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ta|618将至,消费者想要的电商大促究竟是怎样的( 二 )





而京东方面今年618则在以往一键价保功能的基础上 , 进一步推出了“领券也能价保”的相关服务 , 这也意味着价保范围将会更大、限制更少 。 此外 , 该平台主打的电器以旧换新服务也迎来了再次升级 , 打破了以往品类与数量的限制 , 可实现手机、电脑数码跨品类、多件以旧换新等 。
“服务将是今年618部署工作的重中之重” , 日前京东集团副总裁、京东零售平台业务中心负责人林琛已明确了这一点 , 并且他还表示 , “好的用户体验一定先从贴心的服务出发” 。 无独有偶 , 阿里巴巴集团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张勇日前也指出 , “(我们)坚定与平台商家站在一起 , 满足消费者需求、提升商家经营的确定性 , 是阿里巴巴义不容辞的责任 。 ”
这些在今年618之前做出的各种努力 , 以及这两家头部电商企业高层嘴边挂着的“消费者”与“商家” , 无一不显示着想要实现基于用户体验、可持续的长远生意 。 而在这背后 , 实际上也体现出了电商平台对于业绩的“焦虑” 。
头部电商企业上一季度的财报 , 似乎都不那么乐观
近期恰逢各家发布季度财报的时间节点 , 从整体上来看 , 尽管京东与阿里的营收仍保持了增长 , 但净利润却明显出现了一定幅度的下滑 。



其中 , 京东集团在5月17日发布了2022年第一季度财报 。 显示其其营收为2397亿元、同比增长18% , 京东零售营收为2175亿元、同比增长17.1% 。 然而该季度净其亏损达30亿元、上年同期净利润为36亿元 , 京东零售不含未分配项目的经营利润率为3.6%、上年同期是4% , 继续保持了一贯的低经营利润率 , 同时主营业务的毛利率则为13.95% 。
从这些数据中不难发现 , 京东的主要收入仍来自于商品销售收入(即零售业务) , 但受制于较低的利润率 , 一旦销售量有所减缓 , 就会出现净利润下降的情况、甚至出现亏损 。



不过在用户数据方面 , 截至2022年3月31日 , 京东的活跃购买用户数已达5.8亿 , 一季度用户平均购物频次则创下了历史新高 , ARPU(用户平均贡献收入)值接近三年来最高 。



在阿里日前发布的2022财年第四季度及2022财年(2021.3.31-2022.3.31)业绩报告中显示 , 其收入为2040.52亿元、同比增长9% , 按非公认会计准则净利润为197.99亿元、同比下降24% , 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亏损为162.41亿元 。
同时 , 以淘宝、天猫为主的中国商业分部收入为5927.05亿元、同比增长18% , 季度内整体GMV同比下降 , 主要原因则是由于受3月疫情影响所带来的物流和供应链压力 。



然而在今年第一季度淘宝天猫融合后 , 天猫推出了鼓励用户发表真实评价的商家侧评价工具 , 并上线了似于京东品牌自营旗舰店的“猫享自营”;淘宝更是推出了此前用户呼声颇高的“会员名修改”、以及近期的一键价保服务 。
显然无论是从产品创新、还是用户服务上 , 阿里方面也在“讨好”着消费者 。 但即便如此 , 却仍未避免中国商业分布季度整体GMV的下滑 。




不过阿里的这些努力 , 在用户数量上也有所体现 。 财报中显示 , 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的12个月里 , 剔除重复部分后 , 阿里巴巴全球年度活跃消费者(AAC)达到约13.1亿 , 其中中国市场达到了超过10亿消费者的历史性里程碑、同比增加1.13亿 。 并且在整个大淘宝体系中 , 有超过1.24亿AAC在两个平台的人均消费超过1万元 , 且这些“超万元消费者”有98%来自于上一年 。 这些数据都证明 , 消费能力较高的核心客群复购率与留存率表现都较为乐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