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藏有句俗语:“一家分开,乞丐一堆 。”由于生存环境恶劣、生产力低下,为使家产和劳动力不分散,历史上形成罕见的“一妻多夫”婚姻现象,实行区域自治的西藏自治区对此拥有“变通条例”,规定对执行变通条例之前形成的一妻多夫和一夫多妻婚姻关系,凡不主动提出解除婚姻关系者,准予维持 。
一妻多夫制在西藏已有上千年的历史,这是保护家庭财产不分散的一种办法 。在一夫一妻的婚姻模式下,几个男丁分家后会造成家中财产的分割,减弱大家庭的力量 。而且也会使家中劳动力缺乏,影响家庭财富的聚集 。
西藏一妻多夫制是在特定的生存环境下形成的,主要存在于农区 。西藏地处高原,可利用的耕地面积很少,再加上恶劣的生存环境,小家庭的力量十分微弱,一妻多夫家庭则可以壮大家庭力量 。在生活环境和文化都比较相近的喜马拉雅山南北两麓,很多地方至今仍存在一妻多夫家庭现象 。
一妻多夫家庭的内部关系
藏族传统的一妻多夫家庭有兄弟共妻、朋友共妻和极个别的父子共妻几种形式 。但在康区最主要、最普遍、占绝大多数的为兄弟共妻 。解放前,谭英华先生在今甘孜地区境内调查的45户一妻多夫家庭,其中兄弟共妻44户,共101名男子,平均每户均2.3人,非兄弟共妻家庭1户,丈夫2人 。
一妻多夫家庭以而兄弟共妻为普遍,其次为三兄弟共妻 。四兄弟以上共妻的只是极个别现象,在昌都丁青县丁青村的一妻多夫家庭120户,丈夫257人,平均2.29人 。昌都县妥坝乡9户一妻多夫家庭,一妻二夫7户,占78%,一妻三夫、一妻四夫各一户,分别占11% 。
康区藏族的婚姻既有娶妻婚,也有入婚 。但一妻多夫家庭均为娶妻婚,尚未发现可几兄弟入女方家的情况 。其婚礼习俗与一夫一妻的娶妻婚相同 。由于多夫,在提亲时,有的要明确说明是几兄弟娶妻,也有的不说明 。
【西藏神秘的“一妻多夫”婚姻现象】 举行婚礼时,有三种不同的情况,较多的一种是一人为代表参加婚礼,这种情况大多是长兄为代表娶妻,以后弟弟们逐渐长到后,与妻子发生关系,从名誉上丈夫变成事实上的丈夫,完成共夫家庭 。当然也有少数的例外,代表者不一定长兄 。如类乌齐县有一户兄弟共妻,哥哥是跛子,结婚时由弟弟代表婚礼 。
第二种为兄弟们均参加婚礼娶妻 。如丁青县丁青村的布吉兄弟俩,参加婚礼时兄弟并排坐在一起,妻子坐在旁边 。第三种为部分兄弟参加婚礼 。如丁青宗色扎部落的泽丁扎巴结婚时,父亲为他们三兄弟娶一妻,但他年龄还小,只有两个哥哥参加了婚礼 。结婚时究竟采取哪一种方式,主要视其具体情况而定,如兄弟的多少,兄弟间年龄大小的差异程度,长兄弟与新娘年龄差距,等等,而且同一家庭不同代的人之间也有差异 。如布吉是兄弟两参加婚礼,但他们的儿子当代表 。
一妻多夫孩子如何叫爸爸?
一妻多夫家庭子女对父亲的关系,从称谓可见一斑 。一种是称大哥为爸爸,其余为叔叔 。在芒康还有称大哥为爸爸,其余的依次为大叔、二叔、三叔的 。如果大哥去世,则可称二哥为爸爸 。另一种则不加区别,几个丈夫均被一概称作爸爸,这两种不同的称呼方法,有时还共存于同一村庄,如丁青县丁青村就是这样 。不同的称呼方法仅仅是一种习惯,并不意味着子女真正是谁的 。在昌都调查过的几户家庭的父亲们没有设想过子女中谁是自己的,谁是其他人(哥哥或弟弟的),反正这个家庭的子女,均是自己的子女,一视同仁 。反之子女也一样,对父亲们也一视同仁,也不知真正的生身父亲是谁 。子女的所属,从家庭的角度看待的,而不是强调个人 。这种习惯也有利于家庭的和睦 。
对丈夫们必须一视同仁,不能偏爱
多夫家庭的夫妻关系也有特点 。在昌都,对多夫家庭的妻子,社会上有一种普遍的评价标准,如果能搞好几兄弟的团结又孝顺父母,一家和睦相处,则认为很贤惠,受到舆论的称赞 。反之,如果弟兄婚后闹着要分家,则说妻子偏心,会受到舆论的指责 。这种观念根深蒂固,大家都知晓 。
女人在婚后会有长者告戒对丈夫们要一视同仁,不能偏爱某一人,如贡觉县丁卡村的松那讲,她与四兄弟结婚,婚后老人对她讲,对几兄弟要平等相待,搞好团结 。因此对多夫的妻子来说,也把这一点看得很重要 。搞好团结,除日常生活方面外,与一夫一妻家庭不同之处就是要处理好与丈夫们的性关系 。
丁青县丁青村的阿巴与卢呻两兄弟结婚,她自己讲,两兄弟都不错,哥哥老实忠厚,对人好,弟弟年轻伶俐,相对而言她较喜欢弟弟,但在日常生活中对两兄弟一样对待,在夫妻生活上也不偏心,尽量满足,两兄弟对她也很好,身体不舒服时很体谅,家庭十分和睦 。
能搞好几兄弟的团结,一家和睦相处,被认为贤惠的妇女,受到舆论的称赞 。
一妻多夫如何夫妻同房?
夫妻同房,以前的资料记载一般是丈夫在门口放置一个信物表示,其他丈夫就会自然回避 。
在昌都调查,则有一种新的方法 。有的家庭,丈夫们之间有一种默契,并不需要任何明显的方法,自然而然就会知道兄弟中谁与妻子同房,如睡觉时兄弟不在,去了妻子房中或睡觉后兄弟离去等 。因每天在一起生活,从一些细微的举动既可知晓,于是其他的丈夫自觉回避 。
在一些具体的生活方面,不同的地方,不同的家庭,不同的人总会有一些适合自己的方法 。不像某些制度那样规范,整齐划一 。
妻子在家庭中的地位和劳动分工
妻子在家庭中的地位,有人说较高,有人说较低 。从昌都调查的情况看,在家庭中妻子处于一种自然的、正常的地位、既没有明显的男尊女卑,也没有女尊男卑之类的文化习俗 。但在生产活动和日常生活中,却有大致的分工 。在一妻多夫家庭,几个丈夫在务农、放牧或经商等生产经营活动中,往往有一定的侧重,但不严格 。不同的家庭根据各自的特点,既有临时的分工,也有长期的侧重 。
如芒康县嘎妥镇的土登央培家就较典型 。家长土登央培主管家庭经济及家务安排等,妻子玉罗主要做家务事、做饭、带孙女 。三个儿子娶仁青曲珍为妻 。大儿子主要做生意,二儿子主要干农活(主要是较重的农活,如运肥、运庄稼、梨地、运柴火等),三儿子搞长、短途运输,仁青曲珍主要做一些轻的农活(如下种、田间管理、收割等) 。
根据各自的特点,有大体的划分 。这是生产经营活动较复杂多样的家庭,工种多,分工也较细 。而其他主要经营农牧业的家庭则没这么复杂 。大体还是妻子干家务活,带小孩子和做较轻的农牧活,而丈夫们主要是干较重的农牧活及出售农牧产品等对外经济活动,其分工的基础主要是根据年龄和性别特点进行的,并不特别歧视妻子,妻子也没有特别权力 。
家庭财产如何继承?
昌都藏族传统基层社会的整合主要靠的是宗教和地缘组织,没有普遍的、以血缘亲属为纽带的氏族组织(三岩等地的帕措组织除外),普通的农牧民对世系的追溯往往只能说道爷爷辈,或曾祖父辈,再往上能说清的人就很少了 。家族的世系观念不强 。
在家庭中对子女并不存在嫡蔗的区分,一视同仁 。非婚生孩子也一样,在社会上也不受歧视 。这一点突出地表现在继承权上 。对普遍农牧民而言,继承权主要是家庭财产的继承 。一般的习惯,儿女长大后或分家,或结婚离家,家庭财产的划分主要是按在家的人口计算,大多数是每人一份(有的地方给父母多一点) 。子女,包括一直在家生活的非婚生子,均是同等的,没有厚此薄彼的制度 。如果家里子女多,最后父母留谁在家,也没有制度性的传统 。父母觉得谁孝顺,谁能干,而本人又愿意留在家里,则留谁 。
对于头人而言,继承权除财产外,还存在头人地位的继承,这一点对儿子而言,同样是平等的,不存在长幼的区别,非婚生子也可继承 。如丁青宗色扎部落头人泽丁扎巴讲,当时他手下的根保尼扎彭措的妻子没有生男孩 。旗子听说尼扎彭措有一个非婚生的孩子,经证实后,主动将孩子接回家,还当上了根保 。另一个定本,与妻子生有一子,孩子长大后去拉萨当了喇嘛不回家了,妻子于是将定本在外的非婚生子接回继承家业 。正是这样的习惯为一妻多夫制家庭妥善解决子女问题提供了传统的文化基础 。
如上所述,一妻多夫家庭的丈夫们对家中子女,在所调查的家庭中,丈夫们并没有刻意弄清谁是自己的子女,谁是兄长(或弟弟)的子女 。在这样的文化传统中,弄清这一点并不重要 。而社会上对多夫家庭的子女的看法也是“以家为单位的,外人称其子女也是某家的子女,而不是称某人的子女” 。换言之,如果一种文化特别强调男子本人的世系传承的话,单这一点就会使多夫家庭难以存续 。
丁青县丁青村的阿巴与卢呻两兄弟结婚,她自己讲,两兄弟都不错,哥哥老实忠厚,对人好,弟弟年轻伶俐,相对而言她较喜欢弟弟,但在日常生活中对两兄弟一样对待,在性生活上也不偏心,尽量满足,两兄弟对她也很好,身体不舒服时很体谅,家庭十分和睦 。
能搞好几兄弟的团结,一家和睦相处,被认为贤惠的妇女,受到舆论的称赞 。
一妻多夫如何夫妻同房?
夫妻同房,以前的资料记载一般是丈夫在门口放置一个信物表示,其他丈夫就会自然回避 。
在昌都调查,则有一种新的方法 。有的家庭,丈夫们之间有一种默契,并不需要任何明显的方法,自然而然就会知道兄弟中谁与妻子同房,如睡觉时兄弟不在,去了妻子房中或睡觉后兄弟离去等 。因每天在一起生活,从一些细微的举动既可知晓,于是其他的丈夫自觉回避 。
在一些具体的生活方面,不同的地方,不同的家庭,不同的人总会有一些适合自己的方法 。不像某些制度那样规范,整齐划一 。
妻子在家庭中的地位和劳动分工
妻子在家庭中的地位,有人说较高,有人说较低 。从昌都调查的情况看,在家庭中妻子处于一种自然的、正常的地位、既没有明显的男尊女卑,也没有女尊男卑之类的文化习俗 。但在生产活动和日常生活中,却有大致的分工 。在一妻多夫家庭,几个丈夫在务农、放牧或经商等生产经营活动中,往往有一定的侧重,但不严格 。不同的家庭根据各自的特点,既有临时的分工,也有长期的侧重 。
如芒康县嘎妥镇的土登央培家就较典型 。家长土登央培主管家庭经济及家务安排等,妻子玉罗主要做家务事、做饭、带孙女 。三个儿子娶仁青曲珍为妻 。大儿子主要做生意,二儿子主要干农活(主要是较重的农活,如运肥、运庄稼、梨地、运柴火等),三儿子搞长、短途运输,仁青曲珍主要做一些轻的农活(如下种、田间管理、收割等) 。
根据各自的特点,有大体的划分 。这是生产经营活动较复杂多样的家庭,工种多,分工也较细 。而其他主要经营农牧业的家庭则没这么复杂 。大体还是妻子干家务活,带小孩子和做较轻的农牧活,而丈夫们主要是干较重的农牧活及出售农牧产品等对外经济活动,其分工的基础主要是根据年龄和性别特点进行的,并不特别歧视妻子,妻子也没有特别权力 。
家庭财产如何继承?
昌都藏族传统基层社会的整合主要靠的是宗教和地缘组织,没有普遍的、以血缘亲属为纽带的氏族组织(三岩等地的帕措组织除外),普通的农牧民对世系的追溯往往只能说道爷爷辈,或曾祖父辈,再往上能说清的人就很少了 。家族的世系观念不强 。
在家庭中对子女并不存在嫡蔗的区分,一视同仁 。非婚生孩子也一样,在社会上也不受歧视 。这一点突出地表现在继承权上 。对普遍农牧民而言,继承权主要是家庭财产的继承 。一般的习惯,儿女长大后或分家,或结婚离家,家庭财产的划分主要是按在家的人口计算,大多数是每人一份(有的地方给父母多一点) 。子女,包括一直在家生活的非婚生子,均是同等的,没有厚此薄彼的制度 。如果家里子女多,最后父母留谁在家,也没有制度性的传统 。父母觉得谁孝顺,谁能干,而本人又愿意留在家里,则留谁 。
对于头人而言,继承权除财产外,还存在头人地位的继承,这一点对儿子而言,同样是平等的,不存在长幼的区别,非婚生子也可继承 。如丁青宗色扎部落头人泽丁扎巴讲,当时他手下的根保尼扎彭措的妻子没有生男孩 。旗子听说尼扎彭措有一个非婚生的孩子,经证实后,主动将孩子接回家,还当上了根保 。另一个定本,与妻子生有一子,孩子长大后去拉萨当了喇嘛不回家了,妻子于是将定本在外的非婚生子接回继承家业 。正是这样的习惯为一妻多夫制家庭妥善解决子女问题提供了传统的文化基础 。
如上所述,一妻多夫家庭的丈夫们对家中子女,在所调查的家庭中,丈夫们并没有刻意弄清谁是自己的子女,谁是兄长(或弟弟)的子女 。在这样的文化传统中,弄清这一点并不重要 。而社会上对多夫家庭的子女的看法也是“以家为单位的,外人称其子女也是某家的子女,而不是称某人的子女” 。换言之,如果一种文化特别强调男子本人的世系传承的话,单这一点就会使多夫家庭难以存续 。
- 残忍的非洲成年礼—割礼
- 世界各地奇异残酷的割礼习俗
- 最后的“女儿国”:纳西族
- 黎族女孩成人礼
- 世界奇怪的交通法规
- 各国女人的奇风异俗
- 有趣的傣族婚俗
- 吃泥补营养:非洲人的奇怪生活
- 傣家山寨“和尚谈恋爱”
- 恐怖!血腥的玛雅人活人献祭:剥人皮为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