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民族概况
仡佬族是云贵高原中部的一个古老民族,大部分散居在贵州省的西北、西南和北部,包括遵义、仁怀、安顺、关岭、普安、清镇、平坝、黔西、大方、织金、金沙、贞丰、晴隆、六枝、水城等20多个市县;少数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隆林各族自治县和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的广南、马关、富宁等县 。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仡佬族人口数为579357 。仡佬族因人数少而居住分散,各地仡佬族差异很大,甚至分散在同一个县内的仡佬人也不能互相通话 。目前,仡佬族中大约只有极少数人还会说仡佬语 。汉语是仡佬族进行交际的主要工具,不少人还会讲苗语、彝语或布衣语等,有的甚至一人兼通三、四种语言 。仡佬族语言属汉藏语系,语族、语支未定 。仡佬族没有文字,普遍使用汉文 。
【仡佬族概况】仡佬族与古代居住在今贵州一带的僚人有密切的渊源关系 。唐宋时,史书中开始出现“葛僚”、“仡僚”、“革老”、“仡佬”等名称,统称为“僚” 。僚人可能是古代对这一地区若干少数民族的泛称,而与仡佬族有着更为直接的密切关系 。“仡佬”一名最早见于南宋朱辅写的《溪蛮丛笑》 。自明代以来的许多史籍都说:“仡佬,古称僚” 。近一、二百年间,在一部分仡佬族中还保留着古代僚人的某些习俗,如妇女穿统裙和凿齿,以及以石板为棺的墓葬等,都说明仡佬族与古僚人有渊源关系 。古僚人,是西汉时夜郎国(主要在今贵州、云南境内)的主体民族之一 。距今2100多年前,夜郎境内的僚人亦“魅结、耕田、有邑聚”(《史记·西南夷列传》),即已过.着定居的农耕生活,出现了村落和集镇,有了君长,其社会已处于原始社会末期或阶级社会初期 。公元前130年,汉朝以夜郎地设置犍为郡,前111年又分设群 。从此,这一带与中原地区的联系逐渐密切 。汉族封建社会的生产方式影响了僚人社会,从而缓慢地向封建社会过渡 。7世纪时,唐朝在今贵州省北部僚人居住地区,建立了羁縻州、县 。这时,僚人社会的生产力已发展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农民生产的稻、麦等粮食已有一部分作为商品在市场出售,他们纺织的“僚布”质量也很好,成了上缴封建王朝的贡品 。
自唐、宋到清代,仡佬族处于封建王朝和当地土官的统治之下,受尽了压迫和剥削 。元、明时期、仡佬族地区大都为当地的土司所统治 。后来,这里又建立了卫、所、屯、堡等军事机构 。明末开始“改土归流”,到清代雍正年间,仡佬族地区的“改土归流”基本完成,仡佬族人民从此在流官的统治之下 。但在贵州黔西、大方等彝族安姓土司,仍保留了他们的政治、经济势力,直到新中国成立前夕,还对当地仡佬族及其他民族的农民进行着残酷的剥削 。
社会经济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仡佬族主要从事农业 。主要种植玉米、水稻、小麦、红薯等作物 。作物靠天生长,水、旱、雹、虫等灾害频繁,粮食单产低下 。采集桐子、栓皮,编织竹器、草鞋等副业生产在仡佬族经济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1840年以后,由于洋纱、洋布倾销到仡佬族地区,仡佬族铁笛布等手工业产品受到了严重排挤,农村经济日渐衰落 。到国民党统治时期,在帝国主义侵略和封建地主、官僚资产阶级的重重压迫下,仡佬族农民很多失去了土地,许多人为了糊口,不得不外出帮工,流浪各地,仡佬族人民陷于苦难的深渊 。
新中国成立后,仡佬族人民享有了当家作主的权利 。1953年成立的广西隆林各族自治县,有一部分仡佬族人民就包括在内,1956年又在贵州遵义和仁怀建立两个民族乡 。仡佬族散居区的乡、区和县的各族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注意照顾仡佬族,有仡佬族的代表参加 。贵州省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也有仡佬族的代表参加,建国后进了土地改革和农业合作化运动,生产不断发展,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也随之不断改善 。吃上了稻米、穿上了棉布衣衫,住上了新房 。建国前仡佬族人民大多是文盲,现在各地均办了学校 。广西隆林各族自治县7个仡佬族村已经办了4所民族小学;贵州平正仡佬族乡除办民族小学,还办了民族中学 。仡佬族的适龄子女能就近上学,有的甚至上了大学,是有史以来没有的 。一代有文化的新农民已在仡佬族群众中成长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