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底新加坡半导体( 四 )
此外 , 专注于过滤、分离和净化技术领域的颇尔集团也宣布建设一家新制造工厂 , 致力于为半导体制造商提供先进节点的解决方案 。 新工厂将主要提供光刻和湿蚀刻过滤、净化和分离解决方案 , 帮助满足对先进节点解决方案的高需求 。
有专家分析 , 虽然过去格芯、台积电、联电、世界先进等都已在新加坡设厂 , 但制程能力处在40纳米以上 。 因此 , 当地政府更要吸引具备尖端技术的半导体厂 , 力求制程向28纳米、甚至更先进制程推进 , 以串联起硅芯片、芯片制造、IC设计、封测等当地供应链 , 提升该国半导体产业在国际上的地位 。
这或许也是此次大力招揽台积电赴新建厂的原因所在 。
过去的数十年 , 全球半导体大厂纷纷选择在新加坡设厂 , 如英飞凌、ST、美光 , 以及分销巨头安富利和富昌等 。 具体来看 , 在晶圆制造环节 , 新加坡拥有格芯、联电、SSMC等大厂;在设备环节 , 有ASM、KLA等大型的生产基地 , 爱德万、泰瑞达、TEL、泛林集团、应用材料等设备厂在新加坡也有较大的区域总部;在封测环节 , 星科金朋、ASE、Amkor、长电科技等封测重镇均在新加坡有设厂 。
文章图片
资料来源:好规划网
二、新加坡“栽下梧桐树”
从崛起到衰落 , 再到重新发力 , 半导体产业仿佛在新加坡的战略规划下“呼之即来 , 挥之即去” 。 可以在强手如林的半导体行业中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 , 离不开政府政策的扶持和引导 。
上世纪60年代 , 恰逢世界电子行业大发展 , 美国、欧洲和日本的电子产业均出现了爆发式的增长 , 新加坡当局抓住机会 , 通过提供多样的优惠政策 , 说服了一批世界知名的电子企业落户新加坡 , 为新加坡电子行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
90年代 , 新加坡建立起拥有20亿新元的半导体产业发展基金 , 和一个群聚发展基金 , 目的是希望促成产业群聚的形成 , 健全产业的整体结构 。 新加坡政府积极干预和引导的政策是新加坡半导体产业成功的基础 。
新加坡最著名的国有控股投资公司淡马锡成功入股和扶持的两家本地公司:星朋科技和特许半导体 , 也都曾显赫一时 。
实际上 , 经过多年的发展 , 新加坡已经拥有了一套成体系的对于外商投资的优惠政策 , 其中包括:
双重征税协定(DTA)网络:新加坡与全球80多个国家/地区拥有广泛的双重征税协定(DTA)网络 。 其好处是避免双重征税 , 较低的预扣税 , 以及税收优惠制度 , 所有这些都在最大限度地减少控股公司结构的税收负担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
税收制度友好:新加坡的税收制度被视为“简单且对投资者友好” 。 新加坡应税收入的最高公司税率为17% , 资本利得税和股息收入税为0% , 从新加坡支付的税后股息不征收预扣税 。 同时 , 只要收入在一个总体税率至少为15%的国家/地区被征税 , 所有外国来源的收入都可以免税 。 新加坡的监管框架为外国投资者提供了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 , 没有外国所有权限制 , 也没有外汇管制 。
健全的知识产权(IP)制度:新加坡提供健全的知识产权(IP)权利制度 , 以值得信赖的法律体系和强大的知识产权基础设施为后盾 。 政府的知识产权政策旨在鼓励新加坡工商业的创新、创造力和发展 。
综合来看 , 新加坡完善而健全的吸引外商制度为各行各业提供了良好的投资环境 , 而以半导体行业为代表的技术、资本密集的高科技行业无疑从中受益良多 。
除了建设一整套吸引外资的有效制度之外 , 新加坡政府对于半导体等高科技制造业也一向不吝于投资 。 2020年12月 , 新加坡公布了其国立研究基金会(NFR)“研究、创新与企业2025计划” , 计划在2021-2025年间 , 新加坡政府将维持对研究、创新和企业的投资占该国GDP的比例为1% , 即大约250亿美元 , 以支持电子半导体行业抓住新的增长机会 。
- 5G|联手围堵中国?美日印澳宣布共建半导体5G等关键技术供应链
- 半导体“砍单风暴”正在来袭
- 韩国半导体巨头:全球排名仅次于三星英特尔,在中国投资超1300亿
- 半导体|中国拿到论文也造不出光刻机?继阿斯麦CEO后,日企高管也来嘲讽
- 半导体|网传三星将比台积电早量产3nm制成12英寸晶圆
- 鸿海再投半导体,是痴“芯”还是妄想
- 半导体|微信,又有大变化
- 格力在三年内,收购了一家半导体公司,从三百亿变成一百五十亿?
- 国产半导体设备正式出货!这次,国产光刻机成为了“焦点”!
- 风扇|西班牙制冷风扇进入中国!半导体核心技术,价格却只有空调的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