傣家山寨“和尚谈恋爱”

在傣族的传统意识中 , 男人需要出家一段时间(哪怕只有几天)才算得上有文化的上等人 , 而奘房(即寺庙)不过是他们暂时的学校 , 奘房附近必有大青树 , 大青树下也不乏美丽动人的傣家小朴哨(姑娘):傣族小和尚是可以串朴哨(谈恋爱)的!
傣族:当过和尚才是有学问的人
相传小乘佛教最早的教派曾聆听过佛祖释迦牟尼亲口传教和布经 , 他们认为人若生前不积善修行 , 死后就会入地狱受苦受难;“为人行善 , 善多我德 , 德多我仙” 。小乘佛教几乎成为傣族全民性宗教 , 傣族地区有村就有寺 , 到寺院赕佛 , 人所必为 。小乘佛教提倡出家修行 , 西双版纳傣族男子过去从儿童时代起 , 必须要过一段脱离家庭的寺院生活 。
傣族认为只有当过和尚的人才是有教养有学问的人 , 才会受到社会的尊重 。没当过和尚的人被称为“岩百”、“岩令” , 即没有知识、不开化的愚人 。小乘佛教各派僧侣按其年龄和修养划分成不同僧阶 , 僧阶决定其在寺院中的地位 。初入寺受戒者被称为和尚 , 和尚又有大小之分 , 傣语称帕异(大和尚)和帕囡(小和尚) 。
勐遮全镇有87座缅寺 。根据最新统计结果 , 有和尚621名(受不定期还俗影响 , 和尚的数目不固定) , 在学校里读书的小和尚有347个 。他们既是和尚又是学生 , 学校称他们为“和尚生” 。嘎拱学校有13个初中班669人 , 其中有和尚生84人 。
近几年普及义务教育 , 州教育部门出台了规定 , 小孩读完小学才有资格升和尚(傣族称当和尚为“升”) 。七八岁披着袈裟的小和尚生 , 以前在校园里随处可见 , 现在少有了 。
入寺受戒前需进行预备期训练 , 等初识寺规后方可入寺受戒 。届时该男童由事先认定的义父(忠于佛主、知识渊博、有威望者)穿戴彩衣彩帽后 , 在亲邻的护送下人背或骑马前往佛寺 , 围观者一路向入寺男童抛撒米花 。进入大殿后该男童跪地接受该寺主持为其举行的受戒仪式 , 然后由义父为其脱去彩衣彩帽 , 换披袈裟 , 就成为正式的小和尚了 。此后便长住寺中 , 跟随佛爷学习傣文和佛经 , 还要负担外出化缘和寺内部分杂务 。
以后 ,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其对佛经教义等掌握的程度可依次晋升为帕弄、都(佛爷 , 亦有大小之分)、祜巴等 。升为祜巴的僧侣如无特殊情况将不再还俗 , 故愿晋升者不多 , 一般当到大佛爷便还俗成家立业去了 。
“小和尚谈恋爱”的风俗
在傣族 , 每年农历的三、四月分 , 便是傣族姑娘选郎、傣族小伙子求婚的季节 。这个时候 , 傣族姑娘会把自己亲自做好的黄焖鸡摆到寨子的街头 , 之后 , 她们就坐下来静静地等候爱情的降临了 。奇怪的是 , 这时的傣族姑娘在自己长长的裙子下面还藏着一只袖珍小木凳 , 这便是傣族姑娘为什么穿长裙的一个原因了 。
山寨里若有小伙子看上了某一个卖黄焖鸡的姑娘 , 他就会前来真诚地蹲在姑娘的面前 , 竭尽全力来赞美姑娘的黄焖鸡 , 并试探着询问这黄焖鸡是否已经有人预定了 。若姑娘看不上眼前的小伙子 , 便会借口说已经有人预定了 , 但还是可以卖给小伙子 , 意思是要小伙子出钱把黄焖鸡买走 , 而实际上此时的小伙子便会知趣地离开 。若姑娘看上了眼前的小伙子 , 姑娘便会微笑着说:我的黄焖鸡做的并不好 , 但却是我自己亲手做的 , 要把它送给我最喜欢的人 。惟有这个时候 , 姑娘才会从自己的长裙里把那个藏掖着的小木凳拿出来 , 让小伙子坐下来继续交谈 。待到了一定的程度 , 姑娘会说:这里人多 , 咱们到后面的竹林里去吧 。这时 , 姑娘和小伙子便会双双进入竹林开始了自己的恋爱过程 。
在傣族 , 是男嫁女 。男孩子到了一定年龄是要嫁出去的 , 而女孩子到了一定年龄则会把女婿娶回家门 。但是 , 在傣族 , 又是很重视男孩教育的 。傣族是一个信封佛教的民族 , 男孩子很小就被送进佛寺当和尚 , 在这里学文化 , 但他们学习写的文字却是傣文 , 而女孩子是进学校 , 学汉语 。这就有了一个很奇特的现象 , 经过这样的教育方式的傣族青年 , 男孩子会写傣文而不会写汉字;而女孩子会写汉字却不会写傣文 。
傣族是个崇尚知识的民族 , 特别是傣族少女非常仰慕有文化的男孩 。若谁家的男孩子没有进过佛寺 , 学不到文化 , 是不会赢得姑娘的青睐的 。
在傣族 , 少男少女从很小就开始了谈恋爱 , 这便有了“小和尚谈恋爱”的风俗习惯 。在我们去打洛的路上 , 在有些乡镇的街头 , 就看到有好些很小的男孩子 , 身着和尚服饰 , 骑着自行车 , 后面带着如花似玉的傣族少女在街头穿行 。这是一个清青春醇的爱的故事 , 它带着浓浓的民族风俗 , 在这地处群山深处的傣家山寨 , 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 。
【傣家山寨“和尚谈恋爱”】和尚学生的生活
地点:西双版纳勐海县 , 勐遮镇 , 勐遮街 。

历史:缅寺和学校面对面地站了近半个世纪 。
在校门口一眼就能望见缅寺 。下午放学了 。橘红色的袈裟顺着自行车流从学校飘了出来 , 四散开去 , 一眨眼就飘进了缅寺 。傣族全民信仰小乘佛教 , 村村寨寨代代建缅寺 。出生、结婚、死亡等各个人生阶段 , 都离不开缅寺 。傣族文化传男不传女 , 按老规矩 , 每个傣族小男孩在一生中最少要当和尚3个月 , 脱离家庭 , 正式在佛寺内出家修行 。随年龄增长 , 从小和尚成为大和尚 。到了20周岁还不还俗就当佛爷 , 或者还俗后蓄发娶妻 。没有当过和尚的男子被认为是“生人” , 没有取得做人的资格 , 被人看不起 , 没有姑娘愿意嫁给他 。
1949年以后 , 政府推行学校教育 。男女都可以入学校读书了 。曼勐养村的嘎拱学校在1949年后才有 。背靠着曼广寨的缅寺有500年历史了 。文革期间 , 缅寺被毁 , 和尚还俗 。1979年以后又恢复了 。
和尚生们过着缅寺和学校的双重生活 。每天除了在学校上课 , 还要服侍佛爷 , 随佛爷诵经、清扫佛寺 , 轮流到寨子里去化缘 。学校活动和佛事活动经常产生冲突 , “缅寺一有活动 , 小和尚就要请假 , 期间落下的课等还俗后也很难补回来了 。”这时候只能由校领导和缅寺的佛爷商量解决 , 在学校复习考试期间向学校这边靠拢 。重要的佛事活动期间小和尚回缅寺 。“有的人为了不耽误学习 , 就在暑假期间去当和尚 , 正好过关门节(关门节从每年的7月到9月) , 开学不久就可以还俗啦 。”
升和尚升佛爷仪式
播帕即升和尚 。虔诚信仰南传上座部佛教的傣族 , 每年都要举行一次傣语称为“播帕”的佛事活动 , 将适龄出家修行的男童送入佛寺 , 在佛主像前诵经受戒 , 正式出家修行 。
俗人出家升为和尚 , 要举行隆重的出家仪式 。准备出家当和尚的男童 , 要预先到佛寺内当一段时间“科永”(预备和尚) , 学习佛教礼仪 , 接受修行前的教育 。在正式出家前夕 , 聘请一位傣语称为“波卧”的教父 , 由教父为其置办一套黄布袈裟 , 一顶小圆帽和出家修行必需的用具 。至全寨举行播帕佛事活动之日 , “波卧”便把“鲁皎”(意为宝贝儿子 , 即准备出家的男童)接到家中 , 举行家宴 , 对其表示祝贺 , 将所置的袈裟 , 圆帽等礼品送给“鲁皎” , 将“鲁皎”打扮一新 。让“鲁皎”骑上高头大马 , 或背上“鲁皎”(近代有坐拖拉机或摩托车者) , 由亲戚、长辈簇拥着送进佛寺 , 集体在佛祖像前诵经受戒 , 升为小和尚 , 正式出家修行 。
小和尚在佛寺内一边学习傣文 , 一边接受教规、教义教育 。当学会傣文 , 能熟练诵念《爹特》经时 , 由寺内佛爷为其诵经晋升为大和尚 。大和尚除自己钻研、抄写佛经外 , 还要教小和尚傣文 , 指导小和尚诵经 。年满二十岁以后 , 如果不违犯教规、戒律 , 对佛教佛经钻研较有成效 , 经本寺大佛爷认可 , 可晋升为小佛爷 。小佛爷要认真学习有关佛爷的修养、戒律和佛经 , 熟读佛教理论 , 按佛教理论认真修行 , 等待晋升机遇 , 至本寺大佛爷空缺时 , 经中心佛寺主持祜巴认可 , 可升为大佛爷 。大佛爷年过四十岁 , 德行高、精通佛教经典者 , 经信徒推荐 , 当地召勐(土司)认可后 , 可以晋升为祜巴 。祜巴之上还有沙弥、桑卡拉扎、松溜、阿嘎牟尼、帕召祜等可逐级晋升 。
从大和尚晋升佛爷 , 必须在中心佛寺的“波苏”内诵经 , 举行晋升仪式 , 将黄布袈裟更换成长方七块 , 横方九块拼缝的袈裟 , 这种袈裟 , 傣语称为“帕拉纳” 。每次晋升都要举行晋升仪式 , 更换不同规格的袈裟 , 食具、用具 , 信徒还要向晋升者朝拜 , 从佛爷晋升为祜巴 , 袈裟应更换为长十一块 , 宽九块的大袈裟 , 晋升的等级越高 , 仪式越隆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