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卫“三宗宝”之谜

【天津卫“三宗宝”之谜】 “天津卫三宗宝,鼓楼、炮台、铃铛阁 。”这是天津人夸耀家乡的一句话 。这三宗宝,许多老天津人是很熟悉的,而青年人往往不大了解 。其实,鼓楼不敲鼓,炮台不在大沽口,铃铛阁也不是建筑物的本名 。现在说说它们的谜底 。
天津卫是明代永乐二年,就是公元1404年设立的,当时的天津城只是一个土围子,后来才用砖砌了城楼,1491年,明代的天津兵备道,又增建成了东南北四门的城楼,北门尤其雄伟壮观 。大约在这个时候,在城内的中心点修建成了鼓楼 。说是鼓楼,实际上是钟楼 。楼高三层,底下一层用砖起拱,成为屋顶,四面敞开,可以穿插通行 。鼓楼内持着一口大钟 。清代天津诗人梅宝璐写过一副对联,挂在鼓楼上,上联是:“高敞快登临,看七十二沽往来帆影”;下联是“繁华谁唤醒?听一百八杵早晚钟声” 。此联辛亥以后,曾由天津书法家华世奎重新书写 。意思是说,在鼓楼上登高了望,大直沽、西沽、贾家沽等地方的河面上,白帆点点,水运频繁 。所谓七十二沽,事实上是不能完全看到的,这是一种夸张 。一百0八响声唤醒了安睡的天津城,也是艺术地概括了古代天津的社会生活 。清朝诗人周楚良有一首《竹枝词》,进一步发挥说:“本是钟楼号鼓楼,晨昏两度代更筹,声敲一百单零八,迟速锅腰有准前沿 。”意思是说,当时一位驼背老人,每天早晚两次敲钟,每次各敲五十四响,随着他准确地敲钟报时,城门跟随着打开或者关闭 。
天津鼓楼在清朝末年被破坏,辛亥革命后,由天津著名书法家华世奎等人发起,又重建了一座鼓楼 。解放后,由于城市建设的发展,才把它拆除了 。当时在现场监工的市文化局负责干部,是现天津历博顾道馨先生 。
再说炮台 。明代崇祯十二年(1639),为了防御满洲统治势力侵犯,在天津城周围建造了七座炮台,分别设在七个地方,就是今天的马家口、海光寺西、三岔河口北岸、河北区窑洼南岸、红桥区西沽、邵公庄东和双庙街 。清朝时候,张志奇写的《七台环向》诗,把炮台列为“天津八景”之一,可以想见当时炮台多么壮观了 。
铃铛阁在西北角,是一种俗称,原来是一座“藏经阁” 。它是明代万历七年建成的,当时属于稽古寺的附属建筑物 。“藏经阁”共两层,但基础高在一丈多 。屋顶飞檐突出,画梁雕栋,庄严华丽 。为了宣扬佛家醒世作用,防止飞鸟的破坏、玷污,在房脊屋檐布满铃铛,长一尺多;微风吹动,铃声由近而远,好象波浪一样,清沏悦耳 。阁里藏有十六柜佛经,其中的《大藏经》包括了几乎全部的汉语佛教经典,还有贝叶经,这些经典版本是很珍贵的 。清代光绪十八年(1890),“藏经阁”被大火烧毁,旧址成了天津最早的中学堂之一 。天津卫三宗宝,显示了古代天津城市建设和国防、文化设施的面貌 。鼓楼的砖拱起顶,铃铛在保护建筑物上的作用,不但有实用价值,也反映了劳动人民高度智慧和艺术匠心,炮台的配备,更说明了我国古代国防的卓越成就,都是有很大意义的 。
铃铛阁在西北角,是一种俗称,原来是一座“藏经阁” 。它是明代万历七年建成的,当时属于稽古寺的附属建筑物 。“藏经阁”共两层,但基础高在一丈多 。屋顶飞檐突出,画梁雕栋,庄严华丽 。为了宣扬佛家醒世作用,防止飞鸟的破坏、玷污,在房脊屋檐布满铃铛,长一尺多;微风吹动,铃声由近而远,好象波浪一样,清沏悦耳 。阁里藏有十六柜佛经,其中的《大藏经》包括了几乎全部的汉语佛教经典,还有贝叶经,这些经典版本是很珍贵的 。清代光绪十八年(1890),“藏经阁”被大火烧毁,旧址成了天津最早的中学堂之一 。天津卫三宗宝,显示了古代天津城市建设和国防、文化设施的面貌 。鼓楼的砖拱起顶,铃铛在保护建筑物上的作用,不但有实用价值,也反映了劳动人民高度智慧和艺术匠心,炮台的配备,更说明了我国古代国防的卓越成就,都是有很大意义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