区进入一年中日照最多、气温最高的时期,是华南西部雨水最丰沛、雷暴最常见、30℃以上高温日数最集中的时期,也是华南东部35℃以上高温出现最频繁的时期 。此时气温高是气候正常的表现,因为较高的气温有利于大春作物扬花灌浆,但是气温过高,农作物生长反而受到抑制,水稻结实率明显下降 。华南西部入伏后,光、热、水都处于一年的高峰期,三者互为促进,形成对大春作物生长的良好气候条件,但是需要注意防洪排涝 。华南东部这时高温长照却往往与少雨相伴出现,不仅会限制光热优势的发挥,还会加剧伏旱对大春作物的不利影响,为了抗御伏旱,除了前期要注意蓄水以外,还应该根据华南东部的气候特点,改进作物栽培措施,以趋利避害 。炎热的大暑还是茉莉、荷花盛开的季节,馨香沁人的茉莉,天气愈热香愈浓郁,给人洁净芬芳的享受 。高洁的荷花,不畏烈日骤雨,晨开暮敛,诗人赞美它“映日荷花别样红”,生机勃勃的盛夏,正孕育着丰收 。
大暑起居
大暑节气中,炎热的程度到达高峰 。中暑人数明显增多,当出现持续6天以上最高气温大于37℃时,中暑人数会急剧增加 。天气太热,我们要以预防为主,常收听当地天气预报是十分有益的,在家也好,外出活动也好,应巧妙地避开最高气温段 。中暑的诱发因素很复杂,但主要原因还是气温 。此节气是心血管疾病、肾脏及泌尿系统疾病患者的一大危险关头 。所以心脏病、糖尿病和前列腺炎等患者,在此节气中要格外小心 。
大暑饮食
大暑节气是大热天,运用饮食的营养作用养生益寿,是减少疾病、防止衰老的有效保证 。著名医学家李时珍尤其推崇药粥养生,他说:“每日起食粥一大碗,空腹虚,谷气便作,所补不细,又极柔腻,与肠胃相得,最为饮食之妙也 。”药粥对老年人、儿童、脾胃功能虚弱者都是适宜的 。在中医学中,湿为阴邪,其性趋下,重浊粘滞,易阻遏气机,损伤阳气,故食疗药膳以清热解暑和温热升阳为宜 。
大暑起居
大暑节气中,炎热的程度到达高峰 。中暑人数明显增多,当出现持续6天以上最高气温大于37℃时,中暑人数会急剧增加 。天气太热,我们要以预防为主,常收听当地天气预报是十分有益的,在家也好,外出活动也好,应巧妙地避开最高气温段 。中暑的诱发因素很复杂,但主要原因还是气温 。此节气是心血管疾病、肾脏及泌尿系统疾病患者的一大危险关头 。所以心脏病、糖尿病和前列腺炎等患者,在此节气中要格外小心 。
大暑饮食
【24节气:大暑】 大暑节气是大热天,运用饮食的营养作用养生益寿,是减少疾病、防止衰老的有效保证 。著名医学家李时珍尤其推崇药粥养生,他说:“每日起食粥一大碗,空腹虚,谷气便作,所补不细,又极柔腻,与肠胃相得,最为饮食之妙也 。”药粥对老年人、儿童、脾胃功能虚弱者都是适宜的 。在中医学中,湿为阴邪,其性趋下,重浊粘滞,易阻遏气机,损伤阳气,故食疗药膳以清热解暑和温热升阳为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