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王节时代背景

樟湖,千年古镇,地灵人杰,且民风质朴豪爽,群落性文化积淀深厚,至今仍遗留许多古迹和独特的地方民俗文化,如蛇王庙、万寿塔、上塘庵古戏台、苍峡摩崖石刻、商周遗址等古迹 。元宵迎蛇灯、七月赛蛇神、端午赛龙舟等民俗活动 。樟湖崇蛇民俗活动源于明代,千百年的传承和发扬,已形成了独具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体系,堪称独一无二的民俗“活化石” 。
【蛇王节时代背景】樟湖蛇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它有原始古朴的庙堂,完整的游蛇灯,赛蛇神的民间活动,它完整地保留了古闽越的遗风,浓郁质朴的蛇文化渗透于樟湖人民的生活中,对旅游业、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研究开发利用价值 。
自1991年8月恢复举办“崇蛇”文化节以来,“蛇文化”活动弘扬了闽越文化,振兴了地方经济 。1995年蛇王庙(福庆堂)被列入南平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将“崇蛇”活动冠以“樟湖镇蛇文化节” 。1998年樟湖蛇文化节纳入“大武夷旅游”系列,举办了规模宏大的“南平市樟湖首届蛇文化旅游节” 。近年来,樟湖蛇文化的独特罕见性,倍受世人瞩目,特别是日本、台湾及东南亚地区的社会人类专家学者的关注,使樟湖蛇文化驰名中外 。正值“蛇王庙”被列入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闽蛇崇拜民俗活动”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之际,七月七“蛇文化节”以其地方特色赋予的文化内涵,使2005年崇蛇活动再一次升华,冠以“延平樟湖镇闽蛇崇拜民俗活动旅游节”,给予樟湖蛇文化新的定位,以它古老而又崭新的面孔展现在世人面前 。
在漫长岁月里,人们在敬拜祭祀活动中,形成了“闽蛇崇拜的民俗文化”,每年春秋两祭活动,完整地传承了古闽越族的遗俗 。千百年来不断注入新的文化内涵和精华,使之较完整地保存了古朴、原始的崇蛇活动,铸成了独特的民间崇蛇文化 。
樟湖闽蛇崇拜活动的载体“蛇王庙”俗称“福庆堂”或“连公庙”,位于316国道119?郾5公里右侧 。它临江而建,坐东南朝西北,建筑整体气势宏伟,古朴古色、庙内上下两落,下落为戏楼建筑,戏楼中间为戏台,两侧对称肩楼,天井及钟鼓楼,戏台正面与正殿相对,中间为敞开式观众厅 。上落为正殿,庙殿为重檐悬山式建筑,面五间,进深十余米 。走进富有神韵的神庙殿堂,犹如步入时间的隧道,置身其间,往事越千年,发古之幽思 。
樟湖每年农历正月初六至二十一的闹元宵,按姓氏轮流,每姓一天,每户一板,或者几十板,多者千余,当夜幕降临,人们将制作好的“蛇灯”拿到庙前连接成一条长达一、二公里的“长蛇阵” 。入夜时分,弯弯曲曲的竹蛇绕镇蜿蜒而行,家家户户放鞭炮烟火,在自家门口或巷口迎接以示祛灾祈福 。蛇灯在鼓声中,犹如一条长长的火蛇腾跃在夜空,蔚为壮观 。
赛蛇神活动的这天,人们奉蛇王出巡境内 。清早在庙前排长队,鸣锣开道,号声铳声阵阵,旗幡招展,游行队伍人手一蛇,或将蛇握于手中,或缠绕在臂上,盘绕于胸前、颈前,更有甚者与蛇亲吻,千姿百态,其情景十分惊险、动人 。游蛇结束,人们把蛇放归大自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