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社火

作为民俗四大类之一的“文艺民俗” , 是一个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侧面 , 也是一个民族传统文化的源泉 。太原的民俗文艺源远流长、丰富灿烂 , 社火习俗就是其中最为夺目的一朵奇葩 。
社火 , 实际上就是太原人俗称的红火 。古老的太原大地 , 久传着一句民谚 , 那就是“老百姓 , 要快活 , 赶会唱戏弄红火 。”当然 , 民间的风俗 , 由于受到地域、历史、经济、交通的影响 , 有着“十里不同风 , 百里不同俗”的特色 。就拿这句民谚来说 , 在不同的地方 , 虽然同属太原地区 , 有着不同的传承内容 。比如有的地方叫:“庄户人 , 要得乐 , 唱大戏 , 耍红火 。”有的地方说:“唱大戏 , 耍红火 , 穷苦人盼的就是这 。”也有的地方却是:“耍红火 , 弄红火 , 婆姨娃娃全家乐 。”但是 , 综观其实质 , 原本是一个:红火 , 在劳动人民心目中 , 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 它是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集中表现 , 是人们对幸福的真挚追求 。所以 , 红火有着旺盛的生命力 , 乃至于在千百年来 , 日趋丰富 , 日趋充实 , 日趋完美 。
太原的红火规模大大、形式多、内容广 , 生活气氛浓烈 , 地方特色别具一格 。大致说来可分为日间红火和夜间红火两大类 , 但是 , 这两大类红火并不能截然分割 , 很多的红火可以在日、夜之间交叉进行 , 重复进行 。而同是一个形式 , 同是一个内容 , 仅仅由于时间的差异 , 却产生出迥异的奇特效果 。把这些红火的名称罗列出来 , 主要的有太原锣鼓、太原秧歌、狮子龙灯、高跷旱船、背棍、铁棍、莲花落、二人台、哑老背妻、二鬼摔跤、刘三推车、大头娃娃、跑场秧歌……不一而足 。
太原锣鼓
太原锣鼓 , 实际上是指流行于太原地区民间 , 经常散见于农村、工厂演奏的那种“流水” , 七种锣鼓曲牌套路的总称 。相传 , 它始于公元 947年 , 后汉高祖刘知远的妹妹所居住的太原南郊古寨村 。据说 , 当年皇姑一出动 , 使用锣鼓迎送 , 演奏的曲调 , 就是传自今日的“流水” 。意取“福如东海长流水”之意 。
其实 , 这种传说未必经得起推敲 , “流水”也未必就是“福如东海长流水”之意 , 但是 , 从这些传说中 , 起码可以得知太原锣鼓已是代代传承 , 并结出曲牌套路丰富的硕果 。
依传统习俗 , 太原锣鼓的演奏乐器以堂鼓、铙、钹为主 , 鼙声金响 , 交错参差 。鼓声雄宏沉稳、淳朴厚实;铙钹铿锵有力、石破天惊 。鼓声为主 , 铙、钹辅之 。鼓为其一元 , 铙、钹分属阳、阴 。时而鼓与铙钹齐奏 , 声势席卷;时而鼓与铙配合 , 声势由远而近;时而鼓与钹参淆 , 又似由近而远 。如是 , 齐奏、分击 , 敲击出“单一二五”、“双一二五”、“狗相咬”等种种曲牌 。高潮时浪滔滚滚 , 一阵猛似一阵 , 平缓时小溪潺潺 , 又似行云流水 。至铙、钹的对打 , 则称之为“淆” , 一俟铙、钹对淆 , 铙的锵锵声 , 钹的镲镲声 , 此起彼伏 , 悦耳清脆 , 优美动听 。
太原锣鼓的最大特色 , 在于两队摆开阵势 , 互相对抗 。这种对抗的出现 , 常见于喜庆之日 , 两队互见于街头 。每逢这种情况 , 双方互不相让 , 各显身手 , 一曲接一曲 , 一阵连一阵 , 一会儿急似一会儿 , 不争个山高水低 , 决不歇手 。这种对抗和较量 , 成为太原锣鼓的一个传统习俗 , 恰似两军对垒 , 誓必决一胜负 。其演奏之形式 , 其技艺之娴熟 , 实属国内罕见 , 绝无仅有 。它反映出太原人自古以来粗犷剽悍的地方特性 , 也反映出太原人不屈不挠 , 对胜利的向往和追求的民族特性 。它构成了太原锣鼓声色雄壮的地方特色 , 也构成了太原锣鼓在太原民间社火习俗中独占鳌头的地位和作用 。
太原锣鼓是太原社火习俗的灵魂 , 为太原人所乐道 。太原解放后 , 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 , 这种传承极久的民间社火活动步入它有史来的黄金时代 , 先后在“首届中国民间艺术节”开幕式和“第十一届亚运会”开幕式上 , 大显身手 , 声名远播 , 风靡全国 , 被誉为“中国第一鼓” 。
跑场秧歌和划旱船
跑场秧歌是太原闹红火中的一种民间歌舞形式 , 清之季年开始搬上舞台 。但是进人舞台后 , 并没有影响它在正月十五的红火热闹中舞之于街巷 , 歌之于乡间的表演形式 。即使是在今天的民间传统节日里 , 我们看到的旱船队中的人物造型“打渔杀家”、“刘三推车”、“刘海砍樵”、“白蛇许仙”等等 , 边走边舞边歌边唱 , 都是跑场秧歌以划旱船来进行街头表演的一种形式 。
跑场秧歌的最大特点是 , 群众熟悉 , 喜闻乐见 , 以简单的秧歌舞步 , 以划旱船的表演形式 , 以及独特的秧歌唱腔 , 在大庭广众之下民众同乐 。
秧歌与旱船这种熔舞台唱腔与街头表演于一炉的红火活动 , 一般由两人为一组 , 多组在一起进行表演 。一人坐船(扮女性) , 上半身露在船中 , 并饰以假作的装饰腿足 , 盘膝端庄 , 上身不动 。下半身 , 则以秧歌碎步 , 行走游动于场中 。另一人扮作老船公 , 手持船浆 , 摇橹于旱船之前 , 巧做各种划船的动作 。在这种街头村间的活动中 , 无论是什么传统剧中的什么人物和情节 , 除去唱腔之外 , 都要以船行的形式 , 秧歌的舞步进行表演 。每当节日之夜 , 船船互相穿插游动 , 闪闪的船头灯 , 伴之以锣鼓的乐奏 , 民歌的娓婉歌声 , 以及围观观众的赞叹声、叫好声 , 勾面出一幅幅国泰民安、歌舞升平的民俗画面 。
铁棍、背棍、担棍、划棍
棍的民俗文艺活动 , 也是太原传统闹红火的主要内容之一 , 所谓“棍” , 无论是极高的铁棍 , 一人肩背的背棍 , 两人肩抬的担棍 , 还是由四人抬起前后高低滑动的划棍 , 都是以棍抬人进行表演的一种民间文艺活动形式 。只不过由其活动形置和形式的不同 , 而分别名之 。
铁棍 , 又称为抬铁棍 , 是一种较为大型的棍式表演形式 。其底为上好硬木制成的矮桌 , 高二尺余 , 长六尺许 , 宽五尺左右 , 桌面下两侧一丈八尺长的抬杆一根 。木桌中心以铁制的芯子 , 穿桌面插入桌面之下加以固定 , 上分三或者两股插座 。表演者站立于插座的脚蹬上 , 身与丁字形铁撑齐 , 从下至腰间用白布裹紧固定 。凡有三股插座的铁棍 , 可站立三位表演者 , 凡有两股插座的铁棍 , 可站立两位表演者 。在这些表演者中 , 技艺较高的扮演主角 , 居中而高的铁架上 , 稍次者则分列较低的两侧 。一般的铁棍高度为四米 , 抬起行走时达五米 , 但是 , 高而不危 , 表演者只有站的高 , 才能被远处的观众看见 。
在铁棍上进行表演的 , 多为十一二岁左右、眉清目秀、胆大心细的女孩子 。她们分别扮饰古装传统戏剧中的巾帼英雄人物 , 较常见的有“穆桂英”、“白娘子”、“何仙姑”等等 。早些年 , 铁棍上表演的也有一些十多岁的男孩子 。他们分别扮演“老寿星”、“孙悟空” , 动作较女孩子大胆而滑稽 , 诙谐活泼的表演 , 经常引得观众捧腹大笑 。
铁棍的表演者虽在高高的棍架上 , 出尽风头 , 但是高超的民间艺术家们并不是她们 , 而是在下面抬棍架和棍底的抬杆人 。一般来说 , 每架铁棍有八个人抬着前进 , 这八个人都是棍艺高超的中青年后生 。他们身穿一色传统的服装 , 红布裹头 , 或白羊皮手巾罩头 , 腰系腰带 , 前结蝴蝶结、马蜂翅 。行进时舞步缓行 , 闪动腰际 , 使长长的丈八余的抬杆上下漂浮晃动 , 左摇右摆 。根架上的演员们便随着抬杆的漂浮摇动 , 翩翩起舞 。棍上棍下 , 节奏一致 , 抑扬顿挫 , 如行云流水 , 地方习俗浓郁 , 表演气势非凡 , 给人以美的享受、艺术的享受 , 成为年节闹红火中 , 人人爱看的民间艺术表演 。
说到背棍和担棍 , 乃是一种形式类似的棍式表演 。
背棍 , 一般由两人表演 。下面的男子汉肩背一种专制的三角形铁架 , 铁架下扎于腰 , 中搁于肩 , 上部为一个铁插座 。上面的表演者 , 亦为八九岁的灵巧女孩 。她站在三角铁架上的插座脚蹬上 , 三角架最上端的铁卡子卡其腰间 。插座、铁卡和脚蹬 , 全用化妆的戏装包裹于里 。一俟表演开始 , 背棍的青年后生 , 两腿略打弯 , 前后左右舞步前进 , 上面的女演员按下面的男演员所走的舞步 , 稍动腰际 , 轻甩两臂 , 手中的红绸缓缓 , 随着舞姿飘洒前后上下之间 。
担棍 , 与背棍大体相似 , 难度却要大一些 。它由三人进行表演 , 下面一人与背棍同 , 上面两人 , 一肩一人 , 故名“担棍” 。其绑扎法除比背棍多一个三角铁架 , 多加一位表演者外 , 其它一如背棍 。
背棍和担棍 , 往往是同一队表演 , 这是一种当地的习俗 。这种表演队伍 , 一般为十人或二十人不等 。他们按照既定的鼓点和步点在锣鼓喧天的伴奏下 , 或前或后 , 或左或右 , 穿插于人群中 , 奔走于乡间村舍 , 颇受当地人的欢迎 。
至于划棍 , 多为棍式表演队伍的开路先锋 。所谓划棍 , 乃是杠杆原理古老的应用 。它由四个后生作为支点 , 抬起一根两丈余长的大抬杆 , 抬杆最末的下端 , 捆绑一块重物 , 抬杆最顶端为一个扎制的仙鹤、或龙、或凤 , 上面有三角铁架 , 铁架上用白布将一胆大的八九岁男孩坐缠于仙鹤等饰物上 , 身着剧中人的服装 。而抬杆中间依前端饰物进行装饰 。一待表演开始 , 划杆上下翻动 , 左右划出 , 表演者手持拂尘 , 前后左右甩打 , 一会儿与行人平行 , 一会儿高跃天际 , 惊心动魄 , 煞是好看 。它往往是一大队棍式表演的先导 , 起着哄赶观众 , 为后面的演员开辟道路的作用 。
早年的各种棍式表演 , 多用于祭神祈雨的祭扫活动 。为的是取悦于龙王雨师 , 给人间降下喜雨甘霖 。当然逢年过节 , 尤其是正月初十至十五的元宵节 , 也要出动表演 , 但为次之 。直至解放后 , 在移风易俗活动中 , 才成为节日喜庆的俗成活动内容 。
哑老背妻
哑老背妻 , 是太原人闹红火中经常出现的一种形式 。由一人表演 。上半身女装假下肢 , 金莲小脚装在身背后 , 表演时左右摇摇 。下半身男装 , 著披黄袍 , 右手拄拐杖 , 左手握制作的长颈哑老头 , 假头上戴着白毡帽 。至于演员本人的面部 , 则化妆成哑老之妻的面孔 , 形同电视表演中的猪八戒背媳妇 。表演开始后 , 上半身妻不动 , 并时时低头看着哑老(假头)的面部 , 两只假手按在老翁胸前 , 表示亲呢 。而哑老(假头)则点头晃脑 , 神态憨滑 , 或大步前进 , 或小步扭捏 。表演出寻路、过河、上山、下坡、观望以及关照老妻等一连串夸张、比兴的舞蹈动作 。充分再现了当地的民间传说 , 黎民百性为观看天上洛阳桥神仙聚会时的盛况 , 哑老背妻争先恐后的赶路情景 。
哑老背妻 , 是当地民俗文艺活动中的古老传统节目 , 乡民们对它熟悉、乐见 , 甚而至于能对每一个主要的动作 , 作出准确形象的表述和解释 , 足见其深入人心 。当然 , 类似这种一人演两人的表演形式 , 并不是仅有哑老背妻一个内容 , 还有二鬼摔跤等 。
武社火
太原自古为军事重镇 , 兵家必争之地 。在漫长的历史上 , 数不清的战争 , 使这块古老的黄土地 , 饱经战乱 , 同时也造就和陶冶了太原人的尚武乡风 。年节下的另一种习俗活动“武社火” , 就是这种尚武风俗的沉淀和缩影 。
所谓武社火 , 乃是由善于武术的习武之人和他们的弟子们组织进行的 。这种节日红火的内容 , 既不似“哑老背妻”、“铁棍”、“背棍”等艺术的夸张和表演 , 也不似“太原锣鼓”、“跑场秧歌” , 那样充满喜庆的节日气氛 。它实际上是一种传统的、地地道道的武术表演 , 有着悲壮的格调和剽悍的精神风貌 , 往往勾起太原人对自己先辈英勇善战 , 不畏强暴 , 保国护乡 , 大义凛然的民族气节和传统精神的崇拜和向往 。
每当武社火开打之时 , 往往伴随着密不透风的围观之众 , 它实际上是太原人最喜欢、最向往的红火形式 。从某种意义上讲 , 是各种红火热闹所难以匹及的 。
武社火的表演者们 , 都是青一色的武装短打扮 , 身着紧身的民族武装 , 或黑 , 或青 , 或蓝 , 也有白如皓月 , 红如炭火的 。至于头上有戴传统的英雄帽 , 有以青、红、白、黑等色的布缎罩头 , 可谓英姿飒爽 , 非同一般 。他们伴随着古朴雄浑的鼓点 , 手挥刀、枪、剑、棍、十八般武器 , 真刀实枪绝不含糊 。或有个人献艺者 , 或有二人对打者 , 或者三打一的 , 有时甚至有“群狼扑虎”的若干人围打一人的 。总之 , 刀来棍去 , 枪到戟往 , 令人眼花镣乱 , 心跳不已 。
【太原社火】武社火的红火形式 , 曾中断一度时期 , 但是 , 近年来又复炽于年节、喜庆 , 甚至有再振昔日雄风之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