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自西域佛法的雍和宫“打鬼”

说起雍和宫的“打鬼”,老北京人几乎无人不晓 。在每年农历的正月底,雍和宫内人头攒动,争睹这一“打鬼”的场面 。其实,“打鬼”乃京城百姓的俗称,藏语称“羌姆”,蒙古语称“布扎克”,学名叫“金刚驱魔神舞” 。它是在西藏土风舞的基础上,吸取了本教仪轨和印度瑜伽宗面具舞的某种形式而成,为藏传佛教的一种密乘仪式舞蹈 。
“打鬼”的历史
“打鬼”的历史悠久,公元八世纪初,印度高僧莲花生应吐蕃赞普赤松德赞的邀请,入藏弘法,倡建桑耶寺,教授藏族弟子学习翻译之学 。从那时起,此仪式即在雪域弘传 。关于其来历,还有一段趣闻:话说唐代开成三年(838年),吐蕃朗达玛杀了其兄贤王,后自立为赞普(即国王),并一反其兄所为,大兴灭佛之事,毁寺院、杀僧侣、焚经典,强迫僧众还俗 。后来,吐蕃有一名叫拉隆巴勒道尔吉的僧人,决心要除掉朗达玛 。此僧先将一匹白马用木炭涂成黑色,身着白里黑面的舞衣,暗藏袖箭,前往拉萨 。在朗达玛观赏舞蹈时接近其身,将其射死,然后乘马出逃 。当马涉水过河时,身上的炭色脱落现出白色,拉隆巴勒道尔吉又将舞衣反穿,白里朝外,黑人黑马顿时消失,追赶的武士被迷,只好作罢 。由于此僧人当时跳舞身着黑衣,故称黑衣舞 。为纪念他刺杀朗达玛以振兴佛教,西藏、青海等地的寺院都要举行“善愿日”,并跳黑衣舞以示庆祝 。
至公元十五世纪,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为弘扬佛法,在拉萨法会上将原黑衣舞改编完善后成为祈愿法会的一大仪式,并延续下来 。明朝末年传到北京 。至清代,皇宫中正殿和许多藏传佛教寺院每年均要举行这一仪式,旨在驱除邪恶,祈愿天下太平 。
清代雍和宫的“打鬼”
在清代,雍和宫“打鬼”的扮饰者不全是本寺的僧人,还有京城各藏传佛教寺院中挑选出来的僧人 。至大愿祈祷法会前,由雍和宫扎萨克喇嘛行文“喇嘛印务处”,再通知各寺院派僧人到雍和宫练习 。那时,此舞共跳三日 。第一日为“排练” 。第二日是正日子,第三日为“绕寺” 。因为“排练”和“绕寺”的时间太早,故很少有人观看,只有第二日,雍和宫内外人山人海 。正如清《燕京岁时记》载:“打鬼本西域佛法,并非怪异,即古者九门观傩之遗风,亦所以根除不祥也 。每至打鬼,各喇嘛僧等扮演诸天神将以驱逐邪魔,都人观者甚众,有万家空巷之风 。”那时,官署的蓝布帐幕,搭满了昭泰门内外,雍和宫牌楼前卖大糖葫芦、风车和京味小吃的比比皆是,叫卖声此起彼伏 。“打鬼”的坛场即设在雍和门庭院,石阶之上搭有红栏杆看台,上置金漆桌椅 。即时,众高僧及身着礼服、项挂朝珠的官员人等依序入座,两侧有乐队侍立 。清代“打鬼”的服装均由皇宫专门定制 。现今雍和宫珍藏有数套这类服装,其上满饰龙纹、八宝纹、云海纹,做工精美 。
现今雍和宫的“打鬼”
时至1957年,雍和宫“打鬼”的规模甚大 。那日,一万多人冒着大雪前来观看,其中还有众多外宾 。后一度中断 。1987年,这一古老的宗教舞蹈重现雍和宫 。
如今,每至此日,红墙黄瓦的雍和宫门前;悬挂着“永保护法”、“吉祥天母”、“地狱主”三幅大唐卡画,院内还搭起了舞台,上铺红色地毯 。台下中外游客熙熙攘攘,等着一睹“打鬼”的风采 。舞台前方,置一用大红纸和高粱秸糊制的三角架 。此架称“巴凌”,藏语称“朵玛”,待舞蹈结束后,向邪祟抛掷朵玛咒时用 。即时,随着铿锵有力的鼓乐声,身着金色盔甲的四大天王出场,立于舞台四隅 。布袋僧和六名小童至台前坐定,形成六子戏弥勒造型,给观者以喜庆祥和的气氛 。如此,“打鬼”开始,其意是要为驱魔除障(主要指人世间的烦恼)而尽兴狂舞 。具体每幕为:
1、绿度母献神饮:又称黑帽度母舞 。此舞不带面具 。舞者眉清目秀,头戴遮沿帽,右手持小铜碗,左手持鲜花,不断作敬献状,动作和缓,柔中有刚 。意为以甘露供养、祈愿佛、菩萨度化一切有情众生,使之驱除妄念 。
2、阿杂日:系古代西域的游方僧和印度瑜伽咒师,或称来藏弘法的译师和高僧 。他们是文化交流的使者 。在唐卡中有《财神牵象图》,即一西域僧人牵着载满珍宝的大象,象征招财进宝 。其意为外来使者带来了犹如珍宝般的佛法 。但见舞者头戴螺旋形面具,身着红襟衣,下着彩条纹筒裙,腰系彩带,右手执彩棒 。动作轻松而有节律,夸张诙谐 。意为要以佛法度化众生,启迪众生战胜邪恶,还有感恩外来使者传法之意 。
3、好迈:系蒙古语 。舞者头戴骷髅面具,身着白色短衣和缎裤,腰系红带,足着白色绣花鞋,手执黑白相间的木棒 。他们象征阎王的使者,手中的木棒称为“拘牌”,黑色表示罪恶,白色表示善德 。他们有节奏地舞蹈,要将魔障辨认出来,驱灭降服 。此舞体现了因果论这一法则 。
4、地狱主:又名“降阎魔尊”,为文殊菩萨的化现 。舞者戴牛首面具,手执绢索和棒 。舞蹈动作铿锵有力,那勇猛精进、惩恶扬善的气势尽现于舞台之上 。
【源自西域佛法的雍和宫“打鬼”】5、尸陀林主:又名墓葬主,还说是胜乐金刚之神变 。舞者面具两侧饰有五彩冠翅 。身着白缎紧身袄,上绣红色纹饰,红兜肚,绣花红裙,裤、鞋、手套红白相间,胸前佩戴璎珞 。他们做飞舞状,动作轻盈、快活 。其意为在众护法、菩萨的协助下,终将魔障捉到 。舞至最后,他们将象征魔障的模型“灵噶”团团围住,做驱魔除障之动作,表示将其灵魂从肉体中分离出来 。
6、牛、鹿面神:舞者头戴牛首和鹿首面具,分别身着蓝、黄二色绣花缎袍 。寓意他们是地狱主的侍从,为驱除一切魔障和人世间的烦恼而尽兴狂舞 。舞者边持刀砍那象征邪恶的骷髅面人,边跪下来做抛扬之势 。其意是已经将魔障的灵魂引度后脱离了肉体而超生 。这是法舞的关键一幕,舞姿勇武刚健,具有较强的雕塑感 。
关于法舞的动作,有严格的要求,《金刚驱魔神舞缘起》一文载:“上身犹如狮子,腰部如盘绕,关节像幻轮、肌肉当放松,血脉似沸腾,举止应尊严,作舞亦缓慢,膝盖要弯曲,骨骼现安乐,皆勇显威猛 。”
舞毕,抛掷除祟朵玛咒仪式开始,俗称送祟 。鼓乐声中,众僧经长长的甬道至牌楼院 。此院内备置了以干高粱秸搭起的柴堆 。但见住持带领众僧诵经,随后,将巴凌尖端对外,猛地投入点燃的熊熊烈火中,意为将“我执”投入火中燃烧,使之达到圆融无碍的大自在境地,或者说恶魔被彻底歼灭,从此天下太平 。
之后,僧人陆续归来,在盛满甘果的铜盘前诵经 。这些甘果可称为胜利果 。诵经毕,众僧将甘果分发给游人信众,得到甘果被认为是一种福分 。
二月初一晨,当太阳即将升起的时候,雍和宫绕寺活动开始了 。又称弥勒转寺日,意为接未来佛弥勒到人间清邪除祟,使人间的每片土地、每个角落都平安洁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