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的年龄有时不用数字表示 总角是指多少岁

总角是古人对小孩童年时期的称呼,指八、九岁至十三、四岁 。古代儿童将头发分作左右两半,在头顶各绑成一个结,形如2个羊角,故称“总角” 。年龄称谓是古代指代年纪称呼,古人的年纪有时候不用数字表示,而是用其他称呼来表示 。年龄称谓大多是记载在书本当中,然后被沿用至今 。

古人的年龄有时不用数字表示 总角是指多少岁

文章插图
古人的年纪有时不用数字表示,不直接讲出某人多少岁或自己多大,而是用一种和年龄相关的称呼代替 。
例如古人对小孩童年时期,不同年龄称呼也不同:
初次,指小孩初生之时,后也别称生日 。《离骚》中记载:“皇览揆余初次兮,肇锡余以嘉名 。”
赤子,指未满周岁的婴儿 。由于婴儿的肌肤略微发红 。
牙牙,象声词,宝宝学语的声响,指1岁 。
古人的年龄有时不用数字表示 总角是指多少岁

文章插图
孩提,指2-3岁的儿童 。
始龀(chèn),指男孩8岁,女孩7岁 。
【古人的年龄有时不用数字表示 总角是指多少岁】黄口,指10岁以下的儿童 。
幼学,指10岁 。《礼记·曲礼上》中记载:“人生十年曰幼学 。”
古人的年龄有时不用数字表示 总角是指多少岁

文章插图
除此之外,豆蔻是十三四岁至十五六岁;束发是男子十五岁;弱冠是男子二十岁,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表示已经成人,由于还没达到壮年,故称“弱冠” 。